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昌義之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3 【介紹】: 南朝梁歷陽烏江人。仕齊為馮翊戍主。從蕭衍(武帝)起兵,每戰(zhàn)必捷。梁武帝天監(jiān)初,遷北徐州刺史,鎮(zhèn)鐘離。四年,梁魏大戰(zhàn),義之率軍拔魏梁城。六年,率三千人守鐘離,拒魏軍數(shù)十萬。及梁援軍至,大破魏軍。率輕兵追至洛口而還。以功進號軍師將軍,遷南兗州刺史。不知書,性寬厚,為將能得人死力。官至護軍將軍。卒官,謚烈。
李義徽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義徽,中山盧奴人。太和中,補清河王懌府記室。正光初,徙都水使者。棄官隱于大房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6—515 【介紹】: 北魏河東聞喜人,字文遠。裴叔業(yè)兄子。仕齊至長水校尉,隨叔業(yè)在壽春。叔業(yè)卒,眾舉植監(jiān)州,乃降魏,為兗州刺史,崇義縣侯。累遷至度支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頗志滿,時對眾官有所譏毀。領軍于忠擅權,切齒恨植,乃構(gòu)罪殺之。
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植字文遠,河東聞喜人,居襄陽。仕齊東昏至長水校尉,隨父叔業(yè)在壽春。景明元年,舉州內(nèi)附,除征虜將軍、兗州刺史,封崇義縣侯。進號平東將軍,入為大鴻臚、揚州大中正,出除安東將軍、瀛州刺史。罷州,復為大鴻臚。遷度支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延昌四年八月,為于忠矯詔所害。事雪,贈征南將軍、尚書仆射、揚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渤海蓨人。高歸彥兄。有武勇,初除奉朝請,加威烈將軍。宣武帝時隨父徽出使西域,歸,遷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戰(zhàn)有功。后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僧。吳郡人,俗姓岑。年十八,投僧祐出家,住莊嚴寺。梁武帝天監(jiān)中為新安寺主。掌華林園寶云殿經(jīng)藏,博學能文,名冠當時,后不知所終。著有《經(jīng)律異相》、《飯圣僧法》、《華林佛殿經(jīng)目》、《續(xù)法輪論》、《名僧傳》、《比丘尼傳》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寶唱俗姓岑,吳郡人。師事僧祐,齊建武中入閩,天監(jiān)中還京,往新安寺,又住莊嚴寺,有《名僧傳》三十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篇初
釋寶唱。姓岑氏。吳郡人。即有吳建國之舊壤也。少懷恢敏清貞自蓄。顧惟只立勤田為業(yè)。資養(yǎng)所費終于十畝。至于傍求。傭書取濟。寓目流略便能強識。文采鋪贍義理有聞。年十八。投僧祐津師而出家焉。祐江表僧望多所制述。具如前傳紀之。唱既始陶津。經(jīng)律咨稟。承風建德有聲宗嗣。住莊嚴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又惟開悟土俗。要以通濟為先。乃從處士顧道曠呂僧智等。習聽經(jīng)史莊易。略通大義。時以其游涉世務。謂有俗志。為訪家室執(zhí)固不回。將及三十天蔭既崩。喪事云畢。建武二年擺撥常習。出都專聽。涉歷五載又中風疾。會齊氏云季。遭亂入東。遠至閩越。討論舊業(yè)。天監(jiān)四年便還都下。乃敕為新安寺主。帝以時會云雷遠近清晏。風雨調(diào)暢百谷年登。豈非上資三寶中賴四天下藉神龍。幽靈葉贊方乃福被黔黎歆茲厚德。但文散群部難可備尋。下敕。令唱總撰集錄以擬時要。或建福禳災?;蚨Y懺除障?;蝠嫿由窆??;蚣漓臊埻?。部類區(qū)分近將百卷。八部神名以為三卷。包括幽奧詳略古今。故諸所祈求帝必親覽。指事祠禱多感威靈。所以五十許年。江表無事兆民荷賴。緣斯力也。天監(jiān)七年。帝以法海浩汗淺識難尋。敕莊嚴僧旻。于定林上寺。纘眾經(jīng)要抄八十八卷。又敕開善智藏纘眾經(jīng)理義。號曰義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大般涅槃經(jīng)七十二卷。并唱奉別敕。兼贊其功。綸綜終始緝成部帙。及簡文之在春坊。尤耽內(nèi)教。撰法寶聯(lián)璧二百馀卷。別令寶唱綴紕區(qū)別。其類遍略之流。帝以佛法沖奧近識難通。自非才學無由造極。又敕唱自大教東流。道門俗士。有敘佛理著作弘義。并通鳩聚。號曰續(xù)法輪論。合七十馀卷。使夫迷悟之賓見便歸信。深助道法無以加焉。又撰法集一百四十卷。并唱獨斷專慮。纘結(jié)成部。既上親覽。流通內(nèi)外。十四年。敕安樂寺僧紹。撰華林佛殿經(jīng)目。雖復勒成未悏帝旨。又敕唱重撰。乃因紹前錄。注述合離甚有科據(jù)。一帙四卷。雅悏時望。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jīng)藏。搜求遺逸皆令具足。備造三本以用供上。緣是又敕撰經(jīng)律異相五十五卷。飯圣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經(jīng)五十卷。于時佛教隆盛。無德稱焉。道俗才筆互陳文理。自武帝膺運。時三十有七。在位四十九載。深以庭癊早傾。常懷哀感。每嘆曰。雖有四海之尊。無由得申罔極。故留心釋典。以八部般若為心良。是諸佛由生。又即除災滌累故。收采眾經(jīng)躬述注解。親臨法座講讀敷弘。用此善因崇津靈識。頻代二皇。舍身為僧給使。洗濯煩穢仰資冥福。每一舍時地為之震。相繼齋講不斷法輪。為太祖文皇。于鐘山北澗。建大愛敬寺。糺紛協(xié)日臨睨百丈。翠微峻極流泉灌注。鐘鯨遍嶺??鳳乘空。創(chuàng)塔包巖壑之奇。宴坐盡林泉之邃。結(jié)構(gòu)伽藍同尊園寢。經(jīng)營彫麗奄若天宮。中院之去大門。延袤七里。廊廡相架檐霤臨屬。旁置三十六院。皆設池臺周宇環(huán)繞。千有馀僧四事供給。中院正殿有栴檀像。舉高丈八。匠人約量晨作夕停。每夜恒聞作聲。旦視輒覺功大。及終成后乃高二丈有二。相好端嚴色相超挺。殆由神造屢感徵跡。帝又于寺中龍淵別殿。造金銅像舉高丈八。躬伸供養(yǎng)每入頂禮。歔欷哽噎不能自勝。預從左右無不下泣。又為獻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陽城門路東。起大智度寺。京師甲里爽塏通博。朝市之中途。川陸之顯要。殿堂宏壯寶塔七層。房廊周接華果間發(fā)。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諸尼四時講誦。寺成之日。帝顧謂群后曰。建斯兩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極之情。以達追遠之思。而不能遣蓼莪之哀。復于中宮起至敬殿景陽臺。立七廟室。崇宇嚴肅郁若卿云。粉壁珠柱交映相耀。設二皇座。具備諸禮冠蘊奩篋。舉目興慕晨昏如在。衣服輕暖隨時代易。新奇芳旨應時日薦。帝又曰。雖竭工匠之巧。殫世俗之奇。水石周流華樹雜沓。限以國務不獲朝夕侍食。惟有朔望親奉饋奠。而無所瞻仰。內(nèi)心崩潰如焚如灼。又作聯(lián)珠五十首。以明孝道。又制孝思賦。廣統(tǒng)孝本。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度越終古無德而稱。故元帝云。伏尋我皇之為孝也。四運推移。不以榮枯遷貿(mào)。五德更用。不以貴賤革心。臨朝端默。過隙之思彌軫。垂拱巖廊。風樹之悲逾切。潔齋宗廊虔事郊禋。言未發(fā)而涕零。容不改而傷慟。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蓋虞舜夏禹周文梁帝。萬載論孝。四人而已。廣如繹所撰金樓子述之。又以大通元年。于臺城北。開大通門。立同泰寺。樓閣臺殿擬則宸宮。九級浮圖回張云表。山樹園池沃蕩煩積。其年三月六日。帝親臨幸。禮懺敬接。以為常準。即舍身之地也。雖億兆務殷。而卷不輟手。披閱內(nèi)外經(jīng)論典墳。恒以達曙為則。自禮記古文周書左傳莊老諸子論語孝經(jīng)。往哲所未詳悉。皆為訓釋。又以國學員限隔于貴賤。乃更置五館。招引寒俊。故使孔釋二門榮茂峙列帝前后集百有馀卷。著通史書苑數(shù)千卷。唱當斯盛世。頻奉璽書預參翻譯。具如別傳。初唱天監(jiān)九年先疾復動。便發(fā)二愿。遍尋經(jīng)論使無遺失。搜括列代僧錄創(chuàng)區(qū)別之。撰為部帙。號曰名僧傳三十一卷。至十三年。始就條列。其序略云。夫深求寂滅者。在于視聽之表??己跣男姓?。諒須丹青之工。是萬象森羅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大梁之有天下也。威加赤縣功濟蒼生?;噬匣毒女犐裼伟苏?。頂戴法橋伏膺甘露。竊以外典鴻文布在方冊。九品六藝尺寸罔遺。而沙門凈行獨亡紀述。玄宗敏德名絕終古。擁嘆長懷靡茲永歲。律師釋僧祐。道心貞固高行超邈。著述集記振發(fā)宏要。寶唱不敏。預班二落。禮誦馀日捃拾遺漏。文廣不載。初以腳氣連發(fā)。入東治療。去后敕追。因此抵罪謫配越州。尋令依律以法處斷。僧正慧超任情乖旨擯徙廣州。先懺京師大僧寺遍方徙嶺表永棄荒裔。遂令鳩集為役多闕。晝則伏懺。夜便纘錄。加又官私催遍惟日弗暇。中甄條流文詞墜落。將發(fā)之日遂以奏聞。有敕停擯令住翻譯。而此僧史方將刊定。改前宿繁更加芟定。故其傳后自序云。豈敢謂僧之董狐。庶無曲筆耳。然唱之所撰。文勝其質(zhì)。后人憑據(jù)揣而用之。故數(shù)陳賞要。為時所列。不測其終。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岑。吳郡人。少懷恢敏。勤田為業(yè)。至于傍求。傭書取濟。寓目疏略。便能強識。年十八。投僧祐律師。而出家焉。經(jīng)律咨稟。有聲宗嗣。住莊嚴寺。博采群言。酌其精理。又惟開悟士俗。要以通濟為先。乃從處士顧道曠。呂僧智等。習聽經(jīng)史莊易。會齊氏云季。遭亂入東。遠至閩越。討論舊業(yè)。天監(jiān)四年。便還都下。乃敕為新安寺主帝以時會云雷。遠近清晏。風雨調(diào)暢。百谷年登。上資三寶。福被黔黎。下敕令唱??傋洝R詳M時要?;蚪ǜl鼮?。或禮懺除障。或饗接神鬼?;蚣漓臊埻酢2款悈^(qū)分。近將百卷。八部神名。以為三卷。包括幽奧。詳略古今。故諸所祈求。帝必親覽。天監(jiān)七年。帝以法海浩浣淺識難尋。敕莊嚴僧旻。于定林上寺。纘眾經(jīng)要抄。八十八卷。又敕開善智藏。纘眾經(jīng)理義。號曰義林。八十卷。又敕建元僧朗。注大般涅槃經(jīng)。七十二卷。并唱兼贊其功。綸綜終始。緝成部帙。及簡文之在春坊。尤耽內(nèi)教。撰法寶聯(lián)璧。二百馀卷。令寶唱綴比區(qū)別其類遍略之流。帝以佛法沖奧。近識難通。又敕唱詳敘佛理弘義。號曰續(xù)法輪論。合七十馀卷。又撰法集。一百三十卷。上既親覽。流通內(nèi)外。十四年。敕安樂寺僧紹。撰華林佛殿經(jīng)目。未愜帝旨。又敕唱重撰。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jīng)藏。搜求遺逸。備造三卷。以用供上。又敕撰。經(jīng)律異相五十五卷。飯圣僧法五卷。帝又注大品經(jīng)五十卷。于時佛教隆盛。無得稱焉。自武帝應運。時年三十有七。在位四十九載深以太后早傾。常懷哀感嘆曰。雖有四海之尊。無由得申罔極。故留心釋典。以八部般若。為心良田。是諸佛由生。又即除災滌累。收采眾經(jīng)。躬述注解。親臨法座。講讀敷弘。用此善因。崇津靈識。頻代二皇舍身為僧給使。每一舍時。地為之震。相繼齋講不斷法輪。為太祖文皇于鐘山竹澗。建大愛敬寺。經(jīng)營雕麗。奄若天宮。周宇環(huán)繞。千有馀僧。四事供給。中院正殿。有栴檀像。舉高丈八。又于寺中龍淵別殿。造金銅像舉高丈八。躬申供養(yǎng)。每入頂禮。歔欷哽噎。不能自勝。預從左右。無不下泣。又為獻太后。于青溪西岸。建陽城門。路東起大智度寺。京師夾里。爽塏。通博。朝匝之中途。川陸之顯要。殿堂宏敞。寶塔七層。正殿亦造丈八金像。以申追福。五百諸尼。四時講誦。寺成之日。帝顧謂群后曰。建斯兩寺。奉福二皇。用表罔極之情。以達追遠之思。而不能遣蓼莪之哀。復于中宮。起至敬殿。景陽臺。立七廟室。設二皇座。具備諸禮。冠蘊奩篋。舉目興慕。晨昏如在。衣服輕煖。隨時代易。斯奇芳旨。應時日薦。帝又以國務。不獲朝夕侍食。惟有朔望。親奉饋奠。而無所瞻仰。內(nèi)心崩潰。如焚如灼。又作聯(lián)珠五十首。以明孝道。又制孝思賦廣統(tǒng)孝本。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度越終古。無得而稱。故元帝云。伏尋我皇之為孝也。四運推移。不以榮枯。遷貿(mào)五德。更用不以貴賤革心。臨朝端默。過隙之思彌軫。垂拱巖廊。風樹之悲逾切。潔齋宗廟。虔事郊禋。言未發(fā)而涕零。容不改而傷慟。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蓋虞舜。夏禹。周文。梁帝。萬載論孝四人而已。又以國學員限。隔于貴賤。乃更置五館。招引寒俊。故孔釋二門。榮茂峙列。唱當斯世。頻奉璽書預參翻譯。
元修義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壽安。涉獵書傳,頗有文才,為孝文帝所知,自元士遷齊州刺史。孝明帝時累遷吏部尚書,唯事貨賄,授官大小,皆有定價。孝明帝正光五年,秦州、南秦州城民起義,殺刺史李彥、崔游。脩義以吏部尚書兼尚書仆射、西道行臺,率諸將鎮(zhèn)壓。遇風疾,由蕭寶夤代行。終雍州刺史。謚文。
全后魏文·卷十六
修義,字壽安,晃第五子天賜之子。孝文時,自元士遷左將軍、齊州刺史。徙秦州刺史,孝明時,累遷吏部尚書、兼尚書右仆射、西道行臺、行秦州事,授雍州刺史。卒贈司空,謚曰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8 【介紹】: 北魏上谷居庸人,字洪義。少以罪刑入宮,除中謁者仆射,善候容色,孝文帝有所欲,奏發(fā)輒合帝心。從帝南征,專奉御食。宣武帝時,為中嘗食典御、光祿大夫,賜始平伯,轉(zhuǎn)崇訓太仆少卿。孝莊帝建義初,迎于河陰,遷衛(wèi)將軍。謚孝惠。
裴叔義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68—524 【介紹】: 北魏河東聞喜人。裴仲規(guī)弟。孝文末,除兗州安東府外兵參軍,累遷太山太守,官至司空從事中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28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俊興。元熙弟。歷冠軍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元熙起兵討元叉失敗,略逃至江南,梁武帝禮敬之,封為中山王、宣城太守。后遣還。除侍中,封義陽王,尋改封東平王。又遷大將軍、尚書令。為胡太后所寵任。死于河陰之變。謚文貞。
何遠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0—521 【介紹】: 南朝梁東海郯人,字義方。仕齊為江夏王蕭寶玄國侍郎。東昏侯永元中,崔慧景入圍宮城,遠豫其事,事敗,逃降魏。后入壽陽,刺史王肅使遣兵援蕭衍。隨蕭衍軍東下,破朱雀軍,以為建康令。蕭衍代齊稱帝,封廣興男。歷官東陽太守。疾強富,憐貧弱,豪強畏憚。官終中撫軍司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智勇,本名明基。齊明帝長子。少有廢疾,不堪出人間,止加除授。初為都督、揚州刺史,累遷侍中、司空。蕭衍(梁武帝)平建鄴,以為太尉。梁代齊,封巴陵郡王,奉齊后。梁武帝天監(jiān)中卒。謚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 【介紹】: 北魏隴西狄道人,字義興。李虔從子。起家太學博士,孝莊帝時累官廣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孝莊帝殺爾朱榮,詠弟義邕預其事。及節(jié)閔帝即位,詠及義邕并為爾朱仲遠所殺。
薛修義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8—554 【介紹】: 北齊河東汾陰人,字公讓。世為北魏大官。少輕財重氣。魏北海王元顥鎮(zhèn)徐州,引為墨曹參軍。北魏孝明帝正光末,義兵四起,遂還河東,聚得七千余人,又招降同鄉(xiāng)陳雙熾所部,拜龍門鎮(zhèn)將。旋與宗人鳳賢等聚眾起兵,自號黃鉞大將軍。后降,封汾陰縣侯。高歡起兵,從至晉陽,隨平爾朱兆,招降薛崇禮,破樊子鵠。東魏孝靜帝天平中除衛(wèi)將軍,帶汲郡太守,頓丘等五郡都督。沙苑之敗,高歡欲棄晉州,力諫止之。歡以為晉州刺史。北齊文宣帝天保初,以功封藍田縣公,拜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趙郡平棘人,字希義。國子學生。累官中書舍人、散騎常侍、尚書左丞,坐事免。后官給事黃門侍郎,死于晉陽。有《釋情賦》等。
全后魏文·卷三十三
騫字希義,憲子。正光中國子學生,后為大將軍府法曹參軍、太宰府主簿,轉(zhuǎn)中散大夫,遷中書舍人,加通直散騎常侍。進散騎常侍、殷州大中正、鎮(zhèn)南將軍、尚書左丞。免。后復兼太府少卿。除征南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卒于晉陽。贈太常殷州刺史。齊受禪,重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謚曰文惠。
蕭子珉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85—498 【介紹】: 南朝齊南蘭陵人,字云玙。齊武帝子。初封義安王,后改永陽王,繼衡陽元王道度為孫。為明帝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