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圣典(聖典)
(1).圣人的經(jīng)典法則。 漢 王符 潛夫論·贊學(xué):“天地之道,神明之為,不可見也;學(xué)問圣典,心思道術(shù),則皆來睹矣。”《后漢書·陳元傳》:“陛下宜修文武之圣典,襲祖宗之遺德,勞心下士,屈節(jié)待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span id="pzr6hsn" class="book">《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夫辯是與非,宜據(jù)圣典。”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農(nóng)家又有 賈充道 《大農(nóng)孝經(jīng)》,又 劉炫 《酒孝經(jīng)》,皆溷褻圣典,可罪也?!?br />(2).泛指各種宗教的經(jīng)典。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形盡神不滅五》:“火木之喻,原自圣典?!?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商人婦》:“你不但玷污了自己,更是玷污我和清真圣典?!?/div>
《國語辭典》:教士  拼音:jiào shì
1.受過教練的士兵?!豆茏?。小匡》:「君有此教士三萬人,以橫行于天下?!埂妒酚?。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乃發(fā)習(xí)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br />2.基督教的傳教者?!段拿餍∈贰返谌呋兀骸负雎爤蠓Q有教士黎大人拜會,制軍不好不見,只得請客廳,寒暄一番?!?/div>
《漢語大詞典》:圣境(聖境)
(1).宗教信徒所向往的超凡入圣的境界。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出家順善門》:“今出家者未登圣境,而期望之人恒引圣責(zé)凡。” 唐 王縉 《東京大敬愛寺大證禪師碑》:“夫上智之身,曲隨世界;上智之心,密游圣境?!?唐 王昌齡 《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圓通無有象,圣境不能侵?!?br />(2).指傳道的境域。有時用于比喻或諷刺。 魯迅 《〈偽自由書〉后記》:“聽說 青島 也是好地方,但這是 梁實(shí)秋 教授傳道的圣境,我連遙望一下的眼福也沒有過?!?br />(3).比喻藝術(shù)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迦陵 雄勁之氣, 竹垞 清雋之思, 樊榭 幽艷之筆,得其一節(jié),亦足自豪。若兼有眾長,加以沉鬱,本諸忠厚,便是詞中圣境。” 駱賓基 《一個唯美派畫家的日記·十月十三日》:“那廣曠的宇宙美,給它開闊了另一個圣境。”
《國語辭典》:靈性(靈性)  拼音:líng xìng
聰慧的天性。唐。韓愈芍藥歌〉:「嬌癡婢子無靈性,競挽春衫來比并?!埂都t樓夢》第八一回:「我看他相貌也還體面,靈性也還去得,為什么不念書?」
《漢語大詞典》:談妙(談妙)
談?wù)f宗教義理。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元日投宿博山寺見者驚嘆其老》詞:“老佛更堪笑,談妙説虛空?!?/div>
《國語辭典》:朝圣(朝聖)  拼音:cháo shèng
信徒朝拜圣地或圣跡?!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吳氏出來上香朝圣,那知觀一眼脧定,越發(fā)賣弄精神?!挂沧鳌赋P」。
《國語辭典》:念經(jīng)(念經(jīng))  拼音:niàn jīng
1.誦讀宗教上的經(jīng)文。宋。周紫芝《竹坡詩話》:「不須念經(jīng)也做得一個和尚?!埂端疂G傳》第四回:「員外放心,老僧自慢慢地教他念經(jīng)誦咒,辦道參襌?!?br />2.譏笑人嘮叨不止。如:「你每件事都千叮嚀萬交代,難怪別人都說你最愛念經(jīng)?!?/div>
《國語辭典》:念經(jīng)(唸經(jīng))  拼音:niàn jīng
1.誦讀佛經(jīng)。如:「他常跟著奶奶念經(jīng)拜佛。」
2.譏笑人嘮叨不止。如:「每回一見面,她便直對我念經(jīng),真是受不了!」
《國語辭典》:圣水(聖水)  拼音:shèng shuǐ
1.信徒向神明禱告乞得以為可以驅(qū)邪、療疾的神水?!对?。卷一九七。孝友傳一。趙榮傳》:「復(fù)負(fù)母登太白山,禱于神,得圣水飲之,乃痊?!?br />2.河川名。即今河北省房山縣的琉璃河。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圣水注》:「圣水自涿縣東與桃水合,水首受淶水于徐城東南。」
《國語辭典》:頭頂(頭頂)  拼音:tóu dǐng
頭的最上部。如:「他靠著身體的平衡,可以將籃球放在頭頂而不掉下來。」
《漢語大詞典》:戶計(jì)(戶計(jì))
元 代將人口按種族、宗教、職業(yè)等的區(qū)別,分為民戶、站戶、軍戶、匠戶、冶金戶、打捕戶、姜戶、維吾爾戶、也里可溫戶等,稱“諸色戶計(jì)”,亦省稱“ 戶計(jì) ”。《元典章·圣政二·均賦役》:“應(yīng)管軍民人匠諸色戶計(jì)官吏人等,今后毋得將所管戶計(jì)私自役使影占?!?/div>
《國語辭典》:人權(quán)(人權(quán))  拼音:rén quán
1.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權(quán)利,也稱「天賦人權(quán)」。
2.人民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權(quán)利,包括自由、人身安全、工作、受教育、集會結(jié)社、宗教信仰、財產(chǎn)等權(quán)利。
《漢語大詞典》:魔事
(1).佛教指成道的障礙。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之一:“酒是惡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不可飲?!?span id="t1fvmes" class="book">《景德傳燈錄·天竺祖師》:“師儼然於坐,魔事隨滅?!?清 龔自珍 《發(fā)大心文》:“脫令我今世適發(fā)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當(dāng)知前生善根微淺,嬈善友故?!?br />(2).佛教指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的法事。太平廣記卷一百引《神鬼傳·張應(yīng)》:“ 歷陽 張應(yīng) 本是魔家,取佛家女為婦。妻病困,為魔事不差。妻曰:‘我本佛家女,乞?yàn)榉鹗隆!?/div>
《漢語大詞典》:本教
(1).謂農(nóng)事。韓非子·亡徵:“主多怒而好用兵,簡本教而輕戰(zhàn)攻者,可亡也?!?陳奇猷 集釋:“簡本教,謂廢農(nóng)事也?!?br />(2).根本性的教育。呂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教,而事之紀(jì)也?!?br />(3).藏族地區(qū)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術(shù)。佛教傳入前,在 吐蕃 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八世紀(jì)后勢力逐漸衰微。在與佛教的長期相互斗爭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義,逐漸形成類似喇嘛教的一個教派。藏語稱“本波”。也叫“缽教”、“笨教”,俗稱“黑教”。
《國語辭典》:說教(說教)  拼音:shuō jiào
以言語教訓(xùn)人。如:「你不要盡說教,好嗎?」
《國語辭典》:邪教  拼音:xié jiào
教義不純正的宗教。《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昔交州刺史張津,聽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紅帕裹頭,自稱可助出軍之威,后竟為敵軍所殺?!埂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笀?zhí)其異端是說執(zhí)行兩頭的意思,若異端當(dāng)邪教講,豈不兩端要當(dāng)椏槎教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