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天柱折
天柱傾
折柱
折天柱
共工觸不周
共工折
不周崩摧
觸天柱
昆倉傾砥柱
頭觸不周折
懮天缺
相關(guān)人物共工
《淮南子》卷三〈天文訓(xùn)〉~80~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zhēng)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淮南子》卷一〈原道訓(xùn)〉~22~
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zhēng)為帝,遂潛于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
《水經(jīng)注疏》卷一〈河水〉~65~
舊題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曰:「昆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span>
《歲時(shí)廣記》二卷之三十二〈中秋·登天柱〉~024~
《三水小牘》:九華山道士趙知微,乃皇甫玄真之師。自少有凌云之志,入茲山結(jié)廬于鳳凰嶺前。諷誦道書,鍊志幽寂,蕙蘭為服,松柏為糧,越數(shù)十年,遂臻元妙。元真伸弟子之禮服勤執(zhí)敬,又十五年,至咸通,辛卯,歲知微以山中鍊丹須得西土藥,乃與元真來京師,寓于玉芝觀之上,清院有皇甫枚者,日與相從,因詢趙君事業(yè),元真曰:「自居師道門人。不見其惰容,常云分柸結(jié)霧之術(shù),化竹釣鯔之方,吾久得固恥為耳?!谷q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元真謂同門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語!」頃趙,君忽命侍童備果酒召諸生謂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諸生雖唯應(yīng),而竊議以為濃云駛雨如斯,果行將,有墊巾角、折屐齒之事。少頃,趙君曳杖而出,諸生景從。既開扉,而長(zhǎng)天廓清,皓月如晝。捫蘿援筱,及峰之巔。舉酒詠詩鼓瑟清嘯,以至寒蟾隱于遠(yuǎn)。岑方歸舍就榻,而凄風(fēng)飛雨,宛然眾乃服其?,致陳簡(jiǎn)齋:中秋不見月,詩云:人間今乏趙知微。無復(fù)清游繼天柱。
典故天傾西北
共工觸斷天柱
相關(guān)人物共工氏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50~
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bǔ)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后共工氏與顓頊爭(zhēng)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span>
《淮南子》卷三《天文訓(xùn)》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zhēng)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水曰內(nèi)景。
舊題漢·東方朔《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
昆崙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圓周如削。下有回屋,仙人九府治。
例句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西極柱亦傾,如何正穹昊。
初聞伐松柏,猶臥天一柱。
斬鯨安溟波,截鰲作天柱。
巍巍登壇臣,獨(dú)正天柱傾。
天柱幾條支白日,天門幾扇鎖明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