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1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解體(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體拆卸成零碎。如:「這些都是等待解體的廢船?!?br />2.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蹲髠鳌3晒四辍罚骸杆姆街T侯,其誰不解體?」《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
《國語辭典》:支解  拼音:zhī jiě
1.古代一種割解四肢的酷刑?!豆騻?。宣公六年》:「公怒,以斗摮而殺之,支解,將使我棄之?!埂痘茨献印H碎g》:「商鞅支解,李斯車裂?!挂沧鳌钢狻埂ⅰ钢狻?。
2.將肢體分解。如:「這位屠夫支解豬只的刀法十分乾凈俐落?!?/div>
《國語辭典》:形解  拼音:xíng jiě
人死后脫離形體之外?!妒酚洝>矶?。封禪書》:「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于鬼神之事?!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482' target='_blank'>顏延之 嵇中散詩:「形解驗?zāi)?,吐論知凝神。?/div>
《漢語大詞典》:蛻解
猶尸解。 宋 沈遼 《零陵先賢贊·澹巖先生》:“人孰不死,富貴何為? 秦 人徵之,蛻解其尸?!?/div>
分類:尸解
《漢語大詞典》:散形
猶尸解。謂人死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一·朱士行:“故 孫綽 《正像論》云‘ 士行 散形於 于闐 ’此之謂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 士行 ﹞其后竟死 于闐 ,散形異域?!?/div>
《國語辭典》:假死  拼音:jiǎ sǐ
1.修道者,遺下其形骸,成仙而去。晉。王嘉《拾遺記》卷五:「昔之去人,或升云不歸,或托形假死,獲反者四五人?!?br />2.人體因觸電、癲癇、溺水、中毒或呼吸道堵塞,而引起呼吸停止,心跳微弱,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從外表看來已處于死亡狀態(tài)者,在醫(yī)學上稱為「假死」。
3.裝死。如:「有些小蟲,遇到敵人攻擊時會假死來保護自己?!?/div>
《漢語大詞典》:解骨
猶尸解。解脫骸骨。謂登仙。 南朝 宋 鮑照 《白云》詩:“探靈喜解骨,測化善騰天?!?br />謂骨體懈倦。國語·越語下:“圣人不出,忠臣解骨?!?韋昭 注:“ 賈 唐 二君云:‘解骨, 子胥 伏屬鏤也?!?昭 謂:是時 子胥 未死。解骨,謂忠良之臣見其如此,皆骨體解倦,不復(fù)念忠?!?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忠臣解骨,君子吞聲?!?/div>
《漢語大詞典》:遺形(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李善 注:“《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晉 陸機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br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晉 陸云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 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br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yīng)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jīng)二·唐洛京圣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 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文》:“思壯志於冥寞,問遺形於荊杞?!?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zhèn),元氣有遺形?!?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
《漢語大詞典》:遺蛻(遺蛻)
(1).蛻皮。《花月痕》第五二回:“故人麟閣千秋重,遺蛻蟬吟一殻輕。”
(2).遺棄形骸。指尸解;仙逝。 明 湯顯祖 《〈劉大司成文集〉序》:“上追 洪厓 驂鸞之跡,下睨 仙嚴 遺蛻之處。”
(3).僧、道認為死是遺其形骸而化去,故稱其尸體為“遺蛻”。 明 宋濂 《萬壽宮住持提點張公碑銘》:“后三日,奉遺蛻焚於 石子岡 ,執(zhí)紼從者至數(shù)千人?!?清 黃宗羲 《吳山益然大師塔銘》:“嘗過 武林 石屋寺 ,毘盧閣中有僧遺蛻,師謂寺僧曰:‘此我前身也?!?魯迅 《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zhuǎn)方向,則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張資平全集》還應(yīng)該看的?!?br />(4).遺跡;遺留物。 郭沫若 《潮集·游里加湖》:“湖尚在群山之中,蓋是死火山口之遺蛻。”
(5).指化石。 嚴復(fù) 天演論·察變按語:“而礦事日闢,掘地開山,多得古禽獸遺蛻,其種已滅,為今所無。”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夫石灰為動物之遺蛻,石墨為植物之槁株,設(shè)無生物存,何得有是?”
《漢語大詞典》:解形
(1).脫身。《后漢書·王昌傳》:“朕, 孝成皇帝 子 子輿 者也。昔遭 趙氏 之禍,因以 王莽 篡殺,賴知命者將護朕躬,解形河濱,削跡 趙 魏 。” 李賢 注:“解形猶脫身也?!?br />(2).分解形體。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東方有解形之民,使頭飛於南海,左手飛於東山,右手飛於西澤,自臍以下,兩足孤立。至暮,頭還肩上,兩手遇疾風飄於海外,落玄洲之上,化為五足獸,則一指為一足也?!?br />(3).道教語。猶尸解。 唐 陳子昂 《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遂解形而遺世,乘白云以上賓。” 前蜀 杜光庭 《仙傳拾遺·張子房》:“ 子房 佐 漢 ,封 留侯 ,為大司徒。解形於世,葬於 龍首原 ?!?br />(4).猶解脫。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欲以此金鑄銅佛送 西山 潭柘寺 供養(yǎng),冀仰託佛佑,早得解形?!眳⒁姟?解脫 ”。
《國語辭典》:解脫(解脫)  拼音:jiě tuō
1.開釋、解除?!妒酚洝>硪欢?。酷吏傳。寧成傳》:「是時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極刑,自以不復(fù)收,于是解脫,詐刻傳出關(guān)歸家。」《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釋質(zhì),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br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的境界?!洞蠓痦斒桌銍澜?jīng)》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凈,我于彼前,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挂喾Q「涅槃」。
《漢語大詞典》:脫化
(1).發(fā)展變化。 明 李贄 《與焦弱侯太史書》:“昨閲《近谿子集》,深嘆此老日進一日,脫化如此,故知人不可以無年也決矣。” 清 惲敬 《答來卿書》:“讀文則湛浸其中,日日讀之,久久則與為一,然非無脫化也。 歐公 每作文,讀《日者傳》一遍, 歐 文與《日者傳》何啻千里,此得讀文三昧矣。”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韓致堯 詩:‘樹頭蜂抱花顎落,池面魚吹柳絮行?!?邵復(fù)孺 詞:‘魚吹翠浪柳花行?!?韓 詩脫化耶?抑與 韓 詩闇合耶?”
(2).尸解羽化。 明 單本《蕉帕記·超悟》:“煉丹砂,今日里方脫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珠兒:“冤閉窮泉,不得脫化?!?/div>
《漢語大詞典》:木解
道教所說尸解的一種。謂借木解脫軀體而成仙。 唐 黃滔 《祭先外舅》:“愚輒疑道家有形全、氣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義也?!眳㈤?span id="g0iph75"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