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龐公(龐公)  拼音:páng gōng
東漢末年高士。參見「龐德公」條。
《漢語大詞典》:峴首(峴首)
山名。即 湖北 襄陽縣 南的 峴山 。 唐 孟浩然 《送韓使君除洪府都督》詩:“ 峴首 晨風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錢謙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銘》:“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親見之,是能不為之嘆息哉!”參見“ 峴山 ”、“ 峴山碑 ”。
《國語辭典》:一片石  拼音:yī piàn shí
1.一塊石頭。指碑碣。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六:「溫子升作覬颾山寺碑,信讀而寫其本。南人問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覬颾山一片石堪共語。』」唐。李白〈襄陽歌〉:「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2.河北省臨榆縣北七十里的關隘。清兵入關敗李自成于此。
《漢語大詞典》:習家池(習家池)
古跡名。一名 高陽池 。在 湖北 襄陽 峴山 南。晉書·山簡傳:“ 簡 鎮(zhèn) 襄陽 ,諸 習氏 荊 土豪族,有佳園池, 簡 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 高陽池 ?!焙蠖嘟柚笀@池名勝。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一:“非尋 戴安道 ,似向 習家池 。” 清 趙翼 《西湖詠古》:“不是行都集冠蓋,此湖也只 習家池 ?!币嗍∽鳌?習池 ”。 唐 杜甫 《初冬》:“日有 習池 醉,愁來《梁甫吟》?!?宋 曾鞏 《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詩:“未把迂疎笑 山簡 ,更須同上 習池 游。”或省作“習家”。 唐 李商隱 《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興欲傾燕館,歡終到 習 家。”
《漢語大詞典》:洼樽(窪樽)
亦作“ 洼尊 ”。 唐 開元 中 李適之 登 峴山 ,見山上有石竇如酒尊,可注斗酒,因建亭其上,名曰“洼樽”。 唐 顏真卿 《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lián)句》:“ 李公 登飲處,因石為洼樽。”后因稱形狀凹陷、可以盛酒的山石為“洼樽”。亦借指深杯。 唐 白居易 《雙石》詩:“洼樽酌未空,玉山穨已久?!?宋 蘇軾 《和〈歸去來兮辭〉》:“挹吾天醴,注之洼樽?!?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詞:“卻不如洼尊放滿,老夫未醉。” 清 杜岕 《葉桐初五十》詩:“ 太湖 似明鏡, 林屋 鑿洼樽?!?/div>
《國語辭典》:昭關(昭關)  拼音:zhāo guān
地名。位于安徽省含山縣北、巢湖之東。春秋時為吳、楚往來要沖。伍子胥逃楚奔吳,即取道于此。也稱為「小峴山」。
《漢語大詞典》:小峴(小峴)
山名。在 安徽省 含山縣 。 南北朝 時與 大峴山 同為軍事要沖。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含山縣》:“ 大峴山 :縣東北十三里,一名 赤焰山 。又 小峴山 在縣北二十里,一名 照關 。稍西曰 城山 。兩山屹峙,為 廬濠 往來衝要。”
《漢語大詞典》:峴山淚(峴山淚)
百姓至 峴山 憑吊 羊祜 而流的眼淚。后謂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淚。典出《晉書·羊祜傳》。 唐 杜甫 《隨章留后新亭會送諸君》詩:“已墮 峴山 淚,因題零雨詩?!眳⒁姟?峴山碑 ”。
《國語辭典》:峴山碑(峴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位于湖北省襄陽縣南的峴山上,晉羊祜鎮(zhèn)守襄陽,常觴詠于此。嘗慨然太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辜办镒?,后人建碑立廟,歲時饗祭,望其碑者,莫不涕泣。見《晉書。卷三四。羊祜傳》。也稱為「墮淚碑」。
《漢語大詞典》:祀曲
同“祀麴”。以酒祭奠。
分類:祭奠
《國語辭典》:人事代謝(人事代謝)  拼音:rén shì dài xiè
世間人、事、物的更迭替換。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