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止戈  拼音:zhǐ gē
停止干戈,平息戰(zhàn)爭?!段倪x。左思。魏都賦》:「千乘為之軾廬,諸侯為之止戈,則干木之德自解紛也?!固?。白居易 為宰相賀殺賊表:「況我乘破竹,彼繼覆車,止戈之期,翹足可待。」
《國語辭典》:止戈為武(止戈為武)  拼音:zhǐ gē wéi wǔ
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怪负现垢甓譃槲渥?,因若止息干戈,停止戰(zhàn)爭,才是真正的武。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若乃五材并用,誰能去兵?七德兼施,止戈為武?!?/div>
《漢語大詞典》:陳俎(陳俎)
陳設(shè)俎豆。意謂會盟,止息干戈。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論:“用明居晦,回泬於曩時;興戈陳俎,參差於上世?!?/div>
《漢語大詞典》:奮戈(奮戈)
使勁揮舞干戈,謂奮勇戰(zhàn)斗。 三國 魏 曹植 《責(zé)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奮戈 東城 、禽 項 定功?!?孫中山 《致黃興書》:“ 中國 當(dāng)此外患侵逼、內(nèi)政紊亂之秋,正我輩奮戈飲彈、碎肉喋血之時?!?/div>
《漢語大詞典》:頓戟(頓戟)
管子·地數(shù):“故天下之君頓戟一怒,伏尸滿野,此見戈之本也?!焙笠蛞浴邦D戟”指動用干戈引起兵戰(zhàn)。南齊書·高帝紀(jì)上:“入兵萬乘之國,頓戟象魏之下。”
《漢語大詞典》:戴干
一種奇異的相貌。指頭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對立。《春秋元命包》:“ 帝嚳 戴干,是謂清明?!?漢 班固 《白虎通·圣人》:“ 顓頊 戴午?!?盧文弨 校本謂“午”為“干”之誤。
《漢語大詞典》:櫜弓戢戈
亦作“ 櫜弓戢矢 ”。 詩·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謂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謂停息戰(zhàn)事。后漢書·袁術(shù)傳:“是以未獲從命,櫜弓戢戈?!?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剿撫異同:“比年各省用兵,勝負(fù)無常,得失互見,諸臣何不以事無把握為慮,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國語辭典》:大動干戈(大動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zhàn)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zhàn)激烈,后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