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1詞典 6分類詞匯 55
《漢語大詞典》:戎政
軍政;軍旅之事。 晉 潘岳 《西征賦》:“掩 細(xì)柳 而撫劍,快 孝文 之命帥, 周 受命以忘身,明戎政之果毅?!?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兼授衛(wèi)軍,戎政輯睦。”明史·郭宗皋傳:“ 隆慶 改元,從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協(xié)理戎政。”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 李君 與 溫甫 為婚姻,益相與講求戎政,晨夕諮議。”
分類:軍政軍旅
《漢語大詞典》:戎統(tǒng)(戎統(tǒng))
軍政;軍權(quán)。《宋書·孔覬傳》:“予猥承人乏,總司戎統(tǒng),聳劍東馳,申憤海曲。”
《漢語大詞典》:曲政
猶軍政。管子·侈靡:“分其多少以為曲政?!?郭沫若 等集校:“軍制亦稱‘部曲’,則‘曲政’猶軍政矣?!?/div>
分類:軍政
《國語辭典》:諸侯(諸侯)  拼音:zhū hóu
封建時代列國的國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至湯王時,為諸侯與葛為鄰,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湯王伐之?!?/div>
《國語辭典》:幕府  拼音:mù fǔ
1.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度龂萘x》第二二回:「幕府董統(tǒng)鷹揚(yáng),掃除兇逆。」也作「莫府」。
2.舊時軍中或官署聘用的文書人員。
《國語辭典》:莫府  拼音:mù fǔ
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fèi)?!挂沧鳌改桓?。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太尉  拼音:tài wèi
1.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后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
2.對官員的通稱。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二。僧法恩》:「群兇謂事必成,至聚飲酒家,舉杯勸酬,相呼為太尉?!?/div>
《國語辭典》:都督  拼音:dū dū
1.統(tǒng)領(lǐng)。《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后備詣京見權(quán),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quán)借之,共拒曹公。」
2.職官名。漢末始有此稱。三國時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lǐng)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諸軍權(quán)位最重。晉、南北朝以后因之,名稱或稍更異,大抵掌理軍事及邊防重鎮(zhèn)。唐中葉以后,以節(jié)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tǒng)領(lǐng)諸衛(wèi)。明改元之樞密院為大都督府,制與元同,然非晉唐舊制。也稱為「大鎮(zhèn)國」。
3.民國初年各省軍政長官的稱呼。
《國語辭典》:總管(總管)  拼音:zǒng guǎn
1.職官名。稱督兵、守郡或管理特種事務(wù)的長官;高級宦官亦有總管太監(jiān)的稱謂。
2.仆役的總管理人?!都t樓夢》第四回:「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后,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
《國語辭典》:方面  拼音:fāng miàn
1.事物的某一部分。如:「在音樂上,他對聲樂方面特別擅長。」
2.方向?!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br />3.獨(dú)當(dāng)一面的職務(wù)。后稱封疆大吏為「方面」。《東觀漢記。卷九。馮異傳》:「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
《國語辭典》:軍政(軍政)  拼音:jūn zhèng
1.軍事政務(wù)。包括軍隊的建立,動員或復(fù)員的指導(dǎo),軍事編制、管制與徵用徵購的實(shí)施,以及員額、軍事預(yù)算與裝備的獲得等。
2.軍界與政界。
《漢語大詞典》:樞府(樞府)
主管軍政大權(quán)的中樞機(jī)構(gòu)。 宋 代多指樞密院, 明 和 清 初多指內(nèi)閣, 清 雍正 以后多指軍機(jī)處。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曹侍中 在樞府,務(wù)革僥幸,而中官尤被裁抑?!?宋 陸游 《賀張都督啟》:“恭審誕膺冊書,首冠樞府?!?明 吾丘瑞 《運(yùn)甓記·剪發(fā)延賓》:“爹爹,你藏器待沽,終須有日登樞府?!?清 汪懋麟 《新歲荷真定公寄書并二律見問次韻酬謝》之二:“樞府紓籌策,官齋尚詠詩?!?/div>
《漢語大詞典》:都司
綠旗兵中的營級武官,正四品
指都指揮使司,掌管一方軍政的官署。例如:以欽依都司掌徼巡?!?ins>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國語辭典》:治軍(治軍)  拼音:zhì jūn
訓(xùn)練軍隊、治理軍政?!抖Y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yán)不行?!埂秴亲印D國》:「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div>
《漢語大詞典》:邦政
國家軍政;執(zhí)掌國家軍政。《書·周官》:“司馬掌邦政,統(tǒng)六師,平邦國?!?孔 傳:“夏官卿主戎馬之事,掌國征伐,統(tǒng)正六軍,平治王邦四方國之亂者?!?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禁衛(wèi)·錦衣衛(wèi):“遂使在京三品衙門,忽有外任二品之官,於典制則乖,於官守則舛。武人之無識無足責(zé),而邦政大臣,亦視為固然,無一糾正之者,惜矣。”
《國語辭典》:假節(jié)(假節(jié))  拼音:jiǎ jié
1.持符節(jié)為使臣?!稘h書。卷一二。平帝紀(jì)》:「遣太仆王惲等八人置副,假節(jié),分行天下,覽觀風(fēng)俗?!?br />2.借用符節(jié)。《戰(zhàn)國策。燕策二》:「臣以所學(xué)者觀之,先王之舉錯,有高世之心,故假節(jié)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div>
《國語辭典》:符節(jié)(符節(jié))  拼音:fú jié
1.古代出入城門關(guān)卡的一種憑證。用竹、木、玉、銅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取其一,使用時相合以為憑。后指朝廷派遣使者或調(diào)兵時用為憑證?!吨芏Y。地官。掌節(jié)》:「門關(guān)用符節(jié),貨賄用璽節(jié)?!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2931' target='_blank'>元結(jié) 〈舂陵行〉:「安人天子命,符節(jié)我所持?!?br />2.形容相符合、吻合。《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