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203 【介紹】: 秦末人。為蘄獄掾。項梁曾坐事系櫟陽獄,請咎致書櫟陽獄史司馬欣,事乃止。后從項羽,為海春侯、大司馬。守成皋,為漢軍所破,自剄汜水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94—320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溫人,字景度。司馬模子。襲爵南陽王。初拜南陽國世子。父死后,據(jù)有秦州之地,自號大司馬,置百官,隴右氐羌并從之。晉憫帝立,以為右丞相,加侍中、都督陜西諸軍事,尋進位相國。晉元帝大興二年,自稱晉王,改元建康,居上邦。為劉曜所逼,遷桑城。為其將張春所殺。謚元。
《國語辭典》:大司馬(大司馬)  拼音:dà sī mǎ
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蹲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zhàn)。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軍將興之,弗可赦也已!』」也稱為「司馬」。
《國語辭典》:司馬(司馬)  拼音:sī mǎ
1.職官名:(1)參見「大司馬」條。(2)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jié)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zhì)。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司馬」,其實不同。
2.星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3.復(fù)姓。如漢代有司馬遷、三國魏有司馬懿。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左傳。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zhì),百官各以其成,質(zhì)于三官?!?2)漢代均輸、鐘官、辨銅令的合稱?!妒酚洝>砣?。平準書》裴骃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鐘官、辨銅令?!蝗粍t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秴问洗呵?。審分覽。任數(shù)》:「凡耳之聞也,藉于靜;目之見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國語辭典》:司馬門(司馬門)  拼音:sī mǎ mén
王宮的外門。因司馬主武事,宮門有士兵守衛(wèi),故稱為「司馬門」?!妒酚?。卷七。項羽本紀》:「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div>
《漢語大詞典》:司馬樹(司馬樹)
晉 大司馬 桓溫 所植之柳樹。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桓公 北征,經(jīng) 金城 ,見前為 瑯邪 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zhí)條,泫然流淚。”后因以喻時光流逝,年華易失。 明 高啟 《題大黃癡天池石辟圖》詩:“當時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擾擾嗟何為,不達但為高人嗤。 漢南 已老司馬樹, 峴首 已仆 羊公 碑?!?/div>
《國語辭典》: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拼音:bīng bù shàng shū
職官名。為兵部首長,掌管天下軍事,相當于周禮六官中的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