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1分類詞匯 8
《漢語大詞典》:真楷
即正楷。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三:“ 米芾 得能書之名,似無負(fù)於海內(nèi)。 芾 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div>
分類:正楷
《漢語大詞典》:章楷
即正楷。 南朝 宋 羊欣 《古來能書人名》:“ 瑯玡 王廙 , 晉 平南將軍、 荊州 將軍,能章楷,傳 鐘 ( 鐘繇 )法。”參見“ 正楷 ”。
分類:正楷
《國語辭典》:正楷  拼音:zhèng kǎi
漢字字體的一種。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稱為「正楷」。始于漢末,盛行于魏、晉、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現(xiàn)在。也稱為「楷書」。
《國語辭典》:正體(正體)  拼音:zhèng tǐ
1.主體、本體?!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夫以陰而侵陽,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踰貴之變與?」
2.文字的標(biāo)準(zhǔn)字體,對(duì)別體、異體而言。
3.指規(guī)范的漢字字體。
4.指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國語辭典》:楷書(楷書)  拼音:kǎi shū
1.一種漢字書體。初指筆畫平直,端正工整的字體,唐宋以后專指由隸書演變而來的正體書法。與隸書的主要區(qū)別為省略尾部的挑筆。約起源于后漢,至魏完備成體,通行至今。也稱為「真書」、「真字」、「正楷」、「正書」。
2.以楷隸謄抄文字的官吏。起自晉代。宋。沈括《夢(mèng)溪筆談。卷二。故事二》:「中書檢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給楷書一人,錄凈而已。」
《漢語大詞典》:楷字
楷書,正楷字。宣和書譜·張芝:“﹝ 張芝 ﹞每作楷字,則日忩忩不暇草書?!?span id="q121mas"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七八回:“﹝ 賈寳玉 ﹞用 晴雯 素日所喜之冰鮫縠一幅,楷字寫成,名曰《芙蓉女兒誄》?!?/div>
《漢語大詞典》:正筆(正筆)
即正書、正楷。 唐 竇臮 《述書賦》上:“ 武子 ( 范寧 )正筆,頗全古質(zhì)。”參見“ 正書 ”、“ 正楷 ”。
分類:正書正楷
《國語辭典》:永字八法  拼音:yǒng zì bā fǎ
書法用筆的基本類型。取「永」字中側(cè)(點(diǎn))、勒(橫)、努(直豎)、趯(鉤)、策(斜書向上)、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種不同的運(yùn)筆方式,當(dāng)作學(xué)習(xí)書法正楷點(diǎn)畫的簡要法則。
《國語辭典》:楷體(楷體)  拼音:kǎi tǐ
1.漢字晉后通行的端正工整字體。如:「他的楷體書法,堪稱全校第一?!?br />2.指拼音字母的印刷體。如A、B、C、a、b、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