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毛筆字(毛筆字)  拼音:máo bǐ zì
用毛筆書寫的字。如:「這一排斗大的毛筆字寫得可真好?!?/div>
《漢語大詞典》:錐花(錐花)
毛錐之花。毛筆字的美稱。 呂振羽 《甲辰元旦試筆》詩:“腦力衰頽羨歲華,倔強猶欲看錐花。”
《國語辭典》:執(zhí)筆(執(zhí)筆)  拼音:zhí bǐ
拿筆,指寫字或作文。漢。劉向《列女傳。卷五。珠崖二義》:「關吏執(zhí)筆書劾,不能就一字?!埂段簳?。卷八一。山偉傳》:「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后人執(zhí)筆無所憑據。」
《漢語大詞典》:執(zhí)筆法(執(zhí)筆法)
寫毛筆字持筆的方法。前人所傳的執(zhí)筆法一般采用 唐 陸希聲 所傳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皵L”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緊貼筆管;“押”是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筆管;“鉤”是中指鉤住筆管;“格”是無名指甲、肉相連處擋著筆管;“抵”是小指緊貼無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執(zhí)住筆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腕和肘懸起。這樣執(zhí)筆寫字,筆鋒中正,運轉容易,字跡圓滿得勢。
《國語辭典》:雙鉤(雙鉤)  拼音:shuāng gōu
1.一種書法的描摹方式。用透明或半透明紙蒙在范本上,用細筆鉤描帖字的點畫外廓,稱為「雙鉤」。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朱其背,肥瘦正得本體。宋。陸游 秋陰詩:「妙墨雙鉤帖,奇聲百衲琴。」
2.一種中國畫技法。用線條勾描物像輪廓,因以左右或上下二筆勾勒而成,故稱為「雙鉤」。
3.雙鉤執(zhí)筆法的簡稱。參見「雙鉤執(zhí)筆法」條。
4.舊稱纏足婦女的腳。
《國語辭典》:運腕(運腕)  拼音:yùn wàn
寫毛筆字,利用手腕的上下提按和左右起倒以操縱筆鋒,使筆毫平鋪紙上。
《國語辭典》:中鋒(中鋒)  拼音:zhōng fēng
1.一種運筆方式。寫毛筆字時,不論如何運轉,筆鋒均保持在筆畫的中間。也稱為「正鋒」。
2.籃球、足球等比賽時,擔任中間前鋒的隊員。
《漢語大詞典》:描朱
亦稱“ 描紅 ”。 1.謂兒童初學毛筆字時,在一種印有紅色楷字的習字紙上摹寫。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描朱:“以上數語,凡鄉(xiāng)學小童臨仿字書,皆昉於此,謂之描朱?!?沈毓珂 《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span>:“好像學生寫字一樣,先‘描紅’再‘臨帖’,然后再集各家之長,創(chuàng)造自己獨特的‘書法’?!?br />(2).比喻模仿。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籤·張合》:“ 懋觀 與 崔后渠 論詩。 崔 云:‘ 唐 人詩 郊 寒 島 瘦 仝 怪,俱自成一家;今人詩皆是描紅,未有自出機軸者。’”
《漢語大詞典》:尖鋒(尖鋒)
指毛筆字的起筆露鋒而呈棱角。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述書中:“蓋人之腕本側倚於幾,任其勢則筆端仰左尖成尖鋒。” 清 包世臣 《跋榮郡王臨快雪內景二帖》:“大凡 六朝 相傳筆法,起處無尖鋒。”
《國語辭典》:腕法  拼音:wàn fǎ
執(zhí)筆寫字時用腕的方法。有枕腕、提腕、懸腕三種。
《漢語大詞典》:仿格
亦叫仿格紙。兒童練毛筆字用的有格子的紙。有的印字,寫時照描;有的無字,可臨帖摹寫。 許地山 《女兒心》:“你大概因為寫的是‘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的仿格,想著古人有這回事,所以也要仿效仿效?!?/div>
《國語辭典》:影格  拼音:yǐng gé
書法用語。兒童初習書法時,把寫成的范本字鋪在紙下描寫,此范本字稱為「影格」。
《漢語大詞典》:穎法(穎法)
指毛筆字的書寫體。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五:“ 倭辰餘國 或橫書,或左書,或結繩,或鍥木,唯 高麗 摹寫穎法取正中華?!?/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筆法(執(zhí)筆法)
寫毛筆字持筆的方法。前人所傳的執(zhí)筆法一般采用 唐 陸希聲 所傳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皵L”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緊貼筆管;“押”是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筆管;“鉤”是中指鉤住筆管;“格”是無名指甲、肉相連處擋著筆管;“抵”是小指緊貼無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執(zhí)住筆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腕和肘懸起。這樣執(zhí)筆寫字,筆鋒中正,運轉容易,字跡圓滿得勢。
《國語辭典》:仿紙(仿紙)  拼音:fǎng zhǐ
幼童習字所用的紙。
《國語辭典》:紅模子(紅模子)  拼音:hóng mó zi
兒童的習字用紙。紙上印有紅色文字,兒童以墨筆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