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水卿謨(1553年—?),字禹陳,號海若,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壬午鄉(xiāng)試八十三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九十二名,登三甲第一百十一名進士。吏部觀政,除知寧國縣,嚴明果斷,吏治肅然,民德之。調(diào)繁丹陽,以勞卒官。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啟明。水鄉(xiāng)謨子。天啟二年進士。由大理寺評事歷官湖廣布政司參議,督學政,調(diào)建寧兵備僉事。鎮(zhèn)壓白蓮教起事,改羅定道。旋因故降官,乃歸。維基
水佳胤,字啟明,號向若,浙江寧波府鄞縣。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授大理評事,以奉催金花稅出使留都,憫民力困匱,屢請緩徵,鏤俸議降者再。崇禎改元,上以讞獄多平反,有纂修棘寺詳刑之命,書成,改授御史。劾罷大司馬梁廷棟及通州總兵楊國棟,凡關不法弊政者,疏凡七上,舉朝震懼。未幾,左遷行人司副,轉(zhuǎn)禮曹,已。參議湖廣,提督學政。再調(diào)建寧兵巡,靖白蓮妖黨晉微,暨崇安、鉛山諸寇。尋改羅定兵備,時七山、西山、留洞諸處俱亂,悉討平之。又攝理鹺臬、兵巡各司,以及惠潮諸郡,嶺南海北一身七篆,莫不經(jīng)畫有方,政敏盜息。時朝議不公,忌途多棘,遂以老疾乞歸。自營樂丘,適有孤冢峙前,咸請去之。笑謂:「吾異日長處此土,留以為前鄰,不亦可乎!」又以僑居曉山,被寇事露,其人愿以祖墓相償,正色諭之曰:「若為不肖之行,而欲波及祖宗,吾亦繼若為不肖之行,以攘前賢乎!」遂置不問。所著詩、古文,老逸有法。
人物簡介
水野遵(1850~?),號大路,尾張(今愛知縣)地方之武士。1870年曾留學中國,熟悉華語,日本在發(fā)動牡丹社事件之前,曾派樺山資紀來臺灣偵查,當時便由水野遵擔任翻譯;迄日本出兵時,便加入軍隊擔任海軍省譯官,并撰有〈臺灣征番記〉。甲午戰(zhàn)后,日本取得臺灣,在交換馬關條約批準書前,最初被任命為接收臺灣的「辦理公使」,此時的水野氏原任眾議院書記長官。而后,第一任總督由樺山資紀出任,在樺山推薦下,1895年5月21日被任命為代民政局長,其后臺灣總督府官制制訂后,成為首任民政長官,后再隨官制改定而成民政局長,總計在臺任職,歷經(jīng)樺山資記、桂太郎、乃木希典三任總督。1897年6月因為乃木總督上京與中央當局議處臺灣官界貪污紀律問題,水野遵遂被免職〖以上關于水野遵之簡歷,參見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wèi)出版社,1995),頁72、頁76、頁80?!?。在臺期間,于1896年曾在艋舺(今臺北萬華)江瀕亭,與通信部長土居香國、臺北縣書記官金子芥舟及臺北縣庶務課長加藤雪窗……等聯(lián)合創(chuàng)設「玉山吟社」,是日治時期最早出現(xiàn)的詩社,該詩社經(jīng)常舉辦吟宴雅集,并時或邀請臺人如陳洛、李秉鈞、黃茂清……參加,相關詩會作品多刊于《臺灣新報》,水野遵作品亦見其中。(黃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