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4詞典 3分類詞匯 181
《漢語大詞典》:激忿
猶憤怒。后漢書·鄭訓(xùn)傳:“諸 羌 激忿,相與解仇結(jié)婚,交質(zhì)盟詛,眾四萬餘人,期冰合度 河 攻 訓(xùn)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陸希榮 的手指不易察覺地抖動(dòng)了一下。他用激忿的臉色掩飾著自己的慌亂?!币嘀复碳な箲嵟V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義清方檔案》:“ 滇 案宜速收束,以免激忿輿情?!?/div>
《國語辭典》:怫?! ?span id="gftv6bg" class='label'>拼音:fèi huì
忿怒、生氣?!缎绿茣?。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太后方怫恚,一日,召群臣廷讓曰:『朕于天下無負(fù),若等知之乎?』群臣唯唯。」
分類:憤怒
《漢語大詞典》:怫怒
憤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初以勛庸暴露不宜,實(shí)無他腸,怫怒姦黨,遂失志?!?/div>
分類:憤怒
《漢語大詞典》:悔恚
猶憤怒。 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捷智·王守仁》:“﹝ 岑伯高 ﹞使人言 蘇受 須納萬金丐命, 蘇受 大悔恚,言督府誑我,且倉卒安得萬金,有反而已?!?/div>
分類:憤怒
《國語辭典》:拂袖  拼音:fú xiù
1.振動(dòng)衣袖,表示不悅或憤怒?!端问贰>矶宋?。劉沆傳》:「奉使契丹,館伴杜防強(qiáng)沆以酒,沆沾醉拂袖起,因罵之,坐是出知潭州。」
2.拂動(dòng)衣袖。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磯碑〉:「花飛拂袖,荷香人衣?!?/div>
《漢語大詞典》:金花
(1).指色彩金黃艷麗、不易敗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帳山銘》:“玉策難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 《宮中調(diào)笑詞》之二:“胡蝶,胡蝶,飛上金花枝葉?!?明 王世貞 《人日病起作》詩:“柏憶金花煖,梅憐玉樹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繡制的花飾。南史·魚弘傳:“有眠床一張……通用銀鏤金花壽福兩重為腳。”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之二:“繡段裝簷額,金花帖鼓腰。” 宋 蘇軾 《春帖子詞·皇太后閣四》:“翠管銀罌傳故事,金花綵勝作新年。”
(3).指頭暈眼花或憤怒時(shí)出現(xiàn)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點(diǎn)。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吳老太爺 似乎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從土里鉆出來,只覺地像翻了個(gè)過兒,腦袋星星的,亂迸金花,一時(shí)想不起為什么跑到這兒。”
(4).見“ 金花銀 ”。
(5).見“ 金花牋 ”。
(6).見“ 金花帖子 ”。
(7).見“ 金華夫人 ”。
《漢語大詞典》:金花銀(金花銀)
指 明 清 賦征米谷折價(jià)上繳的銀兩。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又 浙江 等處,每歲夏秋麥米,共折銀一百萬有奇,即國初所謂折糧銀,今所謂金花銀是也?!?span id="jy9zue4"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二》:“ 南畿 、 浙江 、 江西 、 湖廣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米麥共四百餘萬石,折銀百萬餘兩,入內(nèi)承運(yùn)庫,謂之金花銀?!币嗍》Q“ 金花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今天下漕粟之費(fèi),數(shù)百萬有奇,而上供御用者,名為金花,亦四百萬有奇?!?span id="7is7wvf"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jì)二》:“國用浩繁,兵餉不足。而金花錢糧,盡給宮中之費(fèi),未嘗節(jié)省發(fā)施。”
《國語辭典》:金花箋(金花牋)  拼音:jīn huā jiān
繪有金花的信紙。唐。樂史《楊太真外傳》:「李龜年以歌擅一時(shí)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欲歌之,上曰:『賞名花,對(duì)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遽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xué)士李白,立進(jìn)清平樂詞三篇?!?/div>
《漢語大詞典》:金花帖子
唐 宋 以來科舉考試登第者的榜帖。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金花帖子:“ 唐 進(jìn)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綾為軸,貼以金花?!?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國初,循 唐 制,進(jìn)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牋,長(zhǎng)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hù)以大帖,又書姓名於帖面,而謂之牓帖,當(dāng)時(shí)稱為金花帖子?!币嗍》Q“ 金花 ”。 明 湯式 《賞花時(shí)·送友人應(yīng)聘》套曲:“不負(fù)平生經(jīng)濟(jì)手,穩(wěn)倩取金花玉酒?!?明 王锜 寓圃雜記卷上:“ 孟端 諸子連中進(jìn)士為京官,同處一邸,書春題于壁曰:‘四壁金花春宴罷,滿床牙笏早朝回?!硕嗔w之。”
《漢語大詞典》:金華夫人(金華夫人)
神名。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神語·金華夫人:“ 廣州 多有 金華夫人 祠。夫人字 金華 ,少為女巫,不嫁,善能調(diào)媚鬼神。其后溺死湖中,數(shù)日不壞,有異香,即有一黃沉女像容貌絶類夫人者浮出,人以為水仙,取祠之?!币嘧鳌?金花夫人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廣東 金花夫人 廟最多,其説不一。”亦省稱“ 金花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金花夫人:“ 明 張參政 詡 詩云:‘玉顏當(dāng)日覩 金花 ,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無心還片片,晚風(fēng)吹落萬人家?!?/div>
分類:金花
《國語辭典》:怒號(hào)(怒號(hào))  拼音:nù háo
大聲呼嚎。多用來形容大風(fēng)狂吹。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hào),卷我屋上三重茅?!顾?。范仲淹〈岳陽樓記〉:「陰風(fēng)怒號(hào),濁浪排空?!?/div>
《國語辭典》:變色(變色)  拼音:biàn sè
1.因恐懼或憤怒而面色失常?!蹲髠鳌Y夜辍罚骸腹珣?,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蔡人嫁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主人見眾人有些變色,取了珠子,急急走到里邊,抬出一個(gè)緞箱來?!挂沧鳌缸冾仭埂?br />2.物的顏色改變。唐。駱賓王〈代徐敬業(yè)討武氏檄〉:「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fēng)云變色?!?/div>
《漢語大詞典》:揚(yáng)眉(揚(yáng)眉)
(1).舉目。列子·湯問:“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yáng)眉而望之,弗見其形?!?宋 蘇軾 《戲子由并次慎老韻》之二:“何必?fù)P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fēng)?!?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jì)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yáng)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br />(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yáng)眉抵掌?!?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shí)少年子,揚(yáng)眉結(jié)義 黃金臺(tái) 。”《剪燈新話·富貴發(fā)跡司志》:“發(fā)跡司判官忽揚(yáng)眉盱目,咄嗟長(zhǎng)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yáng)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8269' target='_blank'>《天安門詩抄·揚(yáng)眉劍出鞘》:“灑淚祭雄杰,揚(yáng)眉劍出鞘?!?br />(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漢書·翟方進(jìn)傳:“今提揚(yáng)眉,矢貫中?!?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yáng)眉,揚(yáng)其芒角也?!?王先謙 補(bǔ)注引 沈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
《國語辭典》:沖冠(衝冠)  拼音:chōng guān
頭發(fā)把帽子沖起。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div>
分類:帽子憤怒
《國語辭典》:憤激(憤激)  拼音:fèn jī
憤怒激動(dòng)。晉。張華〈壯士篇〉:「壯士懷憤激,安能守虛沖?」《南史。卷一。宋本紀(jì)。武帝》:「丹誠未宣,感慨憤激?!?/div>
《國語辭典》:勃然  拼音:bó rán
1.發(fā)怒沖動(dòng)的樣子。《孟子。萬章下》:「王勃然變乎色。」《戰(zhàn)國策。趙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也作「勃如」。
2.興起、奮起的樣子?!痘茨献?。兵略》:「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討強(qiáng)暴,平亂世,夷險(xiǎn)除穢,以濁為清,以危為寧。」
3.突然?!肚f子。天地》:「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dòng),而萬物從之乎?!?/div>
《國語辭典》:怒氣(怒氣)  拼音:nù qì
發(fā)怒的氣勢(shì)。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今蛙蟲無知之物,見敵有怒氣,故為之軾?!埂度龂萘x》第八一回:「諸將以酒勸解,酒醉,怒氣愈加?!?/div>
《國語辭典》:眾怒(眾怒)  拼音:zhòng nù
群眾的憤怒。如:「他的賣國行為,引起眾怒?!?/div>
分類:眾人憤怒
《漢語大詞典》:痛憤(痛憤)
(1).悲痛憤怒;痛心憤慨。 唐 杜甫 《草堂》詩:“義士皆痛憤,紀(jì)綱亂相踰?!?span id="2fe9nin" class="book">《舊唐書·太宗諸子傳論》:“ 武后 斵喪王室,潛移龜鼎, 越王 貞 父子痛憤,義不圖全?!?陳少白 《興中會(huì)革命史要》十二:“ 楊衢云 被暗殺的消息,傳到 日本 , 孫先生 在 橫濱 聞信,深為痛憤。”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 春姑 :(痛憤欲絕)啊,人的良心何在呀!”
(2).極端憤恨。新唐書·姦臣傳下·盧杞:“既得志,險(xiǎn)賊寖露,賢者媢,能者忌……其狙害隱毒,天下無不痛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