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騰謗(騰謗)
謂肆意誹謗;大加指責。舊唐書·韋陟傳:“ 陟 常自謂負經緯之器,遭后生騰謗,明主見疑,常鬱鬱不得志?!?span id="leh2fjg" class="book">《明史·許彬傳》:“晚參大政,方欲杜門謝客,而客惡其變態(tài),競相騰謗,竟不安其位?!?span id="pl7kise" class="book">《清史稿·馬建忠傳》:“ 建忠 以鴉片流毒,中外騰謗,當寓禁于征,不可專重稅收?!?/div>
《國語辭典》:溢惡(溢惡)  拼音:yì è
過分的責備。《莊子。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埂吨熳诱Z類。卷五七。孟子。離婁下》:「稱人之善,不可有心于溢美;稱人之惡,不可溢惡,皆不為己甚之事也?!?/div>
分類:過分指責
《漢語大詞典》:矛戈
(1).矛和戈。宋書·顧覬之傳:“函矢殊用,矛戈異適?!?明 宋濂 《平江漢頌》:“矛戈洸洸,鎧胄明明?!?br />(2).謂攻擊,指責。 清 鄭燮 《音布》詩:“ 音生 不顧輒嚏唾,至親戚屬相矛戈?!?/div>
分類:攻擊指責
《國語辭典》:辯白(辯白)  拼音:biàn bái
申辯明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你既然冤枉,我原該替你辯白?!挂沧鳌副姘住埂?/div>
《國語辭典》:圍攻(圍攻)  拼音:wéi gōng
1.包圍攻擊?!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入朝歌鹿腸山蒼巖谷口,討干毒。圍攻五日,破之?!?br />2.眾人合力抨擊、糾責某人。如:「他在公司里因遭到同仁們的圍攻,所以不得不辭職?!?/div>
《漢語大詞典》:非謗(非謗)
(1).議論是非,指責過失。非,通“ 誹 ”。《漢書·王莽傳中》:“令王路設進善之旌,非謗之木,敢諫之鼓。” 顏師古 注:“非音曰誹?!?br />(2).造謠中傷。非,通“ 誹 ”。《漢書·晁錯傳》:“肉刑不用,辠人亡帑;非謗不治,鑄錢者除?!?顏師古 注:“非讀曰誹。”漢書·京房傳:“ 顯 告 房 與 張博 通謀,非謗政治,歸惡天子。”
《漢語大詞典》:論刺(論刺)
議論和譏刺;議論和指責。莊子·田子方:“ 仲尼 曰:‘默,汝無言!夫 文王 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 成玄英 疏:“夫 文王 圣人,盡於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饒 之理,小也,不足費其慮。無所論刺,故獨舉均賦之事,以求往復而除其惑焉?!?明 劉基 《〈王原章詩集〉序》:“詩貴自適,而好為論刺,無乃不可乎。”
《國語辭典》:委屈  拼音:wěi qu
1.屈抑不伸。常指冤怨不得伸雪,或才情不得發(fā)展?!都t樓夢》第六一回:「這五兒心內又氣,又委屈,竟無處可訴?!?br />2.使受冤怨。《紅樓夢》第二三回:「好寶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埂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溉缃褡隽酥俨坏靡惨埌擦??!?/div>
《漢語大詞典》:貶辭(貶辭)
亦作“ 貶詞 ”。 貶低、指責的話。亦指含有貶義的詞。宋史·范純仁傳:“ 武帝 雄才大略,史無貶辭。”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徵夢·儀銘袁宗皋:“榮褒悉備,世無貶詞。” 葉圣陶 《游了三個湖》:“ 西湖 仿佛是盆景,換句話說,有點兒小擺設的味道。這不是給 西湖 下貶辭,只是直說這回的感覺罷了?!?/div>
《國語辭典》:面刺  拼音:miàn cì
當面指摘過失。《戰(zhàn)國策。齊策一》:「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div>
分類:當面指責
《漢語大詞典》:謷訾
毀罵指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文體:“惟辛酉科 王韓城 掌北闈,一洗前人陋習,專以清醇為主,而落第者反謷訾不休,亦可笑矣?!?/div>
分類:指責
《漢語大詞典》:譏責(譏責)
譏諷指責。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每見譏責於論者, 洪 引咎而不恤也。”
分類:譏諷指責
《漢語大詞典》:解辯(解辯)
對受到的指責加以解釋。 黃中黃 《孫逸仙》:“ 湯生 察 滔天 之怒,代為解辯,不聽,乃辭去。” 曹禺 《日出》第一幕:“明白他的意思,但也不屑解辯?!?/div>
分類:指責解釋
《漢語大詞典》:喧謗(諠謗)
謂大聲指責。明史·崔恭傳:“ 成化 五年,尚書 李秉 罷, 商輅 欲用 姚夔 , 彭時 欲用 王概 ,而北人居言路者,謂 時 實逐 秉 ,喧謗於朝。”
謂眾口誹謗。隋書·房陵王勇傳:“於是內外諠謗,過失日聞?!?/div>
《國語辭典》:責罵(責罵)  拼音:zé mà
指責謾罵?!段簳?。卷七五。爾朱兆傳》:「臨上馬,長史孫騰牽衣而止。兆乃隔水責罵騰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