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砂泉
從砂礦中流出的泉水。 唐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詩:“砂泉遶石通山脈,岸木黏萍是浪痕?!?元 陳櫟 《黃山堂賦》:“既白懸於布水,亦紅盎於砂泉?!?/div>
分類:中流泉水
《國語辭典》:口氣(口氣)  拼音:kǒu qì
1.從口中散發(fā)出來的難聞氣味?!逗鬂h書。卷八五。東夷傳。夫馀傳》:「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氣噓之,不死?!挂卜Q為「口過」、「口臭」。
2.說話的語氣及措辭。清。李漁《風箏誤》第九出:「口氣也像女人口氣,筆跡也像女人筆跡?!挂卜Q為「口吻」。
3.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都t樓夢》第八二回:「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氣?!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诙兀骸盖业冉裢碓囋囁目跉猓艨狭?,不怕他師父不肯?!挂卜Q為「口音」。
4.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五回:「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氣?!挂卜Q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口風(口風)  拼音:kǒu fēng
話中所透露出來的含意及傾向。如:「他倆口風很緊,沒人知道他們何時結婚?!埂缎咽篮阊浴>矶?。金海陵縱欲亡身》:「你說的話,沒有一些兒口風,教我如何去回復右丞?!埂段拿餍∈贰返谌鸹兀骸覆匀豁樍怂目陲L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div>
《漢語大詞典》:內樣(內樣)
宮中流行的服飾器皿等的式樣。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巾幞:“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即頭小而圓鋭,謂之內樣?!?宋 楊萬里 《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詩:“ 北苑 龍芽內樣新,銅圍銀范鑄瓊塵?!?span id="vrtln7d"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五》:“先是,宮中尚白角冠梳,人爭倣之,至謂之內樣。”
《漢語大詞典》:市井人
(1).指商賈。 南朝 宋 鮑照 《行樂至城東橋》詩:“擾擾游宦子,營營市井人?!?宋 陸游 《村居書事》詩:“修身世世詩書業(yè),營利明明市井人?!?br />(2).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宋 曾季貍 艇齋詩話:“ 呂東萊 聞之,笑曰:‘此只如市井人嘆喜之詞?!?/div>
《漢語大詞典》:玉井水
玉礦石中流出的泉水。 晉 王嘉 拾遺記·昆侖山:“ 崑崙山 有柰,冬生子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輕柔能騰虛也。”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水部·玉井水﹝集解﹞引 陳藏器 曰:“諸有玉處山谷水泉皆是也。”
《國語辭典》:子弟書(子弟書)  拼音:zǐ dì shū
一種流行于清代的曲藝。是乾隆期間滿族八旗子弟所創(chuàng)。說唱體材多取明、清小說、戲曲和當時社會故事。其興盛期間不長,清末時已衰落,但對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曲種,頗有影響。
《國語辭典》:露怯  拼音:lòu què
1.顯出畏縮的臉色。如:「國小學童初入學,露怯是難免的。」
2.因缺乏知識,致使舉止錯誤可笑,而顯現(xiàn)畏縮的臉色。如:「初次出國,不知異國習俗,經常發(fā)生露怯的事。」
《國語辭典》:珠淚偷彈(珠淚偷彈)  拼音:zhū lèi tōu tán
形容暗自傷心流淚?!缎咽酪鼍墏鳌返谖寰呕兀骸副蝗粟s到這極頭田地,便覺也就難受,背地里也不免得珠淚偷彈?!?/div>
《國語辭典》:套話(套話)  拼音:tào huà
1.普通應酬的習慣語?!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赣嬍献屗麄兊郊页圆瑁妺D人都辭了不肯進去,站定敘了句把街坊家套話?!埂都t樓夢》第九○回:「寶蟾道:『好說,自家人,二爺何必說這些套話。』」也稱為「套頭話」。
2.用話設計問出真情。如:「話里套話」。
3.指公式化的空話。
《漢語大詞典》:浮法玻璃
用浮法成型生產的平板玻璃。使玻璃熔體從熔窯中流入盛有熔融錫液的槽中,玻璃液在光亮平滑的錫液表面自行攤平,經拉引和降溫制得。其表面平整,厚度均勻。
《國語辭典》:擊楫中流(擊楫中流)  拼音:jí jí zhōng liú
晉朝祖逖率軍北伐,渡江至中流時,擊打船槳而立誓恢復中原。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比喻收復失土,報效國家的壯烈情懷?!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晉罹五胡之亂,而祖逖擊楫中流,誓在興復。」
《國語辭典》:中流擊楫(中流擊楫)  拼音:zhōng liú jí jí
比喻立誓收復失土,報效國家。參見「擊楫中流」條。宋。張矩〈安慶模。渺長江〉詞:「中流擊楫酬初志,此去君王高枕?!顾巍N募拔獭促R新郎。一勺西湖水〉詞:「簇樂紅妝搖畫舫,問中流擊楫誰人是?」
《漢語大詞典》:刁羊
哈薩克 、 柯爾克孜 、 塔吉克 等民族男子中流行的馬上競技活動,多在節(jié)日舉行。或分隊或不分隊。參加比賽的人爭奪一只割去頭的山羊,以奪得并送達某一家或指定地點者為勝。
《國語辭典》:情見乎辭(情見乎辭)  拼音:qíng xiàn hū cí
語出《易經。系辭下》:「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功業(yè)見乎變,圣人之情見乎辭。」指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間。晉。杜預 春秋左氏傳序:「若夫制作之文,所以章往考來,情見乎辭?!挂沧鳌盖橐姾跹浴?、「情見于詞」。
《漢語大詞典》:傾向性(傾向性)
(1).文學藝術名詞。指文學家、藝術家在作品中流露出來的社會思想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愛憎情緒。
(2).泛指對某方面的愛憎傾向。如:他的講話傾向性是十分明顯的,還能聽不出來?
《國語辭典》:流風馀韻(流風餘韻)  拼音:liú fēng yú yùn
流傳于后世的風俗韻致。明。張頤〈陳伯玉文集序〉:「有唐之興,文運漸啟,雖四杰四友稱美于時,然其流風馀韻漸染既久,未能悉除。」也作「流風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