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詞典 1分類詞匯 20
《國語辭典》:切韻(切韻)  拼音:qiè yùn
1.古時以兩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讀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聲,下字取其韻與聲調(diào)。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藝文》:「所謂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挂卜Q為「切腳」。
2.書名。隋陸法言撰,五卷。為較早的韻書。后世《唐韻》、《廣韻》,皆據(jù)以為藍本,其書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發(fā)現(xiàn)其殘本,約存全書的四分之三。
《漢語大詞典》:音切
反切的別稱。 宋 徐鉉 《重修〈說文〉序》:“ 孫愐 唐韻行之已久,今并以 孫愐 音切為定?!?span id="1likc26" class="book">《〈康熙字典〉凡例》:“至如《龍龕》、《心鏡》諸書音切,類多臆見?!?/div>
分類:反切
《漢語大詞典》:翻切
即反切。用兩個字拼切一個字的音,上字取聲,下字取韻。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小學(xué):“考古編謂 周顒 始有翻切,非也?!?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四:“ 休文 之四聲, 神珙 之翻切, 三代 之所未有也?!?清 龔自珍 《擬上〈今方言〉表》:“旁采字母翻切之旨,欲撮舉一音,可以一行省音貫十八省音,可以納十八省音於一省也?!?/div>
分類:反切上字
《漢語大詞典》:翻語(翻語)
(1).即反切。見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孫炎始為翻語
(2).流言。 唐 韓偓 《妬媒》詩:“多為遇防成后悔,偶因翻語得深猜。”
分類:流言反切
《國語辭典》:反語(反語)  拼音:fǎn yǔ
修辭學(xué)上指說反話。用與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常用于嘲弄諷刺。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語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疊韻;上字以定清濁,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東,德紅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反紐(反紐)  拼音:fǎn niǔ
音韻學(xué)上指反切與聲紐。唐代和尚神珙類聚雙聲之字,同四聲、疊韻結(jié)合起來,作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用來解釋反切的方法。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語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疊韻;上字以定清濁,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東,德紅切」、「反,甫晚切」。
《漢語大詞典》:反音
即反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近代辭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語求蚩,反音取瑕。”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音字用點:“至 魏 孫炎 ,始作反音,則今反切之學(xué)也?!痹敗?反切 ”。
分類:反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語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疊韻;上字以定清濁,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東,德紅切」、「反,甫晚切」。
《漢語大詞典》:切字
即反切。用兩個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讀音。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聲韻:“ 周顒 好為體語,因此切字皆有紐,紐有平上去入之異?!?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經(jīng)籍藝文·切字:“又曰切字本出於西域。 漢 人訓(xùn)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如‘不可’為‘叵’、‘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國二合音,蓋切字之原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封氏聞見録》曰切字始於 周顒 ……余按: 漢 末 涿郡 高誘 解《淮南子》、呂氏春秋,有‘急氣、緩氣、閉口、籠口’之法。蓋反切之學(xué),實始于此?!?/div>
《國語辭典》:音和  拼音:yīn hé
聲韻學(xué)上指反切上字與所切字同聲、同清濁,反切下字與所切字同韻、同等呼者,稱為「音和」。
《漢語大詞典》:烏老(烏老)
“媼”的反切注音為“烏老”,因以為“媼”的代詞。史記·高祖本紀(jì)“母曰 劉媼 ”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媼,母別名也,音烏老反?!迸f題 唐 杜荀鶴 《松窗雜記》:“﹝ 王生 ﹞嘗游 沛 ,因醉入 高祖 廟,顧其神座笑而言曰:‘持三尺劍,滅暴 秦 ,剪強 楚 ,而不能免母烏老之稱?!?/div>
《國語辭典》:類隔(類隔)  拼音:lèi gé
音韻學(xué)上指反切上字與所切之字有重唇、輕唇或舌頭、舌上的不同,稱為「類隔切」。切語上字與被切之字古音本相同,但后世演變成不同的聲類,因而造成切語不合的現(xiàn)象,即稱為「類隔」。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如方、府、甫、武、符等,古人皆讀重唇,后儒不識古音,謂之類隔,非古人意也。」
《國語辭典》:切腳(切腳)  拼音:qiè jiǎo
舊時以兩字之音拼合成一字之音的注音方法?!抖覍m詞。宋。徽宗》:「曲里字難相借問,隨時切腳注花箋?!顾?。洪邁《容齋三筆。卷一六。切腳語》:「世人語音,有以切腳而稱者,亦間見之于書史中,如以蓬為勃籠,槃為勃閩、鐸為突落、叵為不可、團為突欒、鉦為丁寧?!挂卜Q為「切韻」。
《漢語大詞典》:互反
謂二字先按一般反切方法相切,然后顛倒相切,從而得出兩字之音。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反切證義:“ 孫炎 作反語,后又互反之……吳志·諸葛恪傳云:‘成子閣者,反語石子岡也?!?span id="mj6likx" class="book">《宋書·五行志》同,晉書·五行志作‘常子閣’?!卑凑展乓簦俺iw”相切得“石”字之音,“閣?!毕嗲械谩皩弊种簦试啤盎シ础?。
《漢語大詞典》:突欒(突欒)
“團”字的反切。后因以指圓或團狀物。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孫炎 作反切,謂‘團’曰‘突欒’…… 林逋 詩‘團欒空繞百千回’是不曉俚人反切。 逋 雖變突為團,亦其謬也?!?宋 洪邁 容齋三筆·切腳語:“世人語音有以切腳而稱者,亦間見之於書史中。如以‘蓬’為‘勃籠’……‘團’為‘突欒’?!?宋 王庭圭 《寧公端惠蒲團》詩:“正憂坐客寒無席,遺我新蒲入突欒?!?/div>
分類:反切狀物
《漢語大詞典》:勃盧(勃盧)
(1).古良匠名,善造矛,后即以為矛名。文選·左思〈吳都賦〉:“干鹵殳鋋、暘夷勃盧之旅?!?劉逵 注:“越絶書曰: 越王 身披暘夷之甲,拔勃盧之矛?!苯癖?span id="vsgdq6r" class="book">《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作“物盧”。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屈盧”。 司馬貞 索隱:“屈盧,矛名?!?br />(2).蒲的別名,以勃盧二音反切而得。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切腳語:“世人語音有以切腳而稱者,亦間見之於書史中……如蓬為勃籠……角為矻落,蒲為勃盧?!?/div>
分類:二音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