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先老
謂先世長老。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孔穎達 疏:“天子親自釋奠於先世之老?!?/div>
分類:先世長老
《國語辭典》:世族  拼音:shì zú
世代作官的家族。語本《左傳。隱公八年》:「官有世功,則有官族?!埂段倪x。干寶。晉紀總論》:「而世族貴戚之子弟,陵邁超越,不拘資次。」《文選。沈約。恩倖傳論》:「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謂世族高卑。」
《漢語大詞典》:世閥(世閥)
指先世有功勛和名望。舊唐書·孝友傳·李知本:“初, 孝端 與族弟 太沖 ,俱有世閥,而 太沖 官宦最高, 孝端 方之為劣?!?/div>
《漢語大詞典》:官族
(1).謂以先世有功之官名為族姓,如 司馬氏 、 司空氏 、 司徒氏 之類。《左傳·隱公八年》:“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杜預 注:“謂取其舊官舊邑之稱以為族,皆稟之時君。”
(2).官宦世家。晉書·索靖傳:“ 索靖 字 幼安 , 敦煌 人也。累世官族,父 湛 , 北地 太守?!?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我外祖 睦陽 鄭公 ,諱 濟 ,官族甲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先道
猶先導。周禮·夏官·職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帥其屬而巡戒令?!?鄭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從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 賈公彥 疏:“此謂王將發(fā)行之時,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備之,等如前所施以不?!?span id="z7myayn" class="book">《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夫見君之入也,將先道焉。” 杜預 注:“若見君有入勢,必道助之?!眳⒁姟?先導 ”。
先世醫(yī)師。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陽慶 ﹞有古先道遺傳 黃帝 、 扁鵲 之脈書。”
《國語辭典》:先導(先導)  拼音:xiān dǎo
1.本指在前引路。后泛指引領、指導。《楚辭。嚴忌。哀時命》:「使梟楊先導兮,白虎為之先后?!?jié)h。司馬相如〈大人賦〉:「使五帝先導兮,反大壹而從陵陽?!?br />2.率先引導群眾的人。如:「他是革命運動的先導?!?/div>
《漢語大詞典》:祖系
(1).祖師世系。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葆光子 嘗試一僧,備諳謬妄,一旦擁徒説法,自言出世,安知他日不預祖系乎!”
(2).祖先世系。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史家自序世系:“漢書·揚雄傳序祖系最詳,亦倣 太史公 自敘之體故也。”
《漢語大詞典》:慶余(慶餘)
謂先世積善的遺澤。語本《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北周 庾信 《小園賦》:“昔草濫於吹噓,藉《文言》之慶餘?!?/div>
《漢語大詞典》:蔭敘
亦作“ 廕序 ”。 謂因受先世的蔭庇而敘錄為官。 唐 無名氏 《李林甫外傳》:“自后以廕敘,累官至贊善大夫?!?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遂使廕序之人,塞於仕路?!?span id="eytzmz5" class="book">《明史·職官志一》:“凡廕敘, 明 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祿?!?/div>
《漢語大詞典》:世蔭(世蔭)
亦作“ 世廕 ”。 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官爵而得官稱世蔭。新唐書·路嗣恭傳:“ 路嗣恭 字 懿范 , 京兆 三原 人,始名 劍客 ,以世蔭為 鄴 尉?!?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世蔭:“尚書·大禹謨: 皋陶 稱 舜 之德曰:賞延於世。則世廕之始,蓋起於 有虞氏 也?!?明 陸垹 《簣齋雜著·仁字說》:“ 黃久簣 尚書 綰 ,以議大禮得用。其初雖以世蔭,然極辨博?!?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張待問:“縣有 盧伯達 者,與 曹侍中 利用 通姻,復憑世廕,大為邑患?!?/div>
《國語辭典》:蔭生(廕生)  拼音:yìn shēng
舊制對因先世有功勛,而得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人的稱呼?!都t樓夢》第一四回:「賈珍道:『犬婦之喪,累蒙郡駕下臨,蔭生輩何以克當?!弧挂沧鳌甘a生」、「蔭子」、「蔭子」。
《國語辭典》:薛延陀  拼音:xuē yán tuó
國名。崛起于漠北,先世為薛部與延陀部,同屬敕勒部落,后薛滅延陀,遂改名為「薛延陀」。唐太宗時,封其首領乙失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樹牙于郁督軍山(今杭愛山東支),曾與回紇共助唐朝滅東突厥。貞觀末,發(fā)生內(nèi)亂,為李道宗聯(lián)合回紇所滅。
《漢語大詞典》:蔭調(diào)
同“廕調(diào)”。
猶蔭敘。謂因先世蔭庇被征調(diào)任官。
《漢語大詞典》:名蔭(名蔭)
封建時代因先世功名而使子孫受庇蔭得官爵。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今也任職……學科舉,掛名蔭,計級而升,循途而進,無不可為者,何賢何不肖,何君子何小人之有哉!”
《國語辭典》:元秘史(元秘史)  拼音:yuán mì shǐ
書名。撰者不詳。原書為蒙古文,敘述元代先世及太祖、太宗事跡。譯文有二本:其一載于《永樂大典》中,經(jīng)錢大昕錄出,十五卷;其一為顧廣圻校影元槧舊鈔本,十卷,續(xù)集二卷;李文田校兩本異同,并為之注解。也稱為「元朝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