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品悉地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悉地譯言成就。言三密之行業(yè)相應(yīng)而成就妙果也。有三品而各異生處:一上品悉地,生于密嚴國土。二中品悉地,生于十方之凈土。西方之極樂亦在此中。三下品悉地,生于諸天修羅宮等。見真言廣名目六。
三乘共學十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謂乾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經(jīng)之說,以其示聲緣菩三乘共同修道之行位也。
三種地獄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熱地獄,寒地獄,孤獨地獄之稱。
三種悉地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佛頂尊勝心破地獄轉(zhuǎn)業(yè)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種悉地真言儀軌之略名。
三摩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稱三么地、三昧地;譯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離掉舉故云等,心不散亂故云持,(參見:三昧)
【佛學常見辭匯】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華譯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三摩地,華言等持,又云正心行處。謂眾生心行,從無始來,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則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也。
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梵音sama%dhi,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diào)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于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diào)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diào)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于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jié)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雇嗽唬骸敢磺卸U定,亦名定,亦名三昧?!雇唬骸钢T行和合,皆名為三昧?!雇唬骸敢磺卸U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怪褂^二曰:「通稱三昧者,調(diào)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勾蟪肆x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于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雇唬骸敢孕暮戏?,離邪亂,故曰三昧?!雇旁唬骸感捏w寂靜,離于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jù)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xiàn)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yè)而釋之也。又現(xiàn)定中法樂,故曰現(xiàn)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于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yè)。」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訛也?!剐?yīng)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蛟普?,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俗語佛源】
三昧為梵語Samadhi之音譯,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意為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大智度論》:「 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以體寂靜,離于邪亂,故曰三昧?!狗鸾陶J為修行能證得「三昧」,則能引發(fā)種種神通妙用。以后遂引申為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稌怨适隆べ潎@類》:「得妙處,曰得三昧?!埂豆适鲁烧Z考·釋道鬼神》:「儒家曰精一,釋家曰三昧,道家曰貞一,總言奧義之無窮?!埂?a target='_blank'>宋史·李元儀傳》:「元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固瞥藨阉匮藕貌輹?,自言得草圣三昧??梢姟溉痢挂辉~運用已十分廣泛。 (常正)
三摩地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即定印。三部之定印別也。(參見:定印)
定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標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別: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來之住定印也。二蓮華部之定印,亦名彌陀定印,或妙觀察智定印。阿彌陀如來之住定印也。三金剛部之定印,名為縛定印。天鼓雷音如來之住定印也。見胎藏界曼荼羅大鈔三。
三摩地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總稱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也。菩提心論明三種之菩提心。而密教之菩提心謂之三摩地菩提心。
【佛學常見辭匯】
總稱密教的行持方法,因密教是修習三密平等之三摩地。
三摩地軌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金剛頂經(jīng)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之異名。
三摩地菩提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密教三種菩提心之第三。(參見:菩提心)
菩提心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維摩經(jīng)佛國品曰:「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褂^無量壽經(jīng)曰:「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怪嵌日撍氖辉唬骸钙兴_初發(fā)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褂^經(jīng)玄義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fā)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日經(jīng)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凈信心義也?!褂衷唬骸钙刑嵝?,名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br />【佛學常見辭匯】
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佛學大辭典曰:「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咕S摩經(jīng)曰:「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褂^無量壽經(jīng)曰:「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怪嵌日撛唬骸钙兴_初發(fā)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褂^經(jīng)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fā)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勾笤唤?jīng)疏曰:「菩提心即是白凈信心義也?!褂衷唬骸钙刑嵝拿麨橐幌蛑厩笠磺兄侵恰!?/div>
三摩地念誦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種念佛之一。秘藏記末曰:「三摩地念誦者,都不動舌,于心念誦。」
三賢十地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與三賢十圣同。
三貌糝帽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與三藐三菩提同。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元魏吉迦夜譯。說菩薩十地之治法。最勝王經(jīng)凈地陀羅尼品之別譯也。
大不善地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一切不善心相伴而起之二種心所法也,一無慚,二無愧。見俱舍論四。
大叫喚地獄
【佛學大辭典】
(界名)八大地獄之第五。智度論十六曰:「第四第五名叫喚大叫喚。」(參見:地獄)
【三藏法數(shù)】
謂獄卒既將罪人沸湯烹煮已,業(yè)風吹活;又捉向熱鐵鏊中煎熬,痛苦極切,發(fā)聲大叫,故名大叫喚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