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20,分6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軍隊(duì)
分類詞匯
三軍
戎馬
兵戈
前途
重兵
胡馬
戈矛
部曲
五兵
屯兵
戎行
蒼頭
武軍
北軍
《國語辭典》:軍隊(duì)(軍隊(duì))  拼音:jūn duì
武裝部隊(duì)的泛稱。
《國語辭典》:三軍(三軍)  拼音:sān jūn
1.周制,諸侯大國統(tǒng)率三軍,每一軍共一萬二千五百人。《左傳。襄公十四年》:「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
2.舊時(shí)的左、中、右三軍,后為軍隊(duì)的通稱。如:「勇冠三軍」。漢。李陵〈答蘇武書〉:「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埂度龂萘x》第一一回:「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zhàn)?!?br />3.現(xiàn)代稱呼陸、海、空軍。
《國語辭典》:戎馬(戎馬)  拼音:róng mǎ
1.兵馬?!蹲髠?。昭公三年》:「戎馬不駕,卿無軍行?!?jié)h。崔骃 安封侯詩:「戎馬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br />2.軍事?!段倪x。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州郡整戎馬,羅落境界。」
3.比喻戰(zhàn)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汝曹生于戎馬之閒,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固?。杜甫 詩:「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國語辭典》:兵戈  拼音:bīng gē
兵器。泛指戰(zhàn)爭。唐。杜甫次空靈岸〉詩:「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國語辭典》:前途  拼音:qián tú
1.前面的路程。唐。杜甫石壕吏〉詩:「天明登前途,獨(dú)與老翁別?!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十一娘道:『公今夜不可前去,小庵不遠(yuǎn),且到庵中一飯,就在此寄宿罷了。前途也去不得?!弧?br />2.未來的境地?!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咐蠋煾该摿诉@場大難,自此,前途吉慶無虞?!?/div>
《國語辭典》:重兵  拼音:zhòng bīng
強(qiáng)大的軍隊(duì)。《宋史。卷三六一。列傳。張?!罚骸笗r(shí)金人屯重兵于河南,為虛聲脅和,有刻日決戰(zhàn)之語?!埂度龂萘x》第一六回:「吾當(dāng)自提重兵,親征劉備,兼討呂布!」
《國語辭典》:胡馬(胡馬)  拼音:hú mǎ
1.泛指大陸西北地區(qū)所產(chǎn)的馬。《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二》:「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br />2.胡人的兵馬、軍隊(duì)?!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贊曰》:「胡馬不窺于長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國,不亦便于天下乎!」《文選。鄒陽。上書吳王》:「胡馬遂進(jìn),窺于邯鄲?!?/div>
《漢語大詞典》: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詩·秦風(fēng)·無衣》:“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漢 張衡 《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后漢書·孔融傳:“ 建安 元年,為 袁譚 所攻,自春至夏,戰(zhàn)士所餘裁數(shù)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nèi)接。 融 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一:“出車日轔轔,戈矛接江裔?!?br />(2).武士;軍隊(duì)。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zèng)翰林三學(xué)士》詩:“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喒囑付您箇 張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統(tǒng)戈矛,今番不是強(qiáng)夸口?!?br />(3).戰(zhàn)爭;沖突。 唐 王昌齡 《箜篌引》:“便令海內(nèi)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遠(yuǎn)侯 ?!?span id="bo229s1"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謀,心中誰信起戈矛?!?清 孫枝蔚 《譏老翁》詩:“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div>
《國語辭典》:部曲  拼音:bù qū
1.古代軍隊(duì)編制的單位。《文選。張衡。西京賦》:「結(jié)部曲,整行伍?!估钌谱⒁抉R彪《續(xù)漢書》曰:「大將軍營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
2.泛指軍隊(duì)。南朝宋。鮑照東武吟〉:「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埂度龂萘x》第二回:「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div>
《國語辭典》:五兵  拼音:wǔ bīng
1.五種兵器。指戈、殳、戟、酋矛、夷矛?!吨芏Y。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句下漢。鄭玄。注:「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2.三國時(shí)代,魏置五兵尚書之官。五兵指中兵、步兵、騎兵、別兵、都兵。
3.泛指軍隊(duì)。《戰(zhàn)國策。齊策五》:「彼明君察相者,則五兵不動(dòng)而諸侯從。」《舊唐書。卷二。太宗本紀(jì)上》:「若軒轅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
《漢語大詞典》:五兵尚書(五兵尚書)
官名。 三國 魏 置,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 晉 以后中、外兵又各分左右。 南朝 宋 齊 梁 陳 沿用。至 隋 改名兵部尚書。宋書·百官志上:“ 魏 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書……五兵尚書領(lǐng)中兵、外兵二曹,昔有騎兵、別兵、都兵,故謂之五兵也?!?span id="pbbx2ay" class="book">《梁書·武帝紀(jì)下》:“以侍中、五兵尚書 謝舉 為吏部尚書。”參閱通典·職官五。
《國語辭典》:屯兵  拼音:tún bīng
屯駐兵士?!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授尚讓為太尉,朱溫為金吾衛(wèi)上大將軍,屯兵東渭橋?!?/div>
《國語辭典》:戎行  拼音:róng háng
軍隊(duì)。晉。陸機(jī)辯亡論下〉:「拔呂蒙于戎行,識(shí)潘浚于系虜?!姑鳌?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41924' target='_blank'>于謙 〈出塞〉詩:「將軍出塞整戎行,十萬戈矛映雪霜?!?/div>
《國語辭典》:蒼頭(蒼頭)  拼音:cāng tóu
1.戴青色頭巾的士卒?!稇?zhàn)國策。魏策一》:「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埂妒酚?。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br />2.仆役。漢時(shí)仆役皆以青色頭巾裹頭,故稱?!稘h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鮑宣》:「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致富!」唐。白居易鹽商婦〉詩:「前呼蒼頭后叱婢,問爾因何得如此?」《老殘游記》第九回:「蒼頭送上茶來,是兩個(gè)舊瓷茶碗,淡綠色的茶。」
《漢語大詞典》:武軍(武軍)
(1).古代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者為炫耀武功,收敵尸封土而成的高壘。左傳·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軍,而收 晉 尸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杜預(yù) 注:“筑軍營以彰武功?!?br />(2).軍隊(duì);武力。《藝文類聚》卷五九引 漢 陳琳 《武軍賦》:“赫赫哉,烈烈矣,于此武軍,當(dāng)天符之佐運(yùn),承斗剛而曜震?!?span id="yd77hk9" class="book">《后漢書·隗囂傳》:“有不從命,武軍平之。”
《漢語大詞典》:北軍(北軍)
(1). 漢 代守衛(wèi)京師的屯衛(wèi)兵。 未央宮 在京城西南,其衛(wèi)兵稱南軍; 長樂宮 在京城東面偏北,其衛(wèi)兵稱北軍。 文帝 時(shí)合南北軍,其后宮室日增,南軍名沒,而北軍名存。 東漢 沿之,置北軍中候,掌監(jiān)五營,稱為北軍五校。史記·呂太后本紀(jì):“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趙王 祿 為上將軍,軍北軍; 呂王 產(chǎn) 居南軍。”后漢書·逸民傳·嚴(yán)光:“帝疑其 光 ,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jìn)膳?!眳㈤?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漢南北軍義。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軍。 唐 張說 《潁川郡太夫人陳氏神道碑》:“ 神龍 三年七月五日,北軍作難, 西華 失守,騎入宮壼,兵纏御樓。公孤劍凌鋒,羣兇奪氣,倉促之際,安危是屬?!?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四》:“自 叔文 歸第, 伾 日詣中人并 杜佑 ,請起 叔文 為相,且總北軍?!?span id="hnmmjqp" class="book">《資治通鑒·德宗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諸使及府縣繫囚,每季終委御史巡按,有寃濫者以聞;近歲,北軍移牒而已。” 胡三省 注:“宦官勢橫,御史不敢復(fù)入北軍按囚?!?br />(3).指北洋軍閥的軍隊(duì)。 魯迅 《書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帶,頗有散兵,半是北軍舊屬?!?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車是普通的三等客車,因?yàn)檐嚿系碾姛粼O(shè)備被北軍破壞了還沒有復(fù)元,車廂中只點(diǎn)著幾盞馬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