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建昌南城人。泰定帝泰定間進士。仕至國子祭酒。以文章事業(yè)推重當時,后進仰之若山岳。卒謚文正。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南城人。登泰定丁卯進士,歷官國子祭酒卒贈莒國公謚文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9—1366 【介紹】: 元明間浙江桐廬人,字方舟,自號滄江散人。幼輕俠,好擊劍、走馬、蹴鞠,工詩。元行省參政蘇天爵將薦之,避去。后劉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見,酌酒賦詩而別。筑室江邊,終老其間。有《瑤林》、《滄江》二集。
元詩選
舫字方舟,睦之桐廬人。幼有俠氣,好馳馬試劍,兼善攻毬鞠之戲。稍長,幡然悔,即從師受章句,治進士業(yè),為文爛然成章。已而又悔曰:曷習古歌詩以吟詠性情,庶幾少遂其愿耳!先是睦多詩人,世號「睦州詩派」,舫悉取而諷詠之,積之既久,圓熟璀璨,明珠走盤,而玉色交映也。復出游江、漢、淮、浙間,與名士相摩切,而詩道益昌。江浙行省參政蘇天爵聞其賢,欲薦之。舫曰:吾詩人爾,其可縻以章紱耶?竟避去。日苦吟于云煙出沒間,翛然若與世隔,因自號曰「滄江散人」。天大雪,獨泛舟釣江中,見者疑其非世間人。元季兵亂,益韜閉不出,易為隱者服,人莫知其蹤跡所在。至正丙午正月九日以疾卒,年六十八。有《瑤林》、《滄江》二集,《唐詩通考》藏于家。宋景濂撰《故詩人徐方舟墓銘》所載如此。郡志云「方舟少與青田劉基游,洪武初,基被徵,過桐廬,邀之同行。方舟荷蓑笠以見,縱酒賦詩而別」云云。按景濂墓銘,誠意被徵,乃在至正庚子。明太祖至戊申始建元洪武,時方舟歿已二年矣。舛訛可笑。而《列朝詩集》小傳未經(jīng)駮正,且云:宋景濂銘其墓曰「明詩人徐方舟」,復何所據(jù)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睦州人,字樂年,號桐江釣叟。順帝至元中為馀干教授,后解官歸里。至正中流寓海鹽,閉戶著述。有《樂郊私語》。
槜李詩系·卷六
桐壽字樂年,桐廬人。博學多才識。元末為馀干教授,與僚友鹽人沈谷善,結(jié)姻盟。谷死,攜子就婚。值世亂,遂寓居豐山之陽,與云間楊廉夫,嘉禾貝廷臣、潘澤民、張子晦,本州楊友直游,時于春林、夏澤尋討舊跡。著有樂郊私語。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紹大。吳氏子。世居嚴之桐江。故因以為號。師神觀孤潔。不樂處塵??中。一觸世氛。唯恐有以涴之。具戒后上雙徑。謁大辨陵公。公道價傾東南。見師甚喜。授以心印。師退自計曰。如來大法。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辭去。遍歷叢席。諸尊宿告之者。不異徑山時??辉?。吾今而后知法之無異味也。乃歸見公。公俾給侍左右。師益加奮勵。脅不沾席者數(shù)載。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無一發(fā)遺憾。遂得自在無畏。尋以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每夜敷席于地。映像前長明燈讀之。一大藏全文。閱之至三過。皆通其旨趣。師之志猶未已。儒家言。及老氏諸書。亦擇取而嚅嚌之。自是內(nèi)外之學。兩無所愧矣。出世。凡三坐道場。學子翕集座下。甚至無席受之。能正容悟物。人見之意消。有求文句者。操筆立書。貫穿經(jīng)論。而以第一義為歸。間游戲翰墨。發(fā)為聲詩。沖和簡遠。有唐人遺風。至于有所建造。甃石運甓。躬任其勞。以為眾倡。手未嘗捉金帛。悉屬之知因果者?;蛴戎t曰。吾知主法而已。嘗患滯下疾。拭凈不忍用廁紙。摘菽葉充之。生平不畜長物。所服布袍。或十馀年不易。報身七十有四而化。維那發(fā)遺篋。欲行唱衣故事。唯紙衾一具而已。大笑而去。其刻苦。蓋人之所不能堪。非見解正力量弘。豈易致是哉。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七
釋紹大,字桐江,姓吳氏。世居嚴之桐江,因以為號。父善,母李氏。紹神觀孤潔,不樂麈壒,一觸世氛,唯恐涴之。乃入里中鳳山寺為沙彌。稍長,祝發(fā)升壇,納滿分戒。私自忖曰:“化龍之魚,肯伏蹄涔耶。”即日,杖策而出,上雙徑山謁大辯陵,授以達摩單傳心印,相與詰難者久之。復自忖曰:”如來大法,天地所不能覆載,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辭去,歷三吳,之墟宿,留建業(yè),經(jīng)匡盧,溯大江之西,還止湖湘漢沔間。名藍所在,必往參焉,諸尊宿亦多以深入遠到期之。已而嘆曰:“吾今而后知法之無異味也?!蹦藲w見陵,陵使給侍左右,益加奮勵,脅不沾席者數(shù)載。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無一發(fā)遺憾,遂得自在無畏法。陵喜傳授有人,每形之于言。時東嶼海以天目真派唱道凈慈,為法擇人,如沙中淘金,鮮有慊其意者,獨于紹別見推許,邀主藏室。居久之,又自忖曰:“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手翻貝葉,寒暑俱忘,每夜敷席于地,映佛前長明鐙,讀一大藏教,凡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往復三過,皆通其旨趣。紹猶以為未達,乃取儒家及老氏諸子之書,擇其菁華而擩嚌之,自是內(nèi)外之學粹然無滓。元至順壬申,廣教都總管府新立未久,采諸輿論,命出世巖之烏龍山景德禪寺,興廢補壞,善譽流衍。至正辛巳,行宣政院遷主金華山智者廣福禪寺。寺當孔道,且近郡城,持節(jié)往來多朝中華貴及文學之士,恒入山問道,故持法者頗難其人。自紹蒞此,無貴無賤,靡不向風悅服,四方學子翕然坌集,至無所容。一時法會,號為極盛。戊戌秋,院中復徇群請,移住義烏云黃山寶林禪寺,堅不欲行,使者三返,然后承命。明年己亥八月朔,覺體不自適,至七日,日將沒,嗚鼓集眾,告以永訣,即歛目危坐,或請書偈,擲筆嘆曰:“縱書到彌勒下生,寧復離此耶?!绷浫欢?,服沙門衣五十八春秋,享年七十有四。越五日,獲舍利羅如紺珠,齒牙貫珠不壞,弟子永明戒茂建塔藏焉。紹廣額高眉,正容悟物,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為務,敲喝兼施,未嘗少懈。有求文者,操筆立書,貫穿經(jīng)論,而歸之第一義諦。間(閒) 游泳性情,發(fā)為詩詞,和沖簡遠,有唐人遺風。至于有所建造,甃石運甓,躬任其勞,以為眾倡。手未嘗握金帛,瓶缽外無長物,所服布袍十馀年不易。臨寂,維那發(fā)遺篋,欲行唱衣故事,唯紙衾一具而已,大息而去?!度龝Z》有錄:與金華宋文憲濂相友善,嘗共閱蠅頭小字,雖年耋,眼明如月,濂為驚異。又錄近作詩一卷寄之。故其終也,濂為銘其塔,歷序苦行,及證悟之由,以昭來者,具《芝園續(xù)集》。
陳德 朝代: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8 【介紹】: 明開國時濠州人,字至善。從朱元璋起兵,為帳前都先鋒。滅漢平吳諸役有功,進僉大都督府事。從徐達取中原,封臨江侯。又從傅友德取蜀。屢攻北元。卒贈杞國公,謚定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9 【介紹】: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元末領鄉(xiāng)薦,年已四十八。戰(zhàn)亂隱居,張士誠屢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國子助教,與張美和、聶鉉并稱“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國子監(jiān),教勛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槜李詩系·卷七
瓊,字廷琚,一字廷珍,別號清江,初名闕,字廷臣,崇德人。少穎異,師同邑黃次山及會稽楊廉夫,而學益進。年四十八,始領元鄉(xiāng)薦。張士誠據(jù)吳,累徵不就,隱居殳山,教授生徒。洪武初,徵修元史,同官李敏卿輩服其史才文重京師。壬子,校士浙省,入為國子助教,乞歸。其在史館時,與金華宋景濂友善,凡有撰著,互相推讓,亦一時兩雄也。黃巖方行贈詩有云:殳山仙翁發(fā)如雪,胸蟠太和吐日月。手中鍊石輕女媧,五色曾將補天裂。其推重如此。著有清江集。其詩博大警敏,矯然不群,評其才質(zhì),當不在高、楊以下。有明一代,吾郡詩人林立,以清江冠之,斯無愧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崇德人。洪武初徵修元史,除國子助教。有清江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六
瓊字廷琚,一名闕,字廷臣,崇德人。洪武三年徽修《元史》,賜金帛遣歸。六年,以薦除國子助教。九年,改中都助教。有《清江集》四十卷。 (《四庫總目》:瓊學詩于楊維楨,然其論文稱「立言不在嶄絕刻峭,而平衍為可觀,不在荒唐險怪,而豐腴為可樂」。蓋雖出于維楨之門,而學其所長,不學其所短,宗旨頗不相襲。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謂其詩爽豁類汪廣洋,整麗似劉基,圓秀勝林鴻,清空近袁凱,風華亞高啟,朗凈遇張羽,繁縟愈孫蕡,足以領袖一時。鄉(xiāng)曲之言,未免過實。然其詩溫厚之中自然高秀,雖不能兼有諸人之勝,而馳驟諸人之間,實固無所多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4—1381 【介紹】: 明開國時鳳陽府定遠人,初名國興,賜名良。從朱元璋起兵,與弟禎俱以勇略聞,能沒水偵探,為帳下前部先鋒。以指揮使守江陰,與張士誠相拒十年,為東南屏蔽,使元璋得以主力爭上游。進樞密院判官。張士誠亡,移鎮(zhèn)蘇州,又移全州。洪武三年進都督同知,封江陰侯。卒謚襄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錢塘人,字思復,號曲江居士。順帝至正元年,省試《羅剎江賦》,時鎖院三千人,獨惟善據(jù)枚乘《七發(fā)》,辨錢塘江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舉。張士誠據(jù)吳,棄官。既歿,與楊維楨、陸居仁同葬干山,人稱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風集
元詩選
惟善,字思復,錢塘人。領至正辛巳鄉(xiāng)薦,官至副提舉。張氏據(jù)吳,退隱吳江之筒川,又移居華亭,明洪武初卒。思復長于毛氏詩學,強記而多才。鄉(xiāng)試時,以《羅剎江賦》命題,鎖院三千人,不知羅剎江之為曲江也。思復引枚乘《七發(fā)》為據(jù),其首句云:「惟羅剎之巨江兮,實發(fā)源于太末?!勾鬄橹魉舅Q,由是知名。號「曲江居士」,又自號「心白道人」。所著《江月松風集》,陳眾仲為之序,謂當壯盛之年,未嘗有紛華之悅。觀其為詩,妥適清茜,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風焉。思復與楊廉夫倡和有句云:「笠澤水寒魚尾赤,洞庭霜落樹頭紅?!褂衷疲骸笣h史丁公那及齒,陶詩甲子不書元。」蓋有感而言之也。(錢思復《江月松風集》十二卷,焦澹園《經(jīng)籍志》不載,錢牧齋《列朝詩集》錄思復詩九首,得之賴良《大雅集》所載者而已。練川陸子垂家藏思復手書詩集,后歸于秀州曹倦圃,友人金亦陶鈔得之,合之甫里許氏所藏,與陸氏原本無異。倦圃云:余家藏元人真跡有思復詩,乃知《江月松風集》尚多遺佚。思復以書名卷冊流傳人間者,隨見當補入也。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思復,松江人。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思復,錢唐人。領至正辛巳鄉(xiāng)薦官至副提舉自號曲江居士又稱心白道人有江月松風集十二卷

人物簡介

簡介
王顓(1330年—1374年),高麗王朝第31任君主(1352年—1374年在位)。初名祺,1366年改名顓,號怡齋、益堂,蒙古名伯顏帖木兒。父為高麗忠肅王王燾,母為恭元王后洪氏。他曾受封江陵大君,少年時代入質(zhì)宗主國元朝10年,娶元宗室女寶塔失里(追贈魯國大長公主,謚仁德王后)為妻。1351年冬,元朝扶植他取代忠定王王?而成為高麗國王。他在位時對內(nèi)力圖改革積弊,振興高麗王朝;對外則利用元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之機,于1356年鏟除奇轍為首的親元勢力,擺脫元朝控制,并向北開拓大片疆域。然而高麗接連遭遇倭寇之患、紅巾軍東征和崔濡率元軍奉德興君入侵高麗等動亂,改革力不從心,國勢日益衰落。1365年任用辛旽進行改革。1370年接受明朝冊封為高麗國王。1371年殺辛旽。1374年被侍衛(wèi)洪倫及宦官崔萬生等弒殺,葬于玄陵。1385年明朝賜謚號“恭憫”,高麗加謚恭憫仁文義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他工于書畫,有《天山大獵圖》《廉悌臣像》等作品傳世。
周德興 朝代: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2 【介紹】: 明鳳陽府濠州人。與朱元璋同里,少相得,從定滁、和二州,累戰(zhàn)有功,遷左翼大元帥,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建海防之策。二十三年以子驥亂宮案被殺。
朱守謙 朝代: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2 【介紹】: 明宗室,少名鐵柱,又名煒。太祖侄朱文正子。洪武三年封靖江王,國桂林。知書而好比群小,粵人怨咨,召還戒諭。作詩怨望,帝怒,廢為庶人,居鳳陽七年。后復爵,徙鎮(zhèn)云南,召還再居鳳陽,復以強取牧馬錮京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僧。江西鄱陽人,字仲銘,號雪廬,俗姓余。初業(yè)儒,后為佛學。洪武初,奉詔招諭吐蕃。為文自稱“江左外史”。有《南詢稿》、《雪廬稿》。
槜李詩系·卷三十
克新,字仲銘,號雪廬,自稱江左外史,鄱陽人。宋尚書左丞余襄公九世孫。始業(yè)科舉,朝廷罷進士,乃更為佛學,益博通外典,務為古文。元末住秀州資圣寺(后析秀水),即水西寺也。與楊廉夫、顧仲瑛游。明初,召至京,命克新等三僧往西域招諭吐番,圖其山川地形以歸。陳基贈詩云:“我愛水西新仲銘,道空諸友說無生。出城看客意最古,把筆賦詩才更清。杜若洲邊春欲莫,鴛鴦湖上雨初晴。十載間關重相見,深杯寧惜為君傾。”又陳翥荅詩云:“吳楓初冷雁連天,夢在江南野水邊。詞客欲歸嗟老大,美人不嫁惜嬋娟。豺狼正爾當官道,龍象于今護法筵。我識新公老禪衲,一燈蒲室是真?zhèn)??!背踔赌显兏濉?,燬于兵。今惟《雪廬集》行世。如送總管側(cè)失總管還朝序,則徵糧于張氏,由海道還朝者也。蘇院判招降詩序,則張氏之蘇同僉攻江陰而旋師也。大率望庚申之中興,美張氏之內(nèi)附,而于明多指斥之詞焉。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六
漢,字朝宗,會稽人,元季客吳中,落魄而返。經(jīng)崇德濮氏,延為上客。明洪武初,以文學徵授翰林編修,應制賦《元日早朝》詩,稱旨,賜緋袍,請老歸。遂家濮院(今析桐鄉(xiāng)),與親知游宴。嘗著賜袍,有《月夜清游歌》。以下十人俱仕于明,因元季流寓并列卷末。

人物簡介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四
敬弘字斐然,休寧人。有《斐然集》。 (《新安文獻志》:斐然師趙東山,博學能詩。洪武初以吏謫濠梁。時會稽唐肅、錢塘董嘉、吳中王端、臨川元瑄、甬東王胄、天臺梁楚材、劉昭文,皆謫居濠上,相與結(jié)詩社。后免歸。

人物簡介

維基
江觀,福建建寧府松溪縣人,進士出身。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科鄉(xiāng)試中舉。洪武十八年,登丁丑科會試中進士,授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