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中散琴
 
琴嵇
 
叔夜彈琴
 
中散有正聲

相關(guān)人物
嵇康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嵇康〉~606~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臨刑自若,援琴而鼓,既而嘆曰:「雅音于是絕矣!」
《晉書》卷四十九〈嵇康列傳〉~369~
嵇康字叔夜,譙國铚人也。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側(cè),因而命氏。兄喜,有當世才,歷太仆、宗正。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恬靜寡欲,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于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于導養(yǎng)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yǎng)生論》。
《新校本后漢書》卷二十六《百官志》
漢舊儀曰:「黃門郎屬黃門令,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夕郎?!?/span>

例句

將軍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間有正聲。 司馬逸客 雅琴篇

叔夜彈琴歌白雪,孫登長嘯韻清風。 張昌宗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窗外王孫草,床頭中散琴。 李頎 題少府監(jiān)李丞山池

抑揚中散曲,漂泊孝廉船。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風來應(yīng)嘯阮,波動可琴嵇。 田游巖 弘農(nóng)清巖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詩贈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6 【介紹】: 遼薊州玉田人,字正聲。韓瑜子。初授西頭供奉官。遷御院通進。持節(jié)冊封李繼遷為夏國王。圣宗統(tǒng)和中,使宋賀正旦,又奉使沙州,冊曹恭順為敦煌王。太平間,鎮(zhèn)壓大延琳起事,拜永清軍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沈州。官至宣徽南院使,加檢校太尉卒。
《國語辭典》:正聲(正聲)  拼音:zhèng shēng
純正無邪,合于韻律節(jié)拍的雅正音樂?!盾髯?。樂論》:「正聲感人,而順氣應(yīng)之?!埂段倪x。嵇康。琴賦》:「爾乃理正聲,奏妙曲,揚白雪,發(fā)清角?!?/div>
《漢語大詞典》:正聲伎(正聲伎)
指清商三調(diào),包括平調(diào)、清調(diào)、瑟調(diào)。即宮調(diào)、商調(diào)、角調(diào)。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十一年:“戊辰,遣 江州 刺史 陳顯達 鎮(zhèn) 樊城 。上慮朝野憂遑,力疾召樂府奏正聲伎。” 胡三省 注:“ 江 左以清商為正聲伎。”
《國語辭典》:正聲雅音(正聲雅音)  拼音:zhèng shēng yǎ yīn
純正典雅的音樂。唐。皮日休〈通元子棲賓亭記〉:「其正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div>
《國語辭典》:樂正(樂正)  拼音:yuè zhèng
1.職官名。樂官之長,掌管國子之教?!吨芏Y》大司樂,掌大學,為大樂正;樂師掌小學,為小樂正。
2.復姓。如戰(zhàn)國時有樂正克。
《國語辭典》:大雅  拼音:dà yǎ
1.《詩經(jīng)》二雅之一。收詩三十一篇,多為王室貴族雅正的樂歌。相對于〈小雅〉而言?!对娊?jīng)。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br />2.性純正而有美德。如:「此次倡導禮貌運動,或有未盡事宜,敬請大雅之士指正!」《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3.風雅。如:「開個小玩笑,雖然無傷大雅,但仍應(yīng)留意大家的觀感?!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二五回:「像這種當個頑意兒,不必問他真的假的,倒也無傷大雅。」
《國語辭典》:琴瑟  拼音:qín sè
1.琴與瑟兩種樂器。《書經(jīng)。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周禮。春官。大司樂》:「云和之琴瑟,云門之舞?!?br />2.語本《詩經(jīng)。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贡扔鞣蚱藓秃稀!读凝S志異。卷二。紅玉》:「女勤儉,有順德,琴瑟甚篤?!?/div>
《漢語大詞典》:淫聲(淫聲)
淫邪的樂聲。古代以雅樂為正聲,以俗樂為淫聲。周禮·春官·大司樂:“凡建國,禁其淫聲、過聲、兇聲、慢聲?!?鄭玄 注:“淫聲,若 鄭 衛(wèi) 也?!?三國 魏 阮籍 《樂論》:“夫正樂者,所以屏淫聲也,故樂廢則淫聲作?!?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鎮(zhèn)日價淫聲美色伴紅裙,酒盃兒送入迷魂陣?!?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 殷王 紂 ﹞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悅婦人?!?/div>
《國語辭典》:亂聲(亂聲)  拼音:luàn shēng
一種琴曲結(jié)構(gòu)名稱。位于正聲之后,為樂曲的結(jié)束部分,可形成全曲的高潮。源于古代的歌曲、樂舞。也稱為「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