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玉虹  拼音:yù hóng
1.白色長虹。宋。蘇軾郁孤臺〉詩:「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br />2.橋的美稱。宋。蘇軾何公橋〉詩:「疏為玉虹,隱為金堤。」
《漢語大詞典》:山帶(山帶)
指環(huán)繞峰巖的帶狀白云。 唐 韓翃 《送客歸江州》詩:“風吹山帶遙知雨,露溼荷裳已報秋。” 宋 陳舜俞 廬山記卷一:“ 張野 廬山記:‘天將雨,則有白云冠峰,或亙巖中,俗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div>
《國語辭典》:沙嘴  拼音:shā zuǐ
一種海岸堆積地形,形狀狹長,一端向水域延伸,一端與陸地相連。多出現(xiàn)在曲折的海岸或河口,且有沙或礫石供給之處。
《漢語大詞典》:云帶(雲(yún)帶)
帶狀的云。 南朝 齊 張融 《海賦》:“袖輕羽以衣風,逸玄裾於云帶?!?唐 吳融 《和張舍人》:“杏花向日紅勻臉,云帶環(huán)山白繫腰?!?/div>
分類:帶狀
《漢語大詞典》:夫須(夫須)
即薹草。多年生草本。根莖硬而扁平,葉呈帶狀,夏季抽穗開花。自生于原野沼澤之地。莖葉可編織蓑苙等。爾雅·釋草:“臺,夫須?!?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3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小雅·都人士》“臺笠緇撮” 漢 鄭玄 箋:“臺,夫須也。都人之士,以臺皮為笠,緇布為冠?!?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8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 三國 吳 陸璣 疏:“舊説夫須,莎草也,可為蓑笠?!?/div>
《國語辭典》:聲帶(聲帶)  拼音:shēng dài
1.動物喉頭中間附列的兩條韌帶??囉诤眍^軟骨的兩旁,中留三角形的聲門,呼氣時,氣過聲門,激韌帶顫動而發(fā)聲。
2.記錄聲音于電影、電視軟片左側的曝光部分,通常分面積式與密度式兩種,另有一種磁性聲帶。
《國語辭典》:綠帶(綠帶)  拼音:lǜ dài
圍繞于都市四周,不準營建的帶狀土地,其目的在限制都市的發(fā)展及農業(yè)地的保護。
《漢語大詞典》:同心帶(同心帶)
(1).綰有同心結的絲帶。 唐 楊衡 《夷陵郡內敘別》詩:“留念同心帶,贈遠芙蓉簪。” 清 洪楝園 《后南柯·招駙》:“同心帶看雙雙共把,管教永享榮華?!?br />(2).泛指綰有同心結的帶狀物。說郛卷八十引《謝氏詩源》:“ 輕云 鬒髮甚長,每梳頭,立于榻上猶拂地,已綰髻,左右餘髮,各粗一指,結束作同心帶,垂于兩肩,以珠翠飾之,謂之流蘇髻。”
(3).比喻團結的紐帶。 光未然 《毛主席登高望遠看世界》詩:“第三世界山連山來海連海,山呼海應結成一條同心帶。”
《漢語大詞典》:束水
(1).帶狀的水流。 唐 駱賓王 《過故宋》詩:“池文斂束水,竹影漏寒叢。” 顏文選 注:“束水,束帶之水也?!?br />(2).控制水勢;約束水勢。 明 潘季馴 《河議辯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兩岸,則必直刷乎河底?!?明 袁宏道 《由水溪至水心崖記》:“乃就船,又十餘里,至 新湘溪 。眾山束水,如不欲去?!?/div>
《漢語大詞典》:系帶
主要用于捆扎包裝物的窄形織品(如粘貼在帶狀物之上的薄紙或紡織纖維)
海員吊床上的幾根系繩之一,可用它將吊床捆成一卷;泛指各種繩索
一種作為支持或限制用的連接性的膜皺襞(例如舌下面的)
將兩個邊(如服裝的或機器皮帶的)系結在一起的細索或線帶
《國語辭典》:林帶(林帶)  拼音:lín dài
為達防風、防沙等效果,而栽植成的帶狀樹林。如:「政府在海岸線遍植木麻黃,形成一道三公里長的防風林帶。」
《國語辭典》:赤帶(赤帶)  拼音:chì dài
指婦女從陰道流出色紅而粘濁似血非血的分泌物。本病多見于子宮頸糜爛,子宮瘜肉,長時間未瘉的應考慮癌變,需及早診治。
《國語辭典》:沙墻(沙墻)  拼音:shā qiáng
沙漠地區(qū)作戰(zhàn)時,在防禦陣地前方所填高的帶狀沙丘屏障,稱為「沙墻」。
《國語辭典》:臍帶(臍帶)  拼音:qí dài
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帶狀構造,內含臍動脈與臍靜脈,胎兒經此由母體吸取養(yǎng)分并排出代謝物。
《國語辭典》:捻子  拼音:niǎn zi
1.搓緊成條的繩狀物。如:「藥捻子」、「紙捻子」。也稱為「筒子」、「捻兒」。
2.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活動于北方的捻匪。參見「捻匪」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