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五善
(1).古代射禮的五項要求。《論語·八佾》“射不主皮” 何晏 集解引 漢 馬融 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體和;二曰和容,有容儀;三曰主皮,能中質(zhì);四曰和頌,合雅頌;五曰興儛,與舞同。” 唐 戎昱 《觀衛(wèi)尚書九日對中使射破的》詩:“出將三朝貴,彎弓五善齊?!?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揖讓而升,非尚六鈞之勇;進退可庶,不矜五善之功,此射之讓也?!?br />(2).謂咨、詢、度、諏、謀。左傳·襄公四年:“臣聞之,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諏,咨難為謀。臣獲五善,敢不重拜?!?杜預 注:“問善道,問親戚之義,問禮宜,問政事,問患難。五善為咨、詢、度、諏、謀。”
(3).五戒。《無量壽經(jīng)》卷下:“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div>
《漢語大詞典》:五禁
(1).古中醫(yī)指患氣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者,應分別禁食辛、咸、苦、甘、酸五類食物,謂之“五禁”。《素問·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br />(2).即五戒。 唐 義凈 《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一:“若泛為俗侶,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眾,遂廣彰乎七篇?!痹敗?五戒 ”。
《國語辭典》:五戒  拼音:wǔ jiè
1.佛教戒律之一。為佛教徒應持守的五項戒律。指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堕L阿含經(jīng)》卷二:「時彼女從佛受五戒已,舍本所習,穢垢消除,即從座起,禮佛而去?!?br />2.在家人。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四出:「自家乃是彌陀寺中一個五戒便是?!?/div>
《國語辭典》:妄語(妄語)  拼音:wàng yǔ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赌鲜?。卷七○。循吏傳。何遠傳》:「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一縑?!埂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語?」也作「妄說」、「妄言」。
《漢語大詞典》:佛戒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五百戒等。隋書·經(jīng)籍志四:“ 魏 黃初 中,中國人始依佛戒,剃髮為僧?!?/div>
《國語辭典》:戒法  拼音:jiè fǎ
佛教用語。佛陀所制定的各種戒,如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在家五戒、八關齋戒等?!端姆致蓜h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戒法,此即體,通出離之道?!?/div>
《漢語大詞典》:五惡(五惡)
中醫(yī)謂五臟的五種禁忌。《素問·宣明五氣論》:“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國語辭典》:小乘戒  拼音:xiǎo shèng jiè
小乘佛教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等。
《漢語大詞典》:近事男
即居士。指在家奉佛受五戒的男子。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鄔婆索迦, 唐 言近事男。舊曰伊蒲塞,又曰優(yōu)波塞,又曰優(yōu)婆塞,皆訛也?!?/div>
《漢語大詞典》:近事女
巴利文。指在家奉佛的受五戒的女子。近事,謂親近三寶,奉事如來之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鄔婆斯迦, 唐 言近事女。舊曰優(yōu)婆斯,又曰優(yōu)婆夷,皆訛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