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7詞典 1分類詞匯 26
共26,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無名錢
祿錢
祿稟
奉戶
俸糈
黃金龜
錄籍
折腰五斗
隺料
隺俸
三品芻豆
《漢語大詞典》:無名錢(無名錢)
(1).未標名目的國庫款。多指私人官俸歸公者。漢書·張安世傳:“ 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大盛,乃辭祿。詔都內(nèi)別臧 張氏 無名錢以百萬數(shù)?!?span id="5v2ru5l" class="book">《南史·蕭績傳》:“﹝ 績 ﹞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后,少府有 南康國 無名錢數(shù)千萬?!?span id="o3k8d1x" class="book">《新唐書·王紹傳》:“是時,兵旱無年,詔戶部收闕官俸,稅茶及無名錢,以修荒政。”
(2).指來路不明的錢。 清 于成龍 《新民自省六戒》:“從來有名士,不用無名錢。”
《漢語大詞典》:祿錢(祿錢)
用作官俸的錢幣。南史·袁彖傳:“ 彖 到郡,坐過用祿錢,免官付 東冶 ?!?/div>
分類:官俸錢幣
《漢語大詞典》:祿稟(祿稟)
亦作“祿廩”。 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周禮·天官·宮正“幾其出入,均其稍食” 漢 鄭玄 注:“稍食,祿稟。” 賈公彥 疏:“其祿,與之米稟,故云祿稟也。”《舊唐書·代宗紀》:“設(shè)令廉恥守分,以奉科條,猶有祿廩之煩,役使之弊?!?宋 王安石 《上執(zhí)政書》:“至于所以賜某者,亦可謂周矣。為其貧也,使之有屋廬而多祿廩;為其求在外而欲其內(nèi)也,置之京師,而如其在外之求?!?span id="g6rh6ck"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天禧元年》:“祿廩至厚,地望亦優(yōu),其間不無濫被升擢者,愿賜裁損?!?span id="6oimquz"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六》:“天下之事,極弊而大可慮者,莫甚於宗藩祿廩?!?/div>
分類:官俸粟米
《漢語大詞典》:奉戶
宋 初承 五代 舊制,州縣官俸均給實物,并指定由所屬民戶出錢易回。這些被指定的民戶稱為“奉戶”。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與兩戶,一戶輸錢五百。如物價不足以抵官俸原數(shù),即由奉戶補足,官府則免除其夏秋兩稅以外的其他賦役。此制起于 后漢 乾祐 中,至 宋 太平興國 元年始廢。見宋史·職官志十一
《漢語大詞典》:俸糈
糈,米。古代或用糧米支給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祿。 清 王韜 《代上馮太守書》:“當其任者重俸糈,專其事權(quán)?!?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吏治上》:“俸糈優(yōu)厚,人無內(nèi)顧之憂;職任精專,事有難寬之責?!?/div>
《漢語大詞典》:黃金龜(黃金龜)
帶龜鈕的金印。 漢 官俸二千石以上者所佩。 唐 劉禹錫 《和董庶中古散調(diào)詞贈尹果毅》:“一言合侯王,腰佩黃金龜。”
《漢語大詞典》:錄籍
記載官俸等級的簿冊。録,通“ 祿 ”。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司命按録籍云:‘此人相貧,限不過此。惟有 張車子 ,應(yīng)賜錢千萬。 車子 未生,請以借之?!?/div>
《國語辭典》:折腰五斗  拼音:zhé yāo wǔ dǒu
折腰,彎腰。五斗,五斗米,喻指官俸。折腰五斗比喻為做小官而屈辱自己。見《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詞:「白發(fā)西風,折腰五斗,不應(yīng)堪此。」也作「折腰升斗」。
《漢語大詞典》:隺料
唐 幕府官俸薄,謂之隺料,也稱隺俸。后亦泛指官俸。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隺料,幕府官俸也。 松陵 唱和, 皮日休 云:‘酒坊吏到常先見,隺俸符來每探支?!⒃疲骸?吳 都有隺料?!矗?span id="1didwwz" class="book">《墨莊漫録》曰: 曾文彥 知 滁州 ,有《和表弟西齋詩》:‘寧羨一囊供隺料,會看千里躍龍媒?!⒃疲骸?唐 幕府官俸謂之隺料?!币槐咀鳌?鶴料 ”。
《漢語大詞典》:隺俸
唐 幕府官俸薄,謂之隺俸。后泛指官俸。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 松陵 唱和, 皮日休 云:‘酒坊吏到常先見,隺俸符來每探支。’”參見“ 隺料 ”。
《漢語大詞典》:隺料
唐 幕府官俸薄,謂之隺料,也稱隺俸。后亦泛指官俸。 清 方以智 通雅·官制:“隺料,幕府官俸也。 松陵 唱和, 皮日休 云:‘酒坊吏到常先見,隺俸符來每探支?!⒃疲骸?吳 都有隺料?!矗?span id="uhqz8c8" class="book">《墨莊漫録》曰: 曾文彥 知 滁州 ,有《和表弟西齋詩》:‘寧羨一囊供隺料,會看千里躍龍媒?!⒃疲骸?唐 幕府官俸謂之隺料?!币槐咀鳌?鶴料 ”。
《漢語大詞典》:三品芻豆
精美的飼料。其值與三品官俸相等,故稱。新唐書·奸臣傳上·李林甫:“君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蒭豆;一鳴,則黜之矣?!币嗍∽鳌?三品芻 ”。 清 林則徐 《驛馬行》:“ 太行 神驥鹽車驅(qū),立仗無聲三品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