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棗巷(棗巷)
《漢語大詞典》:棗心筆(棗心筆)
一種用古法制的毛筆。 宋 黃庭堅 《書侍其瑛筆》:“今 侍其瑛 秀才以紫毫作棗心筆,含墨圓健。”
《漢語大詞典》:棗行(棗行)
刻板印刷行世。古代刻板多用棗木,故謂棗行。 明 王子衡 《〈何大復(fù)集〉序》:“大復(fù)集辭賦三卷、四言詩一卷……別論若干卷,刻在 潞州 。斯集棗行久矣,尚未託有序列。其甥 王君 朝良 泣謂余曰:‘公吾舅氏之知己也,茲言非公其誰!’”
《駢字類編》:棗檍(棗檍)
劉歆 甘泉賦 女貞鳥勃,桃李棗檍。
《駢字類編》:棗團(tuán)(棗團(tuán))
唐 白居易 寒食日過棗團(tuán)店 寒食棗團(tuán)店,春低楊柳枝。
《漢語大詞典》:波斯棗(波斯棗)
海棗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無漏子。參見“ 海棗 ”。
分類:海棗
《國語辭典》:海棗(海棗)  拼音:hǎi zǎo
植物名。棕櫚科海棗屬,常綠喬木。原產(chǎn)于非洲及小亞細(xì)亞一帶。株高二十至三十公尺,徑四十至六十公分,羽狀復(fù)葉長二公尺半至五公尺,花單性,雌雄異株,果常橢圓形,長三至八公分,形狀、大小、顏色、質(zhì)地、甜味、黏度,因栽培條件不同而差異很大。也稱為「棗椰子」。
《駢字類編》:壺棗(壺棗)
爾雅棗壺棗邊要棗櫅白棗樲酸棗楊徹齊棗遵羊棗洗大棗煮填棗蹶泄苦棗晰無實棗還味棯棗疏別棗類也云棗者目諸棗也壺棗者棗形似壺也
《國語辭典》:黑棗(黑棗)  拼音:hēi zǎo
黑棗樹的果實。呈球形或橢圓形,黃色,貯藏一段時間后變?yōu)楹诤稚?,可食,味甜?/div>
《漢語大詞典》:白棗(白棗)
棗子的一種。其子白乃熟,故名。爾雅·釋木:“櫅,白棗。” 郭璞 注:“即今棗子白熟。” 宋 陸游 《建州絕無芡意頗思之戲作》詩:“ 建安 城里西風(fēng)冷,白棗堆盤看卻愁。”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棗﹝集解﹞引 蘇頌 曰:“櫅,白棗也,子白乃熟。” 章炳麟 新方言·釋植物:“今自 徽州 以東至於 江 南 浙江 ,皆謂白棗為白樸?!?/div>
分類:棗子郭璞
《漢語大詞典》:打棗竿
一作《打草竿》。民間曲調(diào)名。明萬歷至崇禎間流行于北方。后傳入南方,改名《掛枝兒》
《漢語大詞典》:馬棗(馬棗)
方言。大棗。
分類:方言大棗
《韻府拾遺 皓韻》:木棗(木棗)
見上
《漢語大詞典》:龍棗(龍棗)
澤蘭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澤蘭。
分類:澤蘭
《漢語大詞典》:鋟棗(鋟棗)
刻板印刷。書板多用棗木,故稱。 宋 王邁 《錢方言巖仲之泰尉尤溪》詩:“及瓜上日相催迫,鋟棗通宵細(xì)校讐?!?/div>
《漢語大詞典》:檽棗(檽棗)
即君遷子?,F(xiàn)在柿屬的一種原始栽培種。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近者 石晉 朝 趙令公 瑩 家,庭有檽棗樹,婆娑異常,四遠(yuǎn)俱見。”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檽棗》:“檽棗,俗作軟棗,一名牛嬭柿,一名丁香柿…… 蜀 中製扇,以此果榨油染紙為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