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19,分68頁顯示  上一頁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餉軍
驅(qū)兵
交綏
大蒐
理兵
建鼓
曲長
諸校
分隊(duì)
國兵
典兵
軍陣
閱兵
師眾
異軍
《漢語大詞典》:餉軍(餉軍)
亦作“饟軍”。 給軍隊(duì)發(fā)糧餉。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饟軍日滋,賦歛愈繁。”明史·王廷傳:“ 淮安 大飢,與廵按御史 朱綱 奏留商稅饟軍?!?/div>
《國語辭典》:驅(qū)兵(驅(qū)兵)  拼音:qū bīng
派遣軍隊(duì)?!度龂萘x》第二回:「玄德?lián)荞R便走,張寶驅(qū)兵趕來?!?/div>
《國語辭典》:交綏(交綏)  拼音:jiāo suī
1.交戰(zhàn)時(shí),雙方尚未短兵相接,即爭(zhēng)相撤退?!蹲髠鳌N墓辍罚骸盖匾詣贇w,我何以報(bào)?乃皆出戰(zhàn),交綏?!?br />2.兩軍交戰(zhàn)。隋。盧思道 為北齊檄陳文:「呂梁之役,貫盈惡稔,曾未交綏,云卷霧徹?!?/div>
《漢語大詞典》:大蒐
古時(shí)天子、諸侯五年舉行一次的軍隊(duì)大檢閱。左傳·昭公八年:“秋,大蒐于紅?!?杜預(yù) 注:“大蒐,數(shù)軍實(shí),簡(jiǎn)車馬也?!?span id="5yvik6h" class="book">《公羊傳·桓公六年》“大閲者何?簡(jiǎn)車徒也” 漢 何休 注:“比年簡(jiǎn)徒,謂之蒐;三年簡(jiǎn)車,謂之大閲;五年大簡(jiǎn)車徒,謂之大蒐?!?南朝 宋 傅亮 《從武帝平閩中》詩:“鞠旅 揚(yáng)城 ,大蒐 徐方 ?!?/div>
《漢語大詞典》:理兵
治軍,統(tǒng)領(lǐng)軍隊(duì)。史記·天官書:“熒惑為孛,外則理兵,內(nèi)則理政?!?span id="sanfxzb" class="book">《后漢書·竇憲傳》:“﹝ 竇憲 ﹞乃與執(zhí)金吾 耿秉 ,述職巡御,理兵於 朔方 ?!?唐 白居易 《選將帥之方策》:“有不能理兵之將,而無不可勝之兵?!?/div>
《漢語大詞典》:建鼓
(1).古時(shí)軍隊(duì)作戰(zhàn),立晉鼓以指揮進(jìn)退,謂之建鼓。左傳·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長幼必可知也?!?孔穎達(dá) 疏:“建,立也。立鼓擊之與戰(zhàn)也?!?span id="kdv1s0y" class="book">《國語·吳語》:“十旌一將軍,載常建鼓,挾經(jīng)秉枹?!?韋昭 注:“鼓,晉鼓也。周禮:‘將軍執(zhí)晉鼓?!ǎ^為楹而樹之?!卑?span id="d06gdfm" class="book">《周禮·地官·鼓人》“以晉鼓鼓金奏” 鄭玄 注:“晉鼓長六尺六寸。”
(2).鼓名。亦稱植鼓。鼓身長而圓,用一木柱直貫鼓身,以為支柱。莊子·天運(yùn):“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吾子亦放風(fēng)而動(dòng),總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負(fù)建鼓而求亡子者邪!”漢書·何并傳:“ 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橋,令騎奴還至寺門,拔刀剝其建鼓?!?顏師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謂植木而旁懸鼓也??h有此鼓者,所以召集號(hào)令,為開閉之時(shí)?!?span id="zruwdvi"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樂九》:“ 陳氏 樂書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span id="eg1jwol" class="book">《儀禮·大射》:‘建鼓在阼階西南鼓?!瘎t其所建楹也。是楹為一楹而四稜也,貫鼓於端,猶四植之桓圭也。莊子曰:‘負(fù)建鼓。’建鼓可負(fù),則以楹貫而置之矣。《商頌》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晉 以后,復(fù) 商 置而植之,亦謂之建鼓。 隋 唐 又棲翔鷺於其上,國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設(shè)重斗方蓋,蒙以珠網(wǎng),張以絳紫繡羅,四角有六龍竿,皆銜流蘇璧璜,以五綵羽為飾,竿首亦為翔鷺,旁又挾鼙、應(yīng)二小鼓而左右。然言‘應(yīng)田縣鼓’,則 周 制應(yīng)田在縣鼓之側(cè),不在建鼓旁矣。”
《漢語大詞典》:曲長(曲長)
古代軍隊(duì)編制,部下有曲,曲的長官為曲長。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於是以 亮 為右將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蜀 諸葛亮 上言:“自臣到 漢中 ,中間期年耳,然喪 趙云 、 陽羣 …… 鄧銅 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
《漢語大詞典》:諸校(諸校)
(1).古時(shí)指軍隊(duì)各部。漢書·韓信傳:“諸校(劾)﹝効﹞首虜休,皆賀?!?顏師古 注:“諸校,諸部也,猶今言諸營也?!?br />(2).眾軍校。新唐書·李抱真?zhèn)?/a>》:“副使 李説 及諸校俯首。”
《國語辭典》:分隊(duì)(分隊(duì))  拼音:fēn duì
隊(duì)伍組織中的支隊(duì)。如:「警勤分隊(duì)」、「向?qū)Х株?duì)」。
《漢語大詞典》:國兵(國兵)
國家的軍隊(duì)。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span id="dro0ksz" class="book">《漢書·蕭望之傳》:“國兵在外,軍以夏發(fā)。”魏書·崔浩傳:“夫以南人追之,則患其輕疾,於國兵則不然?!?/div>
《國語辭典》:典兵  拼音:diǎn bīng
掌管兵事。漢。王符《潛夫論。勸將》:「軍起以來,暴師五年,典兵之吏,將以千數(shù),大小之戰(zhàn),歲十百合?!埂杜f唐書。卷一三三。李晟傳》:「會(huì)滉卒,張延賞秉政,與晟有隙,屢于上前間晟,言不可久令典兵?!?/div>
《漢語大詞典》:軍陣(軍陣)
(1).軍事或戰(zhàn)爭(zhēng)。尹文子·大道上:“故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權(quán)術(shù);所為者不出農(nóng)稼軍陣?!?span id="u6mo5ax" class="book">《百喻經(jīng)·愿為王剃須喻》:“昔者有王,有一親信,於軍陣中,歿命救王,使得安全。” 唐 張說 《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安公神道碑銘》:“幼聚童兒,必為軍陣之戲;長交英俊,唯談韜略之書?!?br />(2).軍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父祖伯叔,若在軍陣,貶損自居,不宜奏樂讌會(huì)及婚冠吉慶事也?!?br />(3).軍隊(duì)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三國演義》第六一回:“ 操 放心不下,自領(lǐng)兵前進(jìn),就 濡須口 排開軍陣?!眳⒁姟?軍陳 ”。
《漢語大詞典》:軍陳(軍陳)
指軍隊(duì)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太祖 次 摩陂 ,嘆其軍陳齊整,深加賞賜?!?明 唐順之 《重修解州關(guān)侯廟開顏樓記》:“ 漢 制列侯將軍得賜鐃歌鼓吹,其沒而葬也,得用軍陳凱樂。”
《國語辭典》:閱兵(閱兵)  拼音:yuè bīng
檢閱軍隊(duì)。如:「閱兵典禮」。
《漢語大詞典》:師眾(師衆(zhòng))
猶師旅。指軍隊(duì)。左傳·襄公三年:“臣聞師眾以順為武,軍事有死無犯為敬。”三國志·蜀志·廖立傳:“是 羽 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數(shù)喪師眾也?!?/div>
《漢語大詞典》:異軍(異軍)
(1).另一支軍隊(duì)。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少年欲立 嬰 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司馬貞 索隱引 晉灼 曰:“殊異其軍為蒼頭?!?br />(2).比喻另外興起的力量或派別。 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tái)〉發(fā)刊詞》:“今所組織,實(shí)于全國社會(huì)思想之根據(jù)地,崛起異軍,拔 趙 幟而樹 漢 幟?!眳⒁姟?異軍特起 ”。
《國語辭典》:異軍特起(異軍特起)  拼音:yì jūn tè qǐ
語本《史記。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贡扔魍蝗慌d起的新生力量?!肚迨犯?。卷二五二。傅弘烈傳》論曰:「弘烈異軍特起,又與莽依圖相失,勢(shì)孤,遂困于承蔭?!挂沧鳌府愜娡黄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