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星州人,字克禮,號樵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8—1381 【介紹】: 元明間江西吉水人。少嗜學,陳友諒辟為編修。后投朱元璋,授中書咨議。從圍武昌,說降陳理,遷國子監(jiān)祭酒。洪武元年擢編修,曾出使安南。三年,與劉基同為學士。在太祖前每直陳得失,太祖喜其質直,呼為老實羅。尋致仕,賜大布衣。后又被召入京,奏減江西秋糧及兵餉,太祖皆允行。有《玉堂唱和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9—1382 【介紹】: 元僧,鄱陽人,字行中,號熙怡叟、澹居子,俗姓吳。得法于徑山元叟端和尚。博綜經傳。為文醇正雄簡,尤工詩。有《澹居稿》。
元詩選
至仁,字行中,別號熙怡叟,鄱陽人。得法于徑山元叟端和尚,駐錫蘇州萬壽寺。博綜經傳,貢尚書泰甫、黃侍講晉卿皆服其說,虞文靖公稱其文醇正雄簡有史筆,宗門之子長也。其詩句如:「松間石榻春云護,花底山尊夜月開?!埂干充静菹懔魉?,海天云凈碧峰遙?!埂缸眍}梧葉秋陰合,坐對槐花暮雨來?!褂帧对伜L脑倩ā吩疲骸冈吕锞窠窀?,雨中顏色向來新?!咕惴€(wěn)秀有法。判官皇甫琮編次其詩文曰《澹居稿》,江左外史雪廬新公為之序。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行中,鄱陽人。元末住紹興崇報寺洪武初應召與鐘山法會后主虎丘寺有澹居槁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三
釋至仁,字行中。姓吳氏,番陽人。晚號澹居子,又號熙怡子。父仲華,江州廣文。仁五歲,其親使拜報恩寺真純牧公,七歲得度。西土控空上人赴英宗召,便道憩報恩,見而嘆曰:“再世人天師也?!绷顓⒑褊庞陔p徑,叟喜謂曰:“仁書記,虎而翼者也?!背鍪捞I之德章,越之云頂、崇報,吳之萬壽。明洪武三年,來往虎邱之云巖,道涵德隆,四眾云集,旁通外經,尤邃于易,發(fā)為詞章,嚴簡而有法,務在匡宗,不以此自多。嘗撰《黃州蘇文忠祠堂記》,虞道園稱其文言謹奧,有西漢風。張潞公寄以詩曰:“今代能仁叟,高風播海涯?!彼挝膽椧嘣唬骸盎⑶褡鹫呙⊥溃娦跃既裟δ嶂?。”被召至京,以佛旨為書而對,太祖大喜。洪武十五年三月十九日示寂,壽七十四,臘六十七。
徐石麟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9—1375 【介紹】: 元婺州路蘭溪人,字仁孚。辟福州路吏,調任海漕萬戶府令史。歷掾江浙行省、行院理所,升昆山州判官,審案有能聲。致仕居昆山。
朱景仁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0—1361 【介紹】: 元杭州路海寧人。元季士人避兵之海寧,景仁周給之。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普仁。字德隱。蘭溪趙氏子。趙故名宦家。師生有出塵之思。博極群書。參了然義公于智者。機鋒奮觸。當仁無讓。聲稱籍籍。起叢林間。掌記室于東陽輝公。分座說法于南楚悅公。古鼎銘公。月江印公。無弗咨叩。相與辯詰無虛日。徵以宗門機緣。大而沙界。小而毫芒。無不收攝。激揚正法之馀。旁及辭章者。唯覺隱誠公。笑隱?公。為最密。元至正乙未。部使者挽師。出世金華之西峰。時天下大亂。師知事不可為。鳴鼓而退。及王師聚婺州。駕幸智者。見其山川深秀。而法席尚虛。特詔師住持。不聽。韶之南華。不遠三千里。致州侯之命。不從。杭之中竺。其請如南華。又加勤焉。師惠然欲往。郡守鐘某。惜其行。從容問師曰。佛法有重輕耶。曰否。曰佛法既無重輕。師位寧有崇卑耶。師一笑而止。久之。起應凈慈。道聲洪震。方以興壞起廢為己任。而秘書事起矣。有誣智者寺僧購名畫以歸者。事下刑曹。刑曹以師舊主智者。當知其是非。逮而質焉。事將白。忽示微疾于京師寓舍。屈指計曰。此八月八日最良。吾將逝矣。至期整衣。端坐而化。閱世六十有四。僧臘五十。師風指孤峭。不樂與非類狎逢。學行之士。輒敬之如賓師??v無儋石儲。亦必久留不厭。故薦紳服其偉度。樂與過從。善談論。終日不倦。玉貫珠聯(lián)。纚纚絕可聽。尤能汲引后進。隨資誘掖??说子诔?。有三會語錄。山居詩一百首。傳世。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三
釋普仁,字德隱,姓趙氏,蘭溪人也。性孤峭,年十歲便有出塵之想,依金華寶石演法院月公祝發(fā),及受具,乃慨然求道,危坐達旦,期息妄緣。時鄰院智者住山了然義,道價甚高,仁入室問答,機鋒遞相奮觸。久之,應部使者之請,出主金華西峰凈土。元季喪亂,天下紛擾,仁遂引退。戊戌冬,有明兵至婺州,太祖臨幸智者寺,見其虛席,特詔仁主之。坐夏十五,處之連云、韶之南華、杭之中竺,檄幣交至,皆辭不赴。洪武甲寅之秋,使者三至,請主凈慈,始強起應之。開法之日,聽者千人,莫不挹深飲醇,嘆詠而去。以乙卯八月八日端坐而寂,臘五十,年六十四。著有《三會語》若干卷,《山居詩》百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4—1368 【介紹】: 元汴梁人,字子山。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翰林修撰。歷樞密副使,累上疏言軍政利害,拜中書參知政事,時天下大亂,祖仁性剛直,與時宰論議常不合。官至太常禮儀院使。明兵入京時,為亂兵所殺。
維基
陳祖仁(1314年—1368年),字子山,號控齋,河南開封人,生于江蘇武進(今常州),狀元。父陳安國,擔任常州晉陵尹,祖仁好學,早年在南方讀書、就學,有名聲。祖仁長得其貌不揚,身高矮小,且一眼全盲。至正元年(1341年)以春秋中河南鄉(xiāng)貢。至正二年(1342年)登壬午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誥,改為侍講學士、出京擔任甘肅行省參政。歷官國子監(jiān)祭酒、樞密副使、翰林學士、中書參知政事等職。晚年擔任太常禮儀院使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軍攻陷大都,祖仁剛踏出健德門,旋即遭亂軍殺害,享年五十五歲。
房守仁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東昌博平人,字德麟。順帝至正間為東平路吏,兵興時曾任民兵萬戶。歷山東憲司吏,遷遼憲,以病歸。入明,教授鄉(xiāng)里,聘主縣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靜之。元末與弟藍仁智俱往武夷師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詩法,遂棄科舉,專意為詩。后辟武夷書院山長,遷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鳳陽,居瑯邪數(shù)月,放歸,以壽終。其詩和平雅澹。有《藍山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靜之,崇安人。有藍山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十六
仁字靜之,崇安人。明初徙濠,尋放還。有《藍山集》六卷。 (杭世駿《榕陰詩話》:二藍集閩人無知者。何氏《閩書》:藍仁有《藍山集》,藍智有《藍澗集》。竹嘗輯入《詩綜》,以為十子之先。閩中詩派實其昆友倡之,集本合刻。吳明經焯嘗于吳門買得《藍山集》,是洪武時刊,有蔣易、張矩二序,與竹言忽合。而《藍澗集》究不可購。徐惟和輯《晉安風雅》時,二藍闕焉,則此集之亡久矣。 陸心源《儀顧堂題跋》:《藍山詩集》六卷,明藍仁撰。前有正統(tǒng)二年丁巳秋八月朔嘉議大夫禮部左侍郎陳璉序,洪武庚辰歲花辰日武夷文學西江吉水倪伯文序,云松樵者張矩序,橘山真逸蔣易序,計詩六百八十馀首?!端{澗詩集》六卷,明藍智撰,題曰友生程嗣祖奇遠編。集前有至正壬寅冬戊子進士戶部尚書西夏張昶序,張矩題,蔣易序,計詩五百馀首。案兩集明正統(tǒng)以后無重刻本,故流傳甚少,乾隆中開四庫館,亦無人進呈,館臣從《永樂大典》抄出著于錄,《藍山集》得詩五百馀首,《藍澗集》得詩三百五十首。此從明刻原本抄出,《藍山集》多得詩一百五十馀首,《藍澗集》多得詩一百五十馀首,較《大典》本約增三分之一。近閩中郭兼秋主事重刻二集,不言所據(jù)為何本,前無原序。核其詩與提要著錄之數(shù)相符,當即《大典》傳抄本也。《藍山集》誤收藍澗詩五十馀首,《籃澗集》誤收藍山詩三十馀首。《永樂大典》本往往有此,此非館臣之誤,乃《永樂大典》纂修諸臣草率之故。 田按;竹稱《藍山》、《藍澗》二集選家誤有參錯,今依明初雕本刊正。而陸氏《儀顧堂題跋》所謂郭氏新刻《藍山集》誤收藍澗詩五十馀首者,中如《秋山懷友》、《擬貧士》、《宿田家》、《望武夷山》、《宿橘山田家》、《懷蔣先生》、《暮宿田家》、《正月十四日》,《西山感興》、《風雨不已簡我同志》、《暮秋懷鄭居貞》、《西山暮歸》、《暮歸山中》、《云峰秋齋圖》、《高彥敬畫楚江存曉圖》、《贈魏士達》諸詩,竹《詩綜》均錄作藍山詩,正與郭氏本一一相合。大抵郭氏所據(jù)之《四庫》木與竹所見之本相同。陸氏所得之本又與竹所謂選家誤有參錯之本相同,各據(jù)所見,紛如聚訟,今亦不能定為誰是誰非也。惟陸氏本《藍山集》多有倪伯文序,《藍澗集》多有張昶序,又二集詩各多至百五十馀首,此亦足廣異聞耳。藍山骨格老蒼,藍潤音節(jié)高亮。二人才力各不相下。余錄明人之兄弟稱詩者,當以二藍為開先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松江華亭人。字叔剛,一字子剛。好學能文,尤工書。順帝至正間,吳興守將送米百斛,舉為幕官,辭而不受。張士誠辟延賓館,聘之,亦謝免。授書里中。卒年四十七。有《敬聚齋集》。
元詩選
仁近,字叔剛,一字子剛,華亭人。好學績文,書法學《黃庭經》,自有一種風流醞藉俠才子氣。至正間,嘗游吳興,守將候見之,送餼米百斛,既舉幕官,并辭。張?zhí)颈傺淤e館,幣使聘焉。亦謝免養(yǎng)高。授書里中,年四十七卒,有《敬聚齋詩稿》。子剛從楊鐵厓游,鐵厓謂其詩音節(jié)興象,可追盛唐,常以才子目之。其《秋夜曲》、《白苧詞》、《九山宴集》等篇,極為一時所稱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臺州黃巖人,號蒙泉。幼著道士服,長游京師,寓崇真宮,齋居萬松間,一夕大雪填門,僵臥讀書,不改其樂。京師號為獨冷先生。順帝至正間出主白鶴觀。善詩。有《蒙泉集》。
元詩選
守仁號蒙泉,天臺黃巖人。幼著道士服,長游京師,寓蓬萊坊之崇真宮,不事干謁,齋居萬松間。一夕大雪填門,蒙泉讀書僵臥自若,京師號為獨冷先生。至正間,出主白鶴觀。詩多失傳,僅見《玉山雅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仁淑(?-1380),元末明初浙江杭州徑山僧。字象元。俗姓陳,天臺(今浙江省臨??h)人。曾住持杭州徑山興圣萬壽禪寺。能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5—1396 【介紹】: 明初江西泰和人,字尚仁。洪武中以賢良征赴京師。時帝刑罰過當,岐上書言之頗切。授潭府長史,力辭忤旨,謫楚雄訓導,改涼州。復召考定書傳,給驛歸。學者稱正固先生。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尚仁,泰和人。明初以賢良徵為潭府左長史固辭謫楚雄儒學教授改平涼訓導有正固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岐字尚仁,泰和人。明初以賢良徵為潭府左長史,固辭,謫楚雄教授,改平涼訓導。有《正固先生集》。
林文壽 朝代:明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林文壽,字仲仁,福建長樂縣人。明初官員。至正二十三年省元,洪武三年庚戌科復中式,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開會試,林文壽考中吳伯宗榜三甲進士。官山東鄒平縣縣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28—1398 【介紹】: 明朝開國皇帝。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人。初名重八、興宗,字國瑞。幼年窮苦,十七歲入皇覺寺為僧,旋即出外化緣乞食。元順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興部紅巾軍,自親兵升九夫長,娶子興養(yǎng)女馬氏為妻,號“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為鎮(zhèn)撫。十五年,子興死,子郭天敘受宋龍鳳政權任為都元帥,以元璋為左副元帥。同年,渡江攻集慶。天敘陣亡,元璋獨任元帥府事。十六年,克集慶,改稱應天府,遂稱吳國公。此后,東與張士誠爭江浙,西與陳友諒爭長江中游地區(qū)。宋小明王龍鳳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殺陳友諒。次年,稱吳王。龍鳳十二年,圍張士誠于蘇州。次年,始稱吳元年,破蘇州,俘殺張士誠;繼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國號明,年號洪武。同年,克大都,滅元。陸續(xù)攻克南北各地,屢次出塞攻擊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謀反”罪殺丞相胡惟庸,罷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在位時嚴懲貪污,以操之過急,不免冤濫。屢興大獄,胡惟庸、藍玉兩案,前后株連死者數(shù)萬人。開國功臣多非善終,文人學士以文字取殺身之禍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嚴禁百姓私往海外貿易,禁用白銀交易。
明詩紀事·甲簽·卷一(上)
太祖姓朱氏,諱元璋,字國瑞,濠州鐘離人。元至正十一年辛卯起兵,丁未稱吳元年,戊申建元洪武。在位三十一年崩,葬孝陵。有文集五十卷,詩五卷。 (黃瑜《雙槐》《歲鈔》:洪武八年秋八月,上覽川流之不息,陋尹程《秋水賦》言不契道,乃親更為之。賦成,召禁林群臣觀之,且曰:「卿等亦各撰賦以進。」宋濂率同列研精覃思,鋪敘成章,詣東黃閣次第投獻。上皆親覽焉。復置品評于其間。已而賜坐,敕大官進天廚奇珍,內臣行觴。觴已,上顧濂曰:「卿何不盡飲?」廉出,跽奏曰:「臣荷陛下圣慈,賜以醇酎,敢不如詔?第臣年衰邁,恐不勝杯杓,志不攝氣,或愆于禮度,無以上承寵光爾?!股显唬骸盖涔迷囍?。」濂即席而飲。將徹,上復顧曰:「卿更宜酹一觴。」濂再起固辭。上曰:「一觴豈解醉人乎?卒飲之?!瑰ヅe觴至口端,又復瑟縮看三。上笑曰:「男子何不慷慨為?」對曰:「天威咫尺間,不敢重有所瀆。」 勉強一吸至盡。上大悅。濂顏面變赪,頓覺精神遐漂,若行浮云中。上復笑曰:「卿宜自述一詩,朕亦為卿賦醉歌?!苟钣觞S綾案進。上揮翰如飛,須臾成《楚辭》一章,曰:「西風颯颯兮金張,特會儒臣兮舉觴。目蒼柳兮裊娜,閱澄江兮水洋洋。為斯悅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泛瓊斝兮銀漿。宋生微飲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驟蹌蹌。美秋景兮共樂,但有益于彼兮何傷?」濂既醉,下筆欹傾,字不成行列。甫綴五韻,上遽召濂至,命編脩官朱右重書以遺濂。遂諭濂曰:「卿藏之以示子孫。非惟見朕寵愛卿,亦可見一時君臣道臺,共樂太平之盛也?!瑰ノ灏葸凳滓灾x。上更敕侍臣應制,賦《醉學》《士歌》者四人:考功監(jiān)丞華克勤、給事中宋善、方徵、彭通聞。而續(xù)賦者五人:秦府長史林溫、太子正字桂彥良、翰林編修王璉、張唯、典籍孫蕡。彭與孫皆吾廣人也。) 黃佐《翰林記》:太祖嘗出御制詩文,以示詞臣。太子正字桂彥良即于上前大聲誦之瑯然,左右驚愕,學士承旨詹同私戒之。上知之,謂曰:「儒者事君,正當誠意,毋事矯揉也?!?廖道南殿閣詞林記:丙午年六月,上禱雨鐘山獲應,賦七言喜雨詩,命待制黃哲等賡和。已而諸將告捷,多令翰林諸臣應制賦詩,上親加品評。洪武十年十二月,上制十題,命典籍吳伯宗賦之,援筆立就,詞語峻潔。上嘉其才敏,賜織金綿衣。嘗幸清流關,賦詩,命扈從儒臣和之。起居注劉季道有「治定不教生縱逸,功成猶遣歷間關」之句。上嘆賞曰:「可謂安不忘危。」賜以白金文綺。又起居注蔣子杰應命即物賦詠,立成。上大悅,特寵賜和章。一日命群儒撰《豢鶴文》,吳府伴讀王驥操觚立就,學士宋濂為之進呈。上稱善。及日將南至,大祀于園丘,上復命群臣賦七言律十二韻,冠以三百言序。驥與黃昶先成,跽讀禦榻前。上聽畢,加獎勵,命進學禁林云。 解縉《春雨軒集》:洪武二十有八年,北平永清衛(wèi)之龍門,禾有異莖同穗之祥。今上皇帝遣皮來進,群臣上表賀。太祖高皇帝親禦翰墨,為詩一章,以賜今上皇帝。其詩首言創(chuàng)業(yè)之艱,天命之不易,除暴禁亂之師,撫民致治之略。中言天錫豐登之屢,史書垂示之嚴,明堂里禋薦之重。末示謙沖戒謹之意。為善不足之誠,大矜下民之惠。與民同樂之盛心,滋于言表。蓋不以嘉禾之祥為可矜,而以為可懼,而思以自勉,圣不自圣,兢兢業(yè)業(yè),足以垂訊于千萬年。今上皇帝服膺圣訓,念手澤之存,颯誦追維,不能自已,乃永樂三年用摹勒于石。拓本裝治成軸,分賜諸王及近臣。于是臣縉亦得與賜焉。 楊慎《藝林伐山》:吾蜀解元王孝忠,鄉(xiāng)試《賀平西蜀表》中有云:「川四巴三,收彈丸黑子之地;傅一廖二,成大統(tǒng)函夏之天?!垢狄涣味颂嬗啤镀轿魇耥灐分兄^「傅友德之功第一,廖永忠之功第二」也。人咸服其博洽。董谷《碧里雜存》:宋太史濂乞歸時,徹制詩二首餞之云:「白下開尊話別離。知君此后跡應稀?!瑰ダm(xù)云:「臣身愿作衡陽雁,一度秋風一度歸?!股蠍?,賜白金、緡幣、文綺,曰:「與汝作百歲衣也?!棺允菤q一朝焉。 田按:《堯山堂外紀》:「洪武十年,宋學士景廉乞骸骨歸,華亭朱孟辨紀其事,作詩送之:『城上春云暖更飛,念卿此地跡應稀,臣身愿作隨陽雁,一度秋來一度歸。』」據(jù)此則又為孟辨詩,而非太祖與濂賡續(xù)也。詩亦小有異同。周亮工《閩小紀》:林廷綱洪武初,承太祖親擢吏科給事中,寵遇日隆。嘗侍游江間殿。太祖首唱詩二句曰:「江間小殿與云齊,梁上新添燕子泥?!构兄甲愠扇?lián)曰:「雉尾曉開紅日近,龍衣春濕彩云低。旌旗影裹貔貅息,斧鉞門前騏驥嘶。簪筆詩成同拜舞,太平天子賜新題?!购筚n名恒忠。 王世貞《藝苑卮言》:高皇帝神武天授,生目不知書。既下集慶,始厭馬上,長篇短歌,操筆輒韻,有魏武樂府風,制詞質古,一洗駢偶之習。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草木子》謂上有佳句云:「烏啼紅樹裹,人在翠微中。」天下誦之。又皇太子《新月詩》云:「昨夜嚴陵失釣鉤,何入移上碧云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照九州?!挂笆犯街?。謂為太祖及懿文不享國之證?!?a target='_blank'>草木子》乃元遺民國初所著書,謂上者,順帝也;皇太子者,愛猷識理達臘也。蓋以其不獲有天下,而在東宮頗擅權,故記之耳。《高帝集》無此二句。 朱孟震《續(xù)玉笥詩談》:近有作《道聽錄》者,指黃巢《詠菊》,元梁王《曉行》之作以為高皇,宋人譏高宗《養(yǎng)鴿》詩載葉氏《草木子》,而以為武宗北狩。書非異聞,時非久遠,尚謬妄若此,況遠且僻哉! 田按:《明史藝文志》:太祖文集五十卷、詩五卷?!端膸臁分浂怼W詽h祖以馬上得天下,《大風》一歌,妙合音節(jié)。明祖起自布衣,與漢合符,御制篇章,炳為巨集。野史所載,最為繁雜,茲擇其可信者著于編,以瞻一代之風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