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巖,字山品。番禺人。俗姓李。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從天然禪師脫白,居雷峰。十二年(一六五五)度嶺,游天臺,住靈隱,遍參諸方。禮繼起禪師,嗣臨濟(jì)宗。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二。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七九
今湛(一六一二—一六七七),字旋庵。三水人。俗姓李,原名廷輔。明桂王永歷二年(一六四八)登具,為海云、海幢兩山都寺。趺化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世壽六十五。事見釋今無《光宣臺集》卷一四。

人物簡介

全粵詩
今離(?--一六七三),字即覺。新會人。俗姓黃,原名尚源。諸生。明桂王永歷二年(一六四八)從天然禪師受具,居雷峰。頃充華首、棲賢監(jiān)院,再領(lǐng)雷峰監(jiān)院。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示寂廬山。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全,字目無。番禺人。俗姓許。明桂王永歷七年(一六五三)脫白受具,繼無方應(yīng)公為監(jiān)院。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二。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金堡(1614-1680) 字道隱,號衛(wèi)公。浙江仁和人。后歸瞿式耜,桂林破,出家為僧,法名今釋,字澹歸,又號蔗馀、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師,駐錫韶州丹霞寺。工詩文,尤精于詞,抒興亡之感、家國之恨,語多痛切。有《遍行堂集》。詞集名《遍行堂詞》。
維基
金堡(1614年—1680年9月11日),字道隱,號衛(wèi)公,法名今釋,字澹歸,號性因,浙江仁和縣(今屬杭州市)人,明末、南明政治人物,進(jìn)士出身。明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第五十二名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官山東臨清州知州。明永歷二年(1648年)授官兵科給事中。號稱「五虎」之一,以直言敢諫,被稱為虎牙。在《駁何吾騶疏》中痛斥何吾騶、黃士?。骸更S士俊在佟虜坐中見先臣子壯極刑,四十三年?duì)钤暗?,而不早死真不幸耳。后與吾騶攜手同來,為國賊乎?……若叩頭養(yǎng)甲,滿口老爺,則吾騶之禮義遜讓也。臣為太祖高皇帝而罵之,何體面之有?」明永歷四年(1650年)陳邦傅、馬吉翔一同指控金堡為「北人間諜」,遭到錦衣衛(wèi)的嚴(yán)刑拷打,腿部殘廢,被黜戍清浪衛(wèi)(今貴州省岑鞏縣境內(nèi)),因瞿式耜連上七疏營救,留居桂林。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發(fā)為僧,法名今釋,字澹歸,號性因。明永歷六年(1652年)至廣州,投奔海幢寺的高僧天然禪師。后曾為尚可喜樹碑立傳《平南王元功垂范》。墓塔在廣東仁化丹霞半山中,云霧可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4—?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麗京,一字景宣,學(xué)者稱講山先生。明貢生。入清棄舉業(yè),以醫(yī)為業(yè)??滴醭酰蚰蠞∏f氏《明史》獄牽連被捕,尋得釋。赴廣東為僧,法名今龍,一說入山為道士。有《威鳳堂文集》、《從同集》。
清詩別裁集
字麗京,浙江錢塘人。○《漁洋詩話》謂麗京晚年遠(yuǎn)游不歸,或云在嶺南為僧,名今龍,而朱竹垞太史謂其入武當(dāng)為道士,終莫能定也??傊恢K云。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麗京,錢塘貢生。有從同集。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謝,原名淩霄。諸生。明桂王永歷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禪師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峰建置梵剎,工用不貲,白發(fā)愿行募,沿門持缽十馀載,叢林規(guī)制次第具舉。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見清宣統(tǒng)《番禺縣續(xù)志》卷二七。

人物簡介

全粵詩
今如(?—一六七四),字真佛。新會人。俗姓黃,角子今(上草頭下黽)父。諸生。明桂王永歷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老人出世登具。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二。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稚,字聞?wù)?。番禺人。俗姓蘇。明桂王永歷七年(一六五三)出世,十二年(一六五八)登具,執(zhí)侍丈室三十馀年。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6—1685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錢塘人,字今是,又字今生,號是庵,又號龕山逸史。葛徵奇妾。工律詩,善畫,多用水墨,無閨閣氣。徵奇死,以筆墨自給。有《竹笑軒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三
李因,字是庵,號龕山女史,晚號今生,會稽人。海寧葛徵奇?zhèn)仁?。有《竹笑軒吟稿》?/blockquote>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是庵,會稽人。一云杭州人光祿卿葛徵奇妾有竹笑軒吟草續(xù)槁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四,字人依。新會人。俗姓張,原名圣睿。諸生。年三十馀,出世禮樅堂禪師薙染。明桂王永歷十一年(一六五七),皈華首老和尚受具,充記室,出為海幢典客。及石鑒和尚分座棲賢,以監(jiān)院副之。后以母老歸養(yǎng),竟坐化于象嶺下。事見《海云禪藻集》卷三。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二
今印,字海發(fā)。順德人。族姓梁,原名瓊,字之佩,更名海發(fā)。諸生。明桂王永歷十一年(一六五七)皈天然落發(fā)受具。明桂王永歷十二年(一六五八)隨師還粵,頃復(fù)返廬山掌記室。天然老人遣參諸方。至楚黃見天章和尚,一語遂契,付以大法,命居西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
今帾(一六一八?--一六九○),字記汝。新會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諸生。將應(yīng)鄉(xiāng)試,適以憂解。服闋,棄諸生,從天然老人受具。明桂王永歷十五年(一六六一)為雷峰典客,后隨杖住丹霞,充記室,再從老人住歸宗。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老人入涅,復(fù)返雷峰。二十九年還古岡,訪尋故舊,忽示微疾,端坐而逝。著有《借峰詩稿》。清同治《番禺縣志》卷四九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七八一
今攝(一六一八—一六八六),字廣慈。番禺人。俗姓崔。參天然,即披緇依三十年。居侍寮最久,后充雷峰監(jiān)院諸職。清圣祖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離亂中入凈成侍天然。十九年(一六八〇)付法偈,越六年示寂。著有《巢云遺稿》。事見清宣統(tǒng)《番禺縣續(xù)志》卷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全粵詩·卷六六二
王邦畿(一六一八—一六六八),字誠籥。番禺人。明思宗崇禎時(shí)副貢生。明唐王紹武中,以薦官御史。后永歷帝都于肇慶,邦畿與陳恭尹同往從之。及桂林陷,永歷帝西奔不返,邦畿乃遁歸終隱。迨永歷帝及從亡諸臣蒙難,邦畿自著禪衣于雷峰,號今吼,字說作。清嘉慶間順德羅學(xué)鵬所編《廣東文獻(xiàn)》,以邦畿為清初嶺南七子之一。著有《耳鳴集》十四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