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典貼(典貼)  拼音:diǎn tiē
賣身為奴仆。唐。韓愈 應所在典貼良人男女等狀:「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債負,遂相典貼,漸以成風?!?/div>
《國語辭典》:抵債(抵債)  拼音:dǐ zhài
用價值相當?shù)奈锲坊騽诹淼謨攤鶆?。如:「他無法償還如此龐大的債務,只好先將車子交給債主抵債。」《歧路燈》第四○回:「今日惠養(yǎng)民見胞兄至誠無他,手足之情,凄然有感,覺得向來夫妻夜間商量的話,全算不得一個人,一心要將銀撤出來,送還家中抵債,以解胞兄燃眉之急。」
《國語辭典》:擔保(擔保)  拼音:dān bǎo
承當保證的責任。若出問題,擔保者須負起責任。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當日孔明親言,破曹之后,荊州即還江東,魯肅親為擔保。」
《國語辭典》:抵押  拼音:dǐ yā
以財物、不動產等質押給債權人,以做為償還債務的保證。如:「為了向銀行貸款,這棟房子只好抵押出去了?!埂肚迨犯濉>硪晃逅?。邦交志二》:「如中國國家有款撥給,或中國紳富集資愿購,借款總數(shù)便應照減,撥還淞滬鐵路工價后,即將已成車路暨備造滬寧全路作為借款抵押。」
《漢語大詞典》:折賬(折賬)
用實物或勞力、人口抵償債務。如:他有一塊土地和一個女兒都折賬給債主了。
《國語辭典》:流動比率(流動比率)  拼音:liú dòng bǐ lǜ
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分析企業(yè)或銀行短期償債能力,太低表示其短期償債能力差,太高則可能表示現(xiàn)金或存貨太多,并未有效運用流動資產。
《國語辭典》:折帳(折帳)  拼音:zhé zhàng
以實物或勞力抵償債款。如:「既然無法還錢,不如做長工折帳吧!」也作「折賬」。
《國語辭典》:擔保權(擔保權)  拼音:dān bǎo quán
債務人為保證日后能確實清償債務,而由其本人或保證人提供具有財產價值之物作為擔保。若將來債務無法償還,債權人得就其先前所提供之擔保物取得清償。此種得就擔保物使債務獲得清償之權,稱為「擔保權」。如:「民眾向銀行貸款,銀行可向民眾要求提供抵押物的擔保權?!?/div>
《國語辭典》:法償貨幣(法償貨幣)  拼音:fǎ cháng huò bì
可用以在國內清償債務的鑄幣或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