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回教徒
阿吽
阿洪
白衣大食
帖木兒
馬背學校
老師夫
《國語辭典》:回教徒  拼音:huí jiào tú
信奉回教的人。以亞非兩洲為中心,共有十億多教徒分布各地,并有其獨特的生活習慣。
《國語辭典》:阿吽  拼音:ā hōng
回教掌理教務的人。譯自波斯語。也譯作「阿訇」、「阿洪」。
《國語辭典》:阿洪  拼音:ā hóng
回教用語。為波斯語akhund的音譯。指掌理教務、講授經(jīng)典的人。是舊教派各清真寺教民和組織的核心,由該清真寺所屬教民選聘品學優(yōu)良的人充任,任期一年或數(shù)年不等,連選得連任。各寺間并無總主教的設置,故阿洪過去在回教教區(qū)中很受尊重,并極有權力。也譯作「阿吽」、「阿訇」。
《國語辭典》:白衣大食  拼音:bái yī dà shí
古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的回教國家,因崇尚白色得名。八世紀中葉奧米亞王朝(Umay-yad Dynasty)后裔阿布得拉曼一世建立,首都哥多華(Cordoba)。原為阿拉伯帝國督區(qū),西元七五六年獨立,九二九年宣布為哈里發(fā)國家。九至十世紀,勢力強盛,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一○三一年國土分裂為許多獨立的領地,由于西班牙人實行收復失地運動,哥多華在一二三六年陷落。
《國語辭典》:帖木兒(帖木兒)  拼音:tiè mù ér
人名。(西元1335~1405)蒙古人,元裔,奉持回教,明初據(jù)察合臺汗國故地,建國稱汗,都于撒馬爾罕,奄有伊蘭高原全部,復進略印度、土耳其,勢甚盛,史稱「帖木兒帝國」。
《漢語大詞典》:馬背學校(馬背學校)
指牧區(qū)教師騎著馬到各放牧點巡回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人民日報》1974.5.14:“ 裕固 草原出現(xiàn)了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的‘馬背學?!?,每到放牧季節(jié),教師經(jīng)常騎著馬到各放牧點去教學?!?/div>
《漢語大詞典》:老師夫(老師夫)
回教中主管教務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回:“方才有幾個教親,共備了五十斤牛肉,請出一位老師夫來求我?!?span id="p1web11"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五回:“眾 回 子因 湯和縣 枷死了老師夫,鬧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