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功德  拼音:gōng dé
1.功業(yè)與德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功德?!?br />2.佛教稱行善所生的利益?!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竷?nèi)中必有值錢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時,有人來找,交還與他,也是一件功德之事?!?br />3.用作善事的反話,為教訓(xùn)、懲罰的意思?!督鹌棵贰返诙兀骸纲\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對他說不說,不與你個功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兒也怎的!」
《國語辭典》:誦經(jīng)(誦經(jīng))  拼音:sòng jīng
1.佛教徒或僧尼念佛經(jīng)?!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看守著洞中,自早夜焚香誦經(jīng),我到人間走一遭去也?!?br />2.戲稱人嘴里嘮叨不停。如:「你一天到晚就像誦經(jīng)一樣,煩不煩人?」
《國語辭典》:念佛  拼音:niàn fó
一種憶念佛陀名號、形相、功德的修行方法。為六念之一。后發(fā)展成三種方式:一、稱名念佛(用口誦念佛陀名號)。二、觀想念佛(專心憶念佛的相貌及所居佛土)。三、實相念佛(觀佛法身非空非有中道實相)。在中國,因凈土宗的盛行,念佛成為最普遍的修行法門之一。而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為主,亦有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到內(nèi)定念佛,看經(jīng)體格,終須是婦女,交搭更便?!?/div>
《國語辭典》:往生  拼音:wǎng shēng
1.佛教上指:(1)死后投生。《大正藏。凈土宗部。唐。懷感。釋凈土群疑論。卷四》:「今此往生極樂,蓮花開已,見佛聞法?!?2)投生到阿彌陀佛凈土?!洞笳亍敉磷诓?。宋。王日休。龍舒增廣凈土文。卷四。食肉說》:「據(jù)閻羅王告鄭鄰之言,則至誠為念彼佛,必得往生?!?br />2.今借指死亡。
《漢語大詞典》:梵聲(梵聲)
念佛誦經(jīng)之聲。 南朝 梁武帝 《和太子懺悔》詩:“繚繞聞天樂,周流揚梵聲。”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軟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 南唐 陳陶 《題豫章西山香城寺》詩:“ 祇園 樹老梵聲小,雪嶺花香燈影長。”
《國語辭典》:六法  拼音:liù fǎ
1.憲、刑、民、商事法及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的總稱。
2.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中,品評人物畫的六項標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yīng)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模移寫。后來此六種法則廣為應(yīng)用于山水或花鳥等題材。后代評論家對于六法的先后次序,也有不同的主張,不論如何,六法已經(jīng)成為中國畫習(xí)慣性的代名詞。
3.佛教稱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為「六法」。宋。沈遘〈章獻皇太后忌日齋文〉:「伏愿往憑六法,超脫五門?!?/div>
《國語辭典》:功課(功課)  拼音:gōng kè
1.定治事的程序,以稽核其進度、成績?!稘h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宣考績功課,簡在兩府?!?br />2.學(xué)生的課業(yè)?!段拿餍∈贰返诙寤兀骸杆滩蛔∫埥绦嵲诘墓φn,先生沒法,只得出去買了幾張暗射地圖。」也作「工課」。
3.佛教徒的早、晚課,內(nèi)容包括唱贊、誦經(jīng)、持咒等。
《國語辭典》:唱名  拼音:chàng míng
1.按名冊高聲點名。《北史。卷五五。元文遙傳》:「令趙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埂抖膛陌阁@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換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
2.舊時殿試后,皇帝呼名召見登第的進士。宋。洪邁《夷堅丁志。卷一一。鄭僑登云梯》:「先是考官用分數(shù)編排,石君當(dāng)居上,臨唱名始易之云?!乖?。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唱名》:「上御集英殿拆號唱進士名,各賜綠襕袍、白簡、黃襯衫。」
《國語辭典》:臚唱(臚唱)  拼音:lú chàng
科舉時,天子宣旨傳召新科進士入見,稱為「臚唱」。元。方回〈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五首之五:「臚唱曾叨殿上傳,末班遙望御爐煙。」也作「臚傳」。
《國語辭典》:工尺譜(工尺譜)  拼音:gōng chě pǔ
一種中國記錄樂譜的方法。約產(chǎn)生于隋唐時代,由管樂器的指法記號逐漸演變而來。常見者用上、尺、工、凡、合、四、乙,依次記寫七聲。也稱為「笛色譜」、「管色譜」。
《漢語大詞典》:梵響(梵響)
念佛誦經(jīng)之聲。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剎下銘》:“宵長梵響,風(fēng)遠鐘傳。仙衣有拂,靈剎無邊。” 北周 庾信 《和從駕登云居寺塔》:“隔嶺鐘聲度,中天梵響來?!?宋 歐陽修 《宿廣化寺》詩:“樵歌雜梵響,共向松林歸?!?/div>
《國語辭典》:佛會(佛會)  拼音:fó huì
禮佛、說佛法的聚會。如:「我常常參加佛會,認識了很多同好?!埂端鍟?。卷七四??崂袅袀鳌M跷耐罚骸盖笊抽T相聚講論,及長老共為佛會者數(shù)百人,文同以為聚結(jié)惑眾,盡斬之?!?/div>
《國語辭典》:念珠  拼音:niàn zhū
一種佛教法器。佛教徒在念佛、誦經(jīng)、持咒時用來計數(shù)的圈串。通常以菩提子或?qū)⑾隳局瞥尚A粒,串成一圈,也有琥珀、水晶、玉石的制品。粒數(shù)有十四顆、十八顆、二十一顆、二十七顆、三十六顆、四十二顆、五十四顆、一百零八顆和一千零八十顆之分?!杜f唐書。卷一八四?;鹿倭袀?。李輔國》:「視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為善。」《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為潘將軍失卻玉念珠,無處訪尋,卻是他與朋儕作戲,取來掛在慈恩寺塔院相輪上面?!挂卜Q為「佛珠」、「數(shù)珠」、「數(shù)珠兒」。
《國語辭典》:功果  拼音:gōng guǒ
1.佛事。念佛誦經(jīng)做功德,以超度亡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因念亡夫恩義,思量做些齋醮功果超度他?!?br />2.以前為善為惡,致今日遭到好壞結(jié)果的報應(yīng)?!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覆抛冏鲞@匹馬,愿馱師父往西天拜佛,這個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div>
《國語辭典》:晚課(晚課)  拼音:wǎn kè
佛寺于下午三時到五時,全寺住眾上大殿禮拜,唱誦經(jīng)贊咒語的修行。
《國語辭典》:菩提子  拼音:pú tí zǐ
1.禾本科「薏苡仁」之別名。參見「薏苡仁」條。
2.「無患子」的別名。參見「無患子」條。
3.田麻科「菩提樹」即「大葉椴」或「圓果杜英」之種核,用制念珠。也稱為「菩提子」。
《漢語大詞典》:諷唄(諷唄)
誦念佛經(jīng)。新唐書·王縉傳:“禁中祀佛,諷唄齋薰,號‘內(nèi)道場’。” 清 陳維嵩 《萬年歡·贈宋子猶先生七十次朱致一原韻》詞:“菰蘆景略誰知,向窗前諷唄,肆上丸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