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蹲髠?。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埂抖Y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zhì),百官各以其成,質(zhì)于三官?!?2)漢代均輸、鐘官、辨銅令的合稱?!妒酚?。卷三○。平準書》裴骃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鐘官、辨銅令?!蝗粍t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秴问洗呵?。審分覽。任數(shù)》:「凡耳之聞也,藉于靜;目之見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痘茨献印T徰浴罚骸溉俳粻?,以義為制者,心也?!?/div>
《漢語大詞典》:六德
(1).謂人的六種美德。書·皋陶謨:“日嚴祗敬六德,亮采有邦?!卑矗傲隆奔础熬诺隆薄皩挾?,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中的六種。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虞 夏 文章,則有 皋陶 六德?!?明 唐順之 《廷試策一道》:“ 禹 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种匀隆⒘拢砸詮V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項守則。國語·魯語下:“《皇皇者華》,君教使臣曰‘每懷靡及’,諏、謀、度、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聞之曰:‘懷和為每懷,咨才為諏,咨事為謀,咨義為度,咨親為詢,忠信為周?!L使臣以大禮,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韋昭 注:“六德,謂諏也,謀也,度也,詢也,咨也,周也?!?br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項道德標準。《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鄉(xiāng)試策問》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禮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br />(4).兵家之六德:禮、仁、信、義、勇、智。司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時合教,以為民紀之道也?!?/div>
《國語辭典》: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職官名。周代為掌教化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漢。光武帝〈臨淄勞耿弇〉:「張步前亦殺伏隆,若步來歸命,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
《漢語大詞典》:拜袞之歲(拜袞之歲)
東漢 鄧禹 二十四歲拜為大司徒,位至三公。見后漢書·鄧禹傳袞,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后因以“拜袞之歲”指二十四歲。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 袁淑 嘗詣 義康 , 義康 問其年。答曰:‘ 鄧仲華 拜袞之歲?!币嘧鳌?拜袞年 ”。 清 吳偉業(yè) 《受明得子柬賀》詩:“曾忝充閭會,俄逢拜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