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判詞(判詞)  拼音:pàn cí
法官聽訟時判定訟案的文詞。也稱為「判語」。
《漢語大詞典》:筆斷(筆斷)
筆寫的斷語;文字結論。明史·文苑傳四·董其昌:“又採留中之疏切於國本、藩封、人才、風俗、河渠、食貨、吏治、邊防者,別為四十卷。倣史贊之例,每篇繫以筆斷。”
《漢語大詞典》:判辭(判辭)
本指判決書上的話。亦泛指斷語;結論。 郭沫若 《〈侈靡篇〉的研究》:“把‘農(nóng)’視為‘本業(yè)’,‘商’視為‘末業(yè)’,也就是這種斗爭的判辭?!?/div>
《國語辭典》:判語(判語)  拼音:pàn yǔ
法官聽訟時判定訟案的文詞。也稱為「判詞」。
《國語辭典》:不的個風兒就雨兒(不的個風兒就雨兒)  拼音:bù de ge fēng ér jiù yǔ ér
(諺語)形容人凡事未經(jīng)證實,即妄加斷語。《金瓶梅》第二五回:「你這囚根子!得不的個風兒就雨兒,萬物也要個實才好,人教你殺那個人,你就殺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