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19,分68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軍聲
九關(guān)
禁軍
分?jǐn)?shù)
軍容
大統(tǒng)
虎符
聲勢
氣勢
老師
大兵
中軍
揮戈
偏師
一團(tuán)
《漢語大詞典》:軍聲(軍聲)
(1).軍樂。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jìn)退,節(jié)以軍聲。” 薛綜 注:“言聲中進(jìn)退,取鐘鼓旌之節(jié)?!?br />(2).軍隊(duì)的聲威、聲勢。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yán)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明 吳騏 《感時(shí)書事寄計(jì)子山陸孝曾》詩:“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郭希仁 《從戎紀(jì)略》:“及大軍回省, 云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fù)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br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
《漢語大詞典》:九關(guān)(九關(guān))
(1).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guān)。《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上天些。虎豹九關(guān),啄害下人些?!?王逸 注:“言天門凡有九重,使神虎豹執(zhí)其關(guān)閉?!?王夫之 通釋:“九關(guān),九天之關(guān)?!?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2570' target='_blank'>《隋書·音樂志中》:“九關(guān)洞開,百靈環(huán)列?!?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聞天有九關(guān),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設(shè)險(xiǎn),以安萬國也?!?br />(2).指宮闕,朝廷。 宋 陸游 《言懷》詩:“孰云九關(guān)遠(yuǎn),精意當(dāng)徹聞?!?清 錢謙益 《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頻驚扣九關(guān)?!?清 陳夢雷 《抒哀賦》:“叩九關(guān)以竭誠兮,及離思之未遠(yuǎn)。”
(3).九成的餉銀。舊軍隊(duì)給官兵發(fā)工資稱關(guān)餉。 清 李鴻章 《復(fù)英西林》:“敝部僅發(fā)九關(guān),現(xiàn)仍萬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籌否?”
《國語辭典》:禁軍(禁軍)  拼音:jìn jūn
舊時(shí)稱防衛(wèi)首都或?qū)m廷的軍隊(duì)。《三國演義》第八回:「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侄董璜為侍中,總領(lǐng)禁軍?!挂卜Q為「禁衛(wèi)軍」。
《國語辭典》:分?jǐn)?shù)(分?jǐn)?shù))  拼音:fēn shù
1.成績。
2.不足單位的數(shù)。如2/3引申為:分子除以分母,商數(shù)未算清者。
3.部分,一定的比例數(shù)。
《國語辭典》:軍容(軍容)  拼音:jūn róng
指整個(gè)軍隊(duì)的儀容、氣象、紀(jì)律而言。晉。左思〈魏都賦〉:「其軍容弗犯,信其果毅。」
《國語辭典》:大統(tǒng)(大統(tǒng))  拼音:dà tǒng
帝位?!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下》:「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宜承大統(tǒng)?!埂度龂萘x》第二回:「靈帝入繼大統(tǒng),遂迎養(yǎng)母氏于宮中,尊為太后?!?/div>
《國語辭典》:虎符  拼音:hǔ fú
古代作為掌管軍隊(duì)或用兵的虎形兵符?!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誠一開口,請(qǐng)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div>
《國語辭典》:聲勢(聲勢)  拼音:shēng shì
聲威與氣勢?!度龂萘x》第一○三回:「陸遜整肅部伍,張揚(yáng)聲勢,望襄陽進(jìn)發(fā)。」《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圖我相與的官府多,有些聲勢,每年請(qǐng)我在這里,送我?guī)装賰摄y,留我代筆。」
《國語辭典》:氣勢(氣勢)  拼音:qì shì
1.軍隊(duì)的士氣、威勢?!痘茨献?。兵略》:「兵有三勢,有二權(quán)。有氣勢、有地勢、有因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zhàn),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厲青云,氣如飄風(fēng),聲如雷霆,誠積踰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埂段宕菲皆?。晉史。卷上》:「我軍方來,氣勢方銳,若不乘機(jī)進(jìn)擊,曠日持久,則勝負(fù)未可知矣。」
2.氣力、聲勢。《東觀漢記。卷九。列傳。蓋延》:「身長八尺,彎弓三百斤,以氣勢聞?!乖?。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你道十八般武藝都曉通,賣弄你智量高、氣勢雄?!?br />3.權(quán)勢、氣焰。元。李致遠(yuǎn)《還牢末》第一折:「可正官不威牙爪威,直恁般有氣勢?!埂度龂酒皆挕肪砩希骸竻s說譙郡太守曹操,再入朝現(xiàn)帝。見董卓氣勢欺人,越有不忿之心。」
4.氣象、氣派。《東觀漢記。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紀(jì)》:「帝既有仁圣之明,氣勢形體,天然之姿,固非人之?dāng)场!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妇拖袢昵?,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br />5.文章、繪畫的風(fēng)格氣韻。如:「孟子的文章一向以氣勢雄偉、議論賅博著稱?!固?。司空?qǐng)D 題柳柳州集后序:「愚嘗覽韓吏部歌詩累百首,其驅(qū)駕氣勢,若掀雷抉電,奔騰于天地之間。」
《國語辭典》:老師(老師)  拼音:lǎo shī
1.對(duì)傳授道業(yè)、學(xué)問或技藝者的尊稱。
2.學(xué)生對(duì)先生的尊稱。
3.科舉時(shí)代門生對(duì)座主的稱呼。
《國語辭典》:大兵  拼音:dà bīng
1.國家的軍隊(duì)?!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甘捲葡捎纸幸话俦÷穹谏桨祭铮宦犐筋^炮響,一齊吶喊起來,報(bào)稱大兵已到,趕上前來助戰(zhàn)?!?br />2.雄厚的兵力。《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日忘一日,以至覆沒,大兵一放,玉石俱碎?!埂段倪x。鐘會(huì)。檄蜀文》:「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br />3.大戰(zhàn)事。
4.士兵。
《國語辭典》:中軍(中軍)  拼音:zhōng jūn
1.古代軍隊(duì)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lǐng),是軍隊(duì)的指揮中樞?!蹲髠?。成公十六年》:「欒書將中軍,士燮佐之?!埂段饔斡洝返诹兀骸敢娔且蝗汉?,齊齊整整排作個(gè)蟠龍陣勢;中軍里,立一竿旗,上書『齊天大圣』四字。」
2.主帥或主帥的營幕?!吨芏Y。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br />3.職官名。清代綠營兵制,分督、撫、提等標(biāo),各標(biāo)的統(tǒng)領(lǐng)官,稱為「中軍」。《官場現(xiàn)形記》第六回:「不過傳齊了標(biāo)下大小將官,從中軍、都司起,以及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就叫把手下們的額子,都招招齊,免得臨時(shí)忙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七回:「撫臺(tái)便叫傳中軍來,先看管了他?!?/div>
《漢語大詞典》:中軍將軍(中軍將軍)
武官名。 晉 代始置, 南北朝 仍有此官號(hào)。晉書·武帝紀(jì):“﹝ 泰始 元年﹞置中軍將軍,以統(tǒng)宿衛(wèi)七軍?!?/div>
《國語辭典》:揮戈(揮戈)  拼音:huī gē
揮動(dòng)兵器?!妒鶉呵镙嬔a(bǔ)。卷五九。南燕錄。慕容德傳》:「奮劍與夕火爭光,揮戈與秋月競色?!?/div>
《國語辭典》:揮戈回日(揮戈回日)  拼音:huī gē huí rì
比喻奮勇力拼,挽救危機(jī)。參見「撝戈反日」條。明。劉基 次韻和石抹公悲紅樹詩二首之一:「卻羨魯陽功德盛,揮戈回日至今傳?!?/div>
分類:危局
《國語辭典》:偏師(偏師)  拼音:piān shī
輔助主力軍作戰(zhàn)的側(cè)翼軍隊(duì)?!蹲髠鳌3晒辍罚骸溉舨猾@命,而使嗣宗職,次及于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雖遇執(zhí)事,其弗敢違?!?/div>
《國語辭典》:一團(tuán)(一團(tuán))  拼音:yī tuán
1.一堆?!段拿餍∈贰返谝涣兀骸负鲆娕伺c那瘦長條子一言不合,早已扭作一團(tuán)?!?br />2.一股?!都t樓夢》第三回:「賈母見雪雁甚小,一團(tuán)孩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