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舒信孚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舒信孚,又名舒芙九,江西省南昌府靖安縣人,同進士出身。有子舒曉芙。舒曉芙有子舒蕙章,女舒蕙蘭。舒蕙蘭適江西省進賢縣人曹超群。光緒十六年(1890年),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三甲71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楊克彰(?~?),字信夫,清淡水佳臘(今臺北市東園街)人。少從關渡名儒黃敬游,光緒十三年(1887)恩貢生,數(shù)次赴鄉(xiāng)闈,不售。設教三十馀年,及門多達才,以江呈輝、黃希堯、謝維岳、楊銘鼎尤著。曾掌教于學海、登瀛兩書院,歷任臺南府學訓導、苗栗縣學教諭、臺灣縣學教諭等職。乙未割臺,攜眷倉惶內(nèi)渡,未幾而卒。著有《周易管窺》四卷,未刊。子五人均讀書,能世其業(yè)。
徐信善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徐信善,浙江省湖州府歸安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81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人物簡介

維基
陳鐘信,進士出身。光緒十五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后擔任通政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辛亥年(1911年)十一月乙丑,命前署湖北提法使施紀云、前光祿寺少卿陳鐘信 四川團練。
石長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石長信,安徽省安慶府宿松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2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6—1875 【介紹】: 即愛新覺羅·載淳。清朝皇帝。文宗子,那拉氏出。咸豐十一年七月于熱河嗣位,由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人輔政,宣布明年改元祺祥。九月,上嫡母、生母兩太后徽號為慈安、慈禧。同月,還京師。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訴發(fā)動政變,殺肅順,賜載垣、端華自盡,改年號為同治,兩太后垂簾聽政。慈禧太后專政時期自此開始。在位時,湘、淮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捻軍、回民、苗民起事,號為“中興”。奕訴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推行“洋務”。于十二年正月親政,十二月病卒。謚毅皇帝。
晚晴簃詩匯·卷三
穆宗毅皇帝,文宗顯皇帝子。建元同治,在位十三年。葬惠陵。
蔡世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蔡世信,江西省贛州府贛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2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瑞洵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維基
瑞洵(1858年—1936年),清朝官員,字信夫,號景蘇,博爾濟吉特氏,滿洲正黃旗人(屬正黃旗蒙古姓滿洲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光緒乙亥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九月,任科布多參贊大臣一職。光緒三十年(1904年)十月,科布多參贊大臣一職解職。曾參與《清史稿》編寫。著有《散木居奏稿》(鈴木吉武、楊懿涑校,民國二十八年(1939)餐菊軒刊本;鈴木吉武作序,楊懿涑做跋,楊鐘羲作傳;楊懿涑系楊鐘羲之子)、《犬羊集》(鈴木吉武編)。
張繼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信,陜西省興安府安康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144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王建祖 朝代:晚清至民國初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建祖(1879年—1935年),字長信。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瑤頭鄉(xiāng)(今佛山市南海區(qū)和順鎮(zhèn))人,晚清至民國初年學者。先祖來自江蘇鎮(zhèn)江, 遷居于廣東為官。他的父親是鑒平。有兩個弟弟,成祖及彥祖。他們先后就讀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后者,與胡適先生善,一起前往康奈爾大學就讀,及后同在北京大學任教。入美國加州大學,攻讀經(jīng)濟法。他曾于1906年秋參加了清政府組織的游學生考試并被授予“法政科進士”,從這一點來看,王建祖起碼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如果僅是學士學位,通常情況下僅被授予“舉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畢業(yè)歸國,通過學部考試,賞給法政科進士。三十四年(1907年)授翰林院檢討。
徐鐘恂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徐鐘恂,字信伯,號紹泉,江蘇山陽人。清末翰林。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試二甲第一名,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東京留學。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秋,掌清江法院。一年后歸田養(yǎng)母。因植花滿庭,故晚號“花隱”。工詩詞,有《花隱詩存》、《花隱詞?!穫魇?。
陳信齋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信齋(1868~1935),幼名允,字克猷。竹塹北門人。父陳耀經(jīng)營染鋪,店號恒吉,為北門地區(qū)著名行郊。信齋好讀書,不喜習商,先后受教于名儒李祖琛、希曾父子,二十歲舉秀才,為時所譽。乙未之際,日軍以陳氏秉性溫厚謹直,推舉為保良局員,與馬玉華等,維持接收后社會秩序。明治卅一年(1898)任保良局副局長、新竹衛(wèi)生組合長,翌年授佩紳章。明治卅四年(1901)任新竹廳參事,卅八年(1905)兼任新竹街長,后改為新竹區(qū)長,先后連任五年,竹塹居民稱之為「陳總理」。大正十二年(1923)任新竹州協(xié)議會議員。昭和時期,陳信齋政經(jīng)影響力日趨下降,然對一般地方公益事務,仍主動參與,尤以資助新竹昭和義塾最為盡力〖參考《臺灣新民報》,1931年12月5日;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黃旺成《臺灣省新竹縣志稿?人物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 〗。所存詩俱為酬世詩,散見《壽星集》、《東閣倡和集》、《頌南集》及《臺灣日日新報》等報刊、詩選,以下?lián)溯嬩浘幮!?/blockquote>
張懷信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懷信(1868年—?),字李符,直隸省保定府安州人,進士出身。光緒十五年己丑科,順天鄉(xiāng)試中舉,二十年(1894年),參加光緒甲午科殿試,登進士二甲77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一年四月,散館,著以知縣即用。
釋日照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十一
釋日照,字信林,姓孫氏。生而穎異,托跡桑門。年十二,依福善庵谷山薙染,內(nèi)外經(jīng)典,銳志研求。光緒二十年,受具于金陵寶華浩凈,律學精勤,威儀無忒。旋于焦山講筵,諦聽真義,金山宗匠,參叩玄旨。由是教觀雙明,禪心獨印。復聞通智法師講《楞嚴》于維揚萬壽寺,徑往相依,止息十年。忽生惺悟,刺指書《華嚴經(jīng)》八十一卷,《法華經(jīng)》七卷,血痕猶在,悲愿益深。更禮阿育王釋迦舍利,然指兩度,信心潑潑,了無慟苦。嘗慨念祖庭,棟屋頹敗,力任修建,煥然改觀。尋徇眾請,主席揚州福緣八載,辛勤重造山門、河堤、禪堂、經(jīng)樓、凈室、廊廡七十馀間,將次落成,忽遇狂飆,樓閣傾覆,忿不欲生,赴水幾沒,以救得蘇。復感檀助,劬勞三載,卒復舊模。以辛酉九月三日示寂,春秋四十有八,僧臘三十有六。照戒行森嚴,生平無倦,《楞嚴》十卷,晨夕諷誦,寒暑罔間,于禪教蓮宗,皆得其奧,念佛利生,望人甚深,開導法化,如瓶瀉水,傾心造福,財不私蓄,尤為僧所難云。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呂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賢錫,字遁天、明因,后改字圣因,法號寶蓮,別署蘭清、信芳詞侶、曉珠等。清代山西省學政呂鳳岐三女。母名嚴士瑜,工詩善畫、頗有才名。幼承家學,七歲能作巨幅山水畫,十二歲詩文俱已成篇。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報》編輯,不久任天津女子師范學校校長。1918年赴美留學,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后在上海參加南社。與秋瑾為摯友,力倡女權運動,反對封建專制。所作詩詞清麗明快,多寫異域風情,饒有新意,頗得樊增祥激賞,譽之為“姑射嬋娟子”,龍榆生稱之為近三百年名家詞之“殿軍”。通曉英、法、德三國文字,精研釋典,大力弘揚佛旨。著有《曉珠詞》4卷、《歐美漫游錄》、《名學淺說》、《文史綱要》、《美利堅建國史綱》等。
詞學圖錄
呂碧城(1883-1943) 字圣因,一字蘭清、蘭因,號信芳詞侶,法號寶蓮,原名賢錫。安徽旌德人。初從樊增祥游,深受稱許。為《大公報》、《中國女報》撰稿人。創(chuàng)辦北洋女子公學,改名師范學校,任校長。入民國,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習美術。皈依佛法,寓居瑞士。二戰(zhàn)時卒于香港。與姊惠如、妹美蓀并稱"呂氏三姊妹",有"淮南三呂"之目。詩清妍秀雅,亦有富新思想之作。詞尤工,能冶豪婉于一爐。有《信芳集》、《曉珠詞》,詞集一名《信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