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史標(biāo)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標(biāo),字文準(zhǔn),陜西西安府華陰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八月授武清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2—1645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順天大興籍,字憲之,一字道鄰。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遷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八年,以副使監(jiān)江北諸軍,抗御農(nóng)民軍。十年,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等四府及毗連的河南、湖廣、江西部分地方,提督軍務(wù),屢挫農(nóng)民軍兵鋒。十二年,丁憂去。服滿復(fù)出,總督漕運,進南京兵部尚書。十七年崇禎自經(jīng)于煤山,四月,馬士英議立福王政權(quán)于南京,可法以七不可告之。福王立,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xué)士,與馬士英、高弘圖并命。旋被排擠,以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出鎮(zhèn)揚州。鎮(zhèn)將高杰與黃得功等爭駐揚州,縱兵焚掠。可法苦心調(diào)和,勉令北伐。清攝政王多爾袞遺書勸降,可法報書拒之。清兵南下至揚州,可法調(diào)各鎮(zhèn)兵無至者。城破自刎未死,被執(zhí)不屈死。逾年,揚州人葬袍笏于梅花嶺。謚忠靖,清乾隆改忠正。有《史忠正集》。
維基
史可法(1602年12月16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又字道鄰,南明隆武朝廷謚忠烈,監(jiān)國魯王朝廷謚忠靖,永歷朝廷改謚文忠。乾隆朝改謚忠正。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市),錦衣衛(wèi)籍。明末政治人物,東林黨人,與姜曰廣、高弘圖并稱“南中三賢相”。弘光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追贈太師。崇禎初以進士出身入仕,早年在南直隸參加鎮(zhèn)壓民變。崇禎末年,累官南都兵部尚書。甲申之變、清兵入關(guān)之后,史可法輔佐南明朝廷。弘光帝登基,史可法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xué)士,督師江北,節(jié)制四鎮(zhèn)。弘光元年,鎮(zhèn)守揚州。弘光二年四月,多鐸南下,攻陷揚州,斬殺史可法。清朝秀才計六奇編寫的《明季南略》記載史可法縋城出逃。全祖望《梅花嶺記》則說史可法死在揚州,但是民間因為敬佩史可法,都相傳史可法未死。乾隆年間,清政府在揚州建立史可法祠,并在官撰明史中敲定了史可法在揚州殉難的說法?,F(xiàn)江蘇省揚州市設(shè)有史可法紀念館及其衣冠冢,其冢于文革中被發(fā)掘,只有玉帶一條而已。其祠有揚州知府任民育同祀,今有守揚州諸將牌位。后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鄱陽人,字文令。曾輯宋至明初邑人之詩,為《鄱陽五家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2—1763 【介紹】: 清江蘇溧陽人,字儆弦,號鐵崖??滴跞拍赀M士。自檢討五遷至侍讀學(xué)士。雍正間,歷吏、工、戶部侍郎,署福建、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署陜西巡撫,任西征糧餉事。乾隆間歷湖廣、直隸總督,工、刑、兵、吏諸部尚書,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生平長于詞令,應(yīng)對能得皇帝歡心。卒,謚文靖。
黃鶴樓志·人物篇
史貽直(1682—1763) 字儆弦,號鐵崖。江蘇溧陽(今江蘇溧陽)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兩江總督、陜西巡撫、湖廣總督、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卒贈太保,謚文靖。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任湖廣總督。乾隆元年主持重建黃鶴樓。此次重建,樓高陡增一倍,更加美觀多姿。史貽直還撰聯(lián)一副:“一上高樓,緬當(dāng)年江漢風(fēng)流,多少千秋人物;雙持使節(jié),喜此日荊衡形勢,縱橫萬里金湯?!?/blockquote>
維基
史貽直(1682年—1763年),字儆弦,號鐵崖,江蘇省鎮(zhèn)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歷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父史夔是康熙二十一年進士,官至詹事。史貽直少嫻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中式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lián)捷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庶吉士,授檢討,五遷侍讀學(xué)士。雍正初年,命南書房行走,遷吏部侍郎,歷工部、戶部。雍正七年(1729年)總督福建。雍正八年(1730年)任兩江總督。因為籍貫所在,故而上疏請辭,不許,授左都御史,仍留兩江,次年召還。后任陜西巡撫。雍正十三年七月召還。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廣總督。還京后,歷任工、刑、兵、吏諸部尚書。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隸總督。復(fù)召還任協(xié)辦大學(xué)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淵閣大學(xué)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銜。史貽直與鄂爾泰交好,鄂昌稱呼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貽直前奏張廷玉不應(yīng)配享太廟。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肅巡撫,貽直請托他替次子史奕昂謀求甘肅布政使之職。胡中藻案爆發(fā),鄂昌被賜自盡,貽直被勒令還鄉(xiāng),兩年后又召回,加太子太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貽直成進士已六十年,賜詩,獎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贈太保,謚文靖,祀賢良祠。

人物簡介

維基
史積容(1748年—1815年),字文量,號溪,順天宛平(今北京市)人,祖籍浙江余姚半霖下宅,進士出身。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史積容在順天戊子科鄉(xiāng)試中考中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登進士,候選禮部主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誥授奉直大夫。乾隆五十年(1785年),遷任禮部祠祭司員外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充任己酉科會試同考官。同年遷任禮部祠祭司郎中,復(fù)蒙記名,以御史任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復(fù)記名,以知府任用,不久授云南楚雄府知府,以覃恩誥授朝議大夫。乾隆六十年(1795年),保舉卓異。嘉慶元年(1796年),因督兵進剿平息地方叛亂,賞戴花翎。嘉慶二年(1797年),代理開化府知府。嘉慶六年(1801年)任滿,交軍機處記名,擢受湖南衡永道、郴桂道道員,政績卓越,《湖南衡州府志》、《湖南省志》皆有載,同年誥授中憲大夫。嘉慶九年(1804年)再以地方政績卓異上京入覲嘉慶帝。嘉慶十一年(1806年),擢授湖南按察使。嘉慶十二年(1807年),署理湖南布政使,不久實授。嘉慶十三年(1808年),與巡撫不和,調(diào)入京授光祿寺少卿,遷大理寺少卿,奉命祭告南海。嘉慶十四年(1809年),誥授中議大夫,大理寺少卿,加一級復(fù)出任江寧布政使。嘉慶十六年(1811年)九月二十三,調(diào)任廣西布政使。嘉慶十九年(1814年)六月初五,革職。嘉慶十九年(1814年)冬,回京。嘉慶二十年(1815 年)乙亥五月二十四日,逝世于京師,享年68歲。身后與原配陳氏合葬祖籍余姚黃山路橫橋田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8 【介紹】: 清直隸遵化州人,字蘭畦。以進士官知縣,歷廣東惠來、乳源、南海,晉羅定知州,擢知府。善治盜,所至有績。光緒間,累官鹽運使。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史樸,字文輔,號蘭畦,一號竹友,遵化人。道光丙申進士,歷官廣東督糧道。有《如舟書屋詩集》。
維基
史樸(?—1878年),字蘭畦,直隸遵化州(今河北遵化)人。進士出身。道光十六年,登進士。以進士官知縣,歷任廣東惠來縣、乳源縣知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擔(dān)任清朝廣州府南??h知縣。后由吳廷獻接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再任南??h知縣。后由張繼鄒接任。晉升為羅定州知州,擢升為知府。善于治盜賊,善于用人,有政績。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時,在梧州、封川江口等地,屢敗太平軍。光緒年間,官至署糧儲道加鹽運使。光緒四年(1878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9—1900 【介紹】: 清末廣東番禺人,原名文緯。早年為歸正會教徒,厭惡科舉。甲午戰(zhàn)爭后立志革命,于光緒二十五年加入興中會,積極聯(lián)絡(luò)廣東及兩湖會黨,訪孫中山于日本東京。返粵后變賣家產(chǎn),準(zhǔn)備起義。次年為策應(yīng)鄭士良等惠州起義,由地道將炸彈埋入廣東撫署,謀刺署兩廣總督德壽。后聞德壽未傷,往現(xiàn)場考察,以致被捕,備受酷刑,英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