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內(nèi)屏
(1).古代諸侯府第在大門內(nèi)筑小墻作屏蔽,稱為“內(nèi)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 漢 鄭玄 注:“禮,天子外屏,諸侯內(nèi)屏,大夫以簾,士以帷。”
(2).星名。在五帝座前。宋史·天文志二:“內(nèi)屏四星,在端門內(nèi),近右執(zhí)法。屏者,所以擁蔽帝庭也。”
《漢語大詞典》:感生帝
古代認(rèn)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稱其祖所感生之帝為“感生帝”。亦省作“ 感帝 ”、“ 感生 ”。周書·武帝紀(jì)上:“甲寅,祠感生帝於南郊?!?span id="kbuc6ej" class="book">《北史·周紀(jì)下·武帝》作“感帝”。隋書·高祖紀(jì)下:“壬子,親祀感帝?!?宋 李如箎東園叢說·雜說:“五行之帝,居太微中,受命之君,必感其精氣而生。東方木帝曰 靈威仰 ,西方金帝曰 白招拒 ,北方水帝曰 葉光紀(jì) ,南方火帝曰 赤熛怒 ,中央土帝曰 含樞紐 。故以木德受命有天下者則祭 靈威仰 ,金德受命有天下者則祭 白招拒 ,水德則祭 葉光紀(jì) ,火德則祭 赤熛怒 ,土德則祭 含樞紐 。謂之感生帝?!?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感生帝》:“ 乾德 初,用博士 聶崇義 之言,以 赤帝 為感生,每歲正月祠,用壇?!眳㈤?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漢 鄭玄 注。
《漢語大詞典》:秦畤
秦 代祭天地五帝的處所。 清 吳偉業(yè) 《海市》詩之三:“ 秦 畤長松移絶島, 梁園 修竹隱 滄洲 。” 靳榮藩 注:“史記·封禪書: 秦襄公 作 西畤 , 文公 作 鄜畤 , 宣公 作 密畤 , 靈公 作 吳陽 上畤 ,祭 黃帝 ,作 下畤 ,祭 炎帝 ,作 畦畤 ?!?/div>
《漢語大詞典》:靈畤(靈畤)
即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之處。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濯濯之麟,游彼靈畤?!?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 武帝 祠五畤,獲白麟,故言游靈畤?!?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羽調(diào)曲三》:“朝陽棲於鳴鳳,靈畤牧於般麟。” 倪璠 注引史記·封禪書:“郊 雍 ,獲一角獸,若麟然。有司曰:陛下肅祗郊祀,上帝報享,錫一角獸,蓋麟云。於是以薦五畤?!?/div>
《漢語大詞典》:赤熛怒
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稱“ 赤帝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漢 鄭玄 注:“五帝……赤曰 赤熛怒 , 炎帝 食焉。”《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賈公彥 疏引《春秋緯文耀鉤》:“夏起赤受制,其名 赤熛怒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文:“ 唐 開元 禮:‘立夏祀 赤帝 ,祝文:敢昭告于 赤帝 赤熛怒 ?!?/div>
《漢語大詞典》:五端
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曰三統(tǒng)五端,化四方之本也?!?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zhì)文:“故同時稱帝者五,稱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統(tǒng)也?!?/div>
分類:五帝服色
《漢語大詞典》:靈威仰(靈威仰)
即 青帝 。五帝之一。東方之神,春神。《禮記·大傳》“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漢 鄭玄 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蒼則 靈威仰 ,赤則 赤熛怒 ,黃則 含樞紐 ,白則 白招拒 ,黑則 汁光紀(jì) ?!?span id="vpmw97m"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二》:“春迎 靈威仰 者,三春之始,萬物稟之而生,莫不仰其靈德,服而畏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七郊
統(tǒng)稱古代在郊外祀五帝(東方 青帝 、南方 赤帝 、中央 黃帝 、西方 白帝 、北方 黑帝 )及天地的祭禮。后漢書·曹襃傳:“父 充 ,持《慶氏禮》, 建武 中為博士,從巡狩 岱宗 ,定封禪禮。還,受詔議立七郊、三雍、大射、養(yǎng)老禮儀?!?李賢 注:“五帝及天地為七郊?!?/div>
《漢語大詞典》:黃老君
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后漢書·陳敬王羨傳:“ 愔 ( 魏愔 )辭與王共祭 黃老君 ,求長生福而已,無它冀幸?!?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史記·殷本紀(jì)曰:‘帝 武乙 無道,為偶人謂天神,天神即天帝也。天有五行,故有五帝,亦謂五君, 黃老君 蓋五帝之一耳?!币徽f,指 虛真人 。參閱 王先謙 集解引 沈欽韓 說。
分類:五帝惠棟
《漢語大詞典》:上咸五,下登三
意謂 漢 德浩蕩,等同 五帝 ,而居 三王 之上?;蛑^ 漢 德不及 五帝 而勝于 三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咸同於 五帝 ,登 三王 之上。” 司馬貞 索隱引 李奇 曰:“ 五帝 之德, 漢 比為減; 三王 之德, 漢 出其上。故云‘減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他( 曾琦 )的年紀(jì)其實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實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來曼梭 ,自比吾家 國藩 ,或許還是他的客氣罷?”
《漢語大詞典》:類祭(類祭)
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唐 孔穎達 疏:“遂行為帝之事,而以告攝事。類祭于上帝,祭昊天及五帝也?!?span id="ekrfinq"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四》:“兵戎國之大事,命將先禮堂子,正類祭遺意,禮纛即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