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五國(五國)
元 鄭元祐 古墻行,并序 帶礪鐫銘在甲第,筑墻不厭高于屋。遠雁秋橫五國城,帛書無復淚交傾。
分類:五國
《漢語大詞典》:五國城(五國城)
古地名。亦稱 五國頭城 。 宋徽宗 被 金 兵所俘,囚死于此。所在地說法不一:一說在今 黑龍江省 依蘭縣 一帶,見 清 曹廷杰 《東三省輿地圖說·五國城考》、 清 魏源 《圣武記》;一說在今 黑龍江省 寧安縣 東北,見 清 《嘉慶一統(tǒng)志》卷六八;一說在今 吉林省 扶余縣 境,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五國城》。 清 趙翼 《汴梁雜詩》:“誰知他日 臨潢 徙, 五國城 中等淚垂?!?李光 《河山》詩之四:“風懷偶託三 天竺 ,涕淚曾揮 五國城 ?!?/div>
《漢語大詞典》:五長(五長)
五種優(yōu)點、長處。 宋 蘇軾 《求婚啟》:“伏承令女第二小娘子,慶闈擢秀,豈獨 衛(wèi)公 之五長。”按,此指 晉 衛(wèi)瓘 女“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币?span id="cpyhzen" class="book">《晉書·后妃傳上·惠賈皇后》。
《國語辭典》:太平洋盆地  拼音:tài píng yáng pén dì
Pacific Basin
指太平洋經濟盆地。范圍包括美、日、加、澳、紐五個先進工業(yè)國及新、馬、泰、菲、印尼東協五國,再加上臺灣、韓國與香港。
《國語辭典》:亞太安全合作會議(亞太安全合作會議)  拼音:yà tài ān quán hé zuò huì yì
由東協五國(汶萊除外)及美、日、韓、加、澳等十個基本會員國組成,于西元一九九三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宣布成立。其主要成員都是各國帶官方色彩的學術團體。成立的主要目的在建立亞太安全對話管道,降低區(qū)域緊張,促使與亞洲安全相關的各國遵守有關協議。
《國語辭典》:布列茲涅夫主義(布列茲涅夫主義)  拼音:bù liè zī niè fū zhǔ yì
Brezhnev Doctrine
指西元一九六八年,蘇聯、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及東德五國軍隊干涉捷克內政后,蘇共總書記布列茲涅夫所推動的一套政治理論。他指出個別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權,必須服膺于整體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利益,因此其主權是有限的。也譯作「勃列日涅夫主義」、「布里茲涅夫主義」。
《國語辭典》:巴黎和約(巴黎和約)  拼音:bā lí hé yuē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法、英、日、義等協約國于西元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對戰(zhàn)敗國德、奧、土、保、匈五國簽訂的和約。主要內容為:德將阿爾薩斯、洛林兩地交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凡德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規(guī)定萊因河以東五十公里為非軍事區(qū),并限制德國軍備,且需支付美、英、法等國巨額賠款。因和約內容極為苛刻,致使德國國內經濟不穩(wěn)定,形成日后希特勒崛起,種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