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從教(從教)
(1).聽從教導(dǎo)。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br />(2).指信教的人;教徒。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江楚黜教:“ 羅 至 撫州 中途,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br />(3).指脅從、受教唆的人。 清 魏源 《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皆治渠魁,寬脅從,曰:‘吾但治從逆,不治從教?!?br />(4).從此使得;從而使。 唐 韓偓 《偶見》詩:“千金莫惜旱蓮生,一笑從教 下蔡 傾?!?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余愛其晚年佳句,如:‘廢書祇覺心無著,少飲從教睡亦清。’”
(5).聽任;任憑。 宋 韋驤 《菩薩蠻》詞:“白髮不須量,從教千丈長。” 明 高啟 《夜雨》詩:“醉來獨滅青燈臥,風雨從教滴夜長?!?清 錢謙益 《團扇篇》詩:“從教妾扇經(jīng)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圓?!?/div>
《國語辭典》:不齒(不齒)  拼音:bù chǐ
1.羞與為伍。如:「他的作為,令人不齒。」
2.不錄用?!稌?jīng)。蔡仲之命》:「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齒?!?jié)h。孔安國。傳:「罪輕故退為眾人,三年之后乃齒錄,封為霍侯。」《禮記。王制》:「不變,屏之遠方,終身不齒?!?jié)h。鄭玄。注:「齒猶錄也。」
3.周代官分九等稱「九命」,三命官參加鄉(xiāng)飲因尊貴而可以不按年齡順序排列入座;座位居一般人之上,稱為「不齒」?!吨芏Y。地官。黨正》:「再命齒于父族,三命而不齒。」
《國語辭典》:鄉(xiāng)風(鄉(xiāng)風)  拼音:xiāng fēng
各地固有的風俗。宋。蘇軾〈歲暮思歸不可得寄子由弟〉詩三首之一:「亦欲舉鄉(xiāng)風,獨唱無人和?!?/div>
《漢語大詞典》:罷民(罷民)
(1).不從教化、不事勞作之民。周禮·秋官·司圜:“掌收教罷民。”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罷民謂惡人不從化、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span id="8ye1ca8" class="book">《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罷民?!?鄭玄 注:“民不愍作勞,有似於罷?!?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一:“老去頭銜更何有,從今祇合號罷民。”
(2).疲困之民。呂氏春秋·適威:“驟戰(zhàn)則民罷,驟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而國不亡者,天下少矣?!?漢 桓寬 鹽鐵論·詔圣:“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br />(3).謂使民疲勞。左傳·昭公四年:“取陵于大國,罷民而無功?!?span id="fbr62om" class="book">《晏子春秋·雜上十七》:“年充眾和而伐之,臣恐罷民弊兵,不成君之意。”
《漢語大詞典》:率教
(1).實行教化。 晉 摯虞 《典校五禮表》:“夫革命以垂統(tǒng),帝王之美事也;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wù)也。”
(2).遵從教導(dǎo)。新唐書·卓行傳·陽城:“沉酗不率教者皆罷。” 宋 蘇軾 《南安軍學記》:“其不率教者,甚者則撻之,小則書以記之?!?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蓋虛心率教,不患程度之低?!?/div>
《漢語大詞典》:?;?/div>
謂頑固不服從教化。 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二書》:“況今之士,非有素厲之行,而為吏者,又非素擇之材也。一日卒然梗化,遂欲齊之以法,豈非左右者之誤,而不為無害也哉!” 元 虞集 《刷馬歌》:“ 嶺 南烽火亂者誰,何事至今猶梗化?!?明 宋濂 《端木府君墓志銘》:“爾曷為良民以報上德,寧?;宰糟抟??梗化弗祥,天刑所不貸,爾其識之?!?span id="7sigwrp" class="book">《水滸后傳》第一回:“那地方原是蠻荒徼域,人民?;蛔穹ǘ??!?/div>
《漢語大詞典》:外成
(1).舊謂夷狄順從教化而相安無事。左傳·文公十八年:“舉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nèi)平外成。” 杜預(yù) 注:“內(nèi),諸夏。外,夷狄?!?孔穎達 疏:“此五教可常行,又謂之五典也。諸夏夷狄皆從其教,是為內(nèi)平外成。”
(2).謂女子出嫁。 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婦人外成,以出適人為嫁。”《晉書·刑法志》:“女人有三從之義,無自專之道,出適他族,還喪父母,降其服紀,所以明外成之節(jié),異在室之恩?!?span id="brqo5nd" class="book">《詩·召南·采蘋》“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鄭玄 箋“凡昏事于女禮,設(shè)幾筵于戶外,此其義也與” 唐 孔穎達 疏:“正祭在室,此所以不于室中者,以其凡昏事皆為於女行禮,設(shè)幾筵於戶外,取外成之義。今教成之祭,於戶外設(shè)奠,此外成之義?!?span id="flmk7ec" class="book">《北史·氐傳》:“禮,婦人外成,因夫而榮。”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豈以外成忘一本,諸姑伯姊也關(guān)情?!?/div>
《漢語大詞典》:服教
遵從教化;接受教誨。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 管 蔡 皆服教殉義,忠誠自然?!?span id="p033fot"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何夔傳》:“今雖小安,然服教日淺。” 宋 龔鼎臣 東原錄:“里巷細民,有以是非相較,患人之不及己知己善者,傍有儕類曰:‘……爾但為善,則人亦稱你如稱藥矣。’其人默而服教?!?/div>
《漢語大詞典》:鄉(xiāng)化(鄉(xiāng)化)
趨從教化。鄉(xiāng),通“ 向 ”。《漢書·王莽傳上》:“天下聞公不受千乘之土,辭萬金之幣,散財施予千萬數(shù),莫不鄉(xiāng)化?!?span id="xy7ki3h" class="book">《漢書·循吏傳·黃霸》:“﹝ 霸 ﹞宣布詔令,百姓鄉(xiāng)化。”
分類:從教教化
《漢語大詞典》:偃化
謂聽從教化。 唐 王勃 《梓州慧義寺碑銘序》:“遂使邑南偃化,爭傳廉恕之風;濮右馳情,競起松篁之節(jié)。”
《漢語大詞典》:勸服(勸服)
謂因受勸勉而樂于遵從教化。后漢書·鮑昱傳:“ 德 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黻冕,行禮奏樂。又尊饗國老,宴會諸儒。百姓觀者,莫不勸服?!?/div>
《國語辭典》:頑逆(頑逆)  拼音:wán nì
不服從教化、行為叛逆。如:「那孩子性子烈,又頑逆,師長們應(yīng)多予以輔導(dǎo)?!?/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