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4詞典 15分類詞匯 9
《漢語大詞典》:寓物
托物;寄于物。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一:“ 王軒 少為詩,寓物皆屬詠,頗聞《淇澳》之篇?!?宋 歐陽修 《琴枕說》:“ 老莊 之徒,多寓物以盡人情?!?/div>
分類:托物
《國語辭典》:憑空(憑空)  拼音:píng kōng
沒有根由,無緣無故?!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肝也辉诩?,他冒認(rèn)是我舅舅,騙飯吃;今年又憑空走來問我要銀子!」《文明小史》第六回:「舉人坐在家里,憑空把舉人捉了來,當(dāng)做滋事的首犯?!?/div>
《國語辭典》:托諷(託諷)  拼音:tuō fèng
借他事以抒表己意。如:「這篇文章表面上是頌古,實(shí)則借古喻今,托諷時事?!?/div>
分類:寄托諷喻
《國語辭典》:背子  拼音:bèi zi
1.古代朝服上所加的衣服,袖子短而較寬大。宋。高承《事物紀(jì)原。卷三。背子》:「秦二世詔衫子上朝服加背子,其制袖短于衫,身與衫齊而大袖?!?br />2.古代宮人或官員妻女的朝服。五代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背子》:「隋大業(yè)末,煬帝宮人,百官母妻等緋羅蹙金飛鳳背子,以為朝服,及禮見賓客舅姑之長服也。」
3.清代妓女婢妾者所常穿的衣服。
4.東西背后的襯托物。如:「紙背子」。
《漢語大詞典》:寄物
(1).寄存之物。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つ毛@》:“若逃人實(shí)無窩家,捕壯必令誣扳,或本地之殷戶及素與仇嫌者,或鄰封之富翁及逃人曾履其境者,捕壯知官必訊,預(yù)授其家門戶之嚮址,而又稱其在某處有某寄物以實(shí)之。”
(2).托物寄興。宋史·文苑傳一·朱昂:“姑藏器以有待,因寄物而長謡?!?/div>
《漢語大詞典》:寄象
(1).古時指能通傳南方與東方語言的翻譯官。后泛指翻譯。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dá)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孔穎達(dá) 疏:“‘達(dá)其志,通其欲’者,謂帝王立此傳語之人,曉達(dá)五方之志,通達(dá)五方之欲,使相領(lǐng)解。其通傳東方之語官謂之曰寄,言傳寄外內(nèi)言語;通傳南方語官謂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內(nèi)之言?!?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謬,建天地而不悖,質(zhì)鬼神而無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則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譯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 章炳麟 《程師》:“學(xué)之成驗(yàn),定於校試,校試固不能無偏重輕。藉令試之殿廷,然諸校録者復(fù)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則目録之士耳!”
(2).寄托物象。 南朝 宋 鄭道子 《神不滅論》:“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傳心,粗舉其證,庶鑒諸將悟,遂有功於滯惑焉?!?/div>
《漢語大詞典》:興喻(興喻)
打比方。 漢 王充 論衡·物勢:“興喻,人皆引人事,人事有體,不可斷絶。”
指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的興與比。興為托物言志,喻為取他物作比況。 漢 王符 潛夫論·務(wù)本:“詩賦者,所以頌善丑之德,洩哀樂之情也,故溫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div>
《漢語大詞典》:寓祭
謂象征性祭祀。借此祭彼,托物致祭。 宋 范成大 《天柱峰》詩:“ 衡山 紫蓋 連延處,一峯巉絶擎玉宇。 漢 家憚遠(yuǎn)不能到,寓祭 灊山 作 天柱 ?!?/div>
《漢語大詞典》:北風(fēng)之戀(北風(fēng)之戀)
語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fēng), 越 鳥巢南枝?!焙R,北方之馬。詩人托物以喻意,后遂以“北風(fēng)之戀”喻對故土的懷念。周書·杜杲傳:“ 長湖公 軍人等雖筑舘處之,然恐不能無北風(fēng)之戀。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羈旅 關(guān)中 ,亦當(dāng)有南枝之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