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57,分164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義絕
地義
執(zhí)義
安義
急義
義概
全義
義故
畏義
訓(xùn)義
制義
義民
疏義
順義
比義
《國語辭典》:義絕(義絕)  拼音:yì jué
情義斷絕。如:「恩斷義絕」。
分類:情義斷絕
《駢字類編》:地義(地義)
孝經(jīng)見天經(jīng)下臣左傳趙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子太叔對曰為君 上下以則地義 管子正形攝德天仁地義則淫然而自至岳沈約安陸昭王碑天經(jīng)地義之德因心必盡 潘 世祖誄見天經(jīng)下
《漢語大詞典》:執(zhí)義(執(zhí)義)
堅持合理的該做的事。詩·曹風(fēng)·鳲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漢 鄭玄 箋:“儀,義也。善人君子其執(zhí)義當(dāng)如一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賈捐之傳》:“ 興 兼此六人而有之,守道堅固,執(zhí)義不回,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國之良臣也,可試守 京兆 尹?!?明 陳子龍 《雜詩》之二:“履榮豈永存,執(zhí)義恒在茲。”
分類:堅持合理
《駢字類編》:安義(安義)
禮記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亡韓詩外傅宋昭公出亡謂其御曰吾知其所以 矣于是改操易行安義行道不出二年而美聞于宋
《漢語大詞典》:急義(急義)
重義氣。 宋 洪邁 《夷堅支志庚·林子安赴舉》:“因從客問 林 曰:‘ 魏戶部 何如人?’ 林 曰:‘ 子安 與之姻戚,其人慷慨急義?!?宋 張擴 《悼子平侄》詩:“夜半憂時常抱膝,生平急義幾傾困?!?/div>
分類:重義義氣
《漢語大詞典》:義概(義概)
嚴(yán)正的氣節(jié)。后漢書·孔融傳論:“若夫 文舉 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動義概而忤雄心?!?span id="fhzmpbo" class="book">《宋書·孝義傳·龔穎》:“ 縱 雖殘兇,猶重義概?!?明 李東陽 《西社別言詩引》:“筆陣橫霜,聳西臺之義概?!?/div>
《漢語大詞典》:全義(全義)
(1).謂保持節(jié)操。 唐 韋應(yīng)物 《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志。宿將降賊庭,儒生獨全義?!?br />(2). 唐憲宗 時 南詔 靖王 ( 勸利晟 )的年號。
《國語辭典》:義故(義故)  拼音:yì gù
因恩情、道義相交往的老朋友?!端螘?。卷六七。謝靈運傳》:「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shù)百萬,戎悉不受。」也作「義舊」。
《漢語大詞典》:畏義(畏義)
謂怕失道義。禮記·表記:“是故君子……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義,以求事君?!?span id="l3sf3sj" class="book">《韓詩外傳》卷四:“君子大心即敬天而道,小心即畏義而節(jié)?!?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朱穆傳》:“夫道者,以天下為一,在彼猶在己也。故行違於道則愧生於心,非畏義也。”
分類:失道道義
《漢語大詞典》:訓(xùn)義(訓(xùn)義)
解釋文詞的意義。 南朝 梁 沈約 《答陸厥問聲韻書》:“此蓋曲折聲韻之巧,無當(dāng)於訓(xùn)義,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 宋 葉適 《黃文叔〈詩說〉序》:“況執(zhí) 秦 漢 之殘書,而徒以訓(xùn)義相宗者乎?” 清 陳澧 《與周孟貽書》:“其吟‘六藝’若何?則沉潛乎訓(xùn)義,反復(fù)乎句讀也。”
《國語辭典》:制義(制義)  拼音:zhì yì
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國語辭典》:制藝(制藝)  拼音:zhì yì
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國語辭典》:義民(義民)  拼音:yì mín
崇尚信義的人?!稌?jīng)。多方》:「乃惟以爾多方之義民,不克永于多享?!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富拭髁x民鮑文卿享年五十有九之柩。賜進士出身中憲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頓首拜題。」
《國語辭典》:義士(義士)  拼音:yì shì
1.守義不茍或品行超凡的人?!蹲髠??;腹辍罚骸肝渫蹩松?,遷九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倏降忽叛,變詐多端,百姓為之離心,義士為之切齒?!?br />2.出財布施,慷慨樂助的人。宋太宗時為避御名,改稱為「信士」。《通俗編。釋道》引《金石文字記》:「漢曹全碑陰,義士某千,義士某五百。義士,蓋但出財之人,今人出財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義字皆改為信?!?/div>
《漢語大詞典》:疏義(疏義)
疏通和闡發(fā)文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夫圣人之書,所以設(shè)教,但明練經(jīng)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須兩紙疏義?” 嚴(yán)復(fù) 《譯〈天演論〉自序》:“夫如是,則雖有故訓(xùn)疏義之勤,而於古人詔示來學(xué)之旨,愈益晦矣?!?/div>
《漢語大詞典》:順義(順義)
順從正義。國語·周語中:“夫戰(zhàn),盡敵為上,守和同順義為上?!?韋昭 注:“順義,順王義也?!?span id="gjw6s9q" class="book">《書·畢命》“資富能訓(xùn),惟以永年” 孔 傳:“以富資而能順義,則惟可以長年命矣?!?span id="po4sku2" class="book">《荀子·強國》“故為人上者,不可不順也” 唐 楊倞 注:“不可不順義。”
分類:順從從正
《漢語大詞典》:比義(比義)
效法。國語·楚語上:“教之訓(xùn)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span id="unahfmu" class="book">《國語·楚語下》:“其知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國語下:“以上三言‘比義’,義字皆當(dāng)讀為‘儀’,説文曰:‘儀,度也?!葍x者,比之度之也。”
分類: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