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中調(diào)(中調(diào))  拼音:zhōng diào
一種長短中等的詞調(diào)。名見《草堂詩馀》,清毛先舒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者為中調(diào)。
《國語辭典》:棟宇(棟宇)  拼音:dòng yǔ
房屋的總稱?!段倪x。左思。蜀都賦》:「棟宇相望,桑梓接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榱題虛廠,無非是月榭風(fēng)亭;棟宇幽深,饒有那曲房邃室?!?/div>
《國語辭典》:水陸(水陸)  拼音:shuǐ lù
1.水路與陸路?!段倪x。左思。蜀都賦》:「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陸并進(jìn),圍住吳城。」
2.水陸所產(chǎn)的食物。唐。白居易秦中吟。輕肥〉:「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埂度龂萘x》第八回:「允拜謝歸家,水陸畢陳,于前廳正中設(shè)座。」
3.水陸道場的簡稱。參見「水陸道場」條。《水滸傳》第四五回:「小僧已和眾僧,都在水陸堂上,從五更起來誦經(jīng),到如今未曾住歇?!埂督鹌棵贰返谄呋兀骸傅蕉?,請十二位高僧念經(jīng),做水陸燒靈?!?/div>
《國語辭典》:水陸道場(水陸道場)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種佛教法會。時間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法會期間以誦經(jīng)、設(shè)齋、禮佛、拜懺為主。以使六道眾生脫離苦海。水陸是概括六道眾生的生存環(huán)境,故稱為「水陸道場」?!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陸道場三晝夜,以報大恩?!埂都t樓夢》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陸道場,保佑家口安寧,亡者升天,生者獲福?!挂卜Q為「水陸法會」、「水陸齋」。
《國語辭典》:無邪(無邪)  拼音:wú xié
沒有不正當(dāng)?shù)乃枷牖蛐袨?。《禮記。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zhì)也?!埂妒酚洝>戆似?。李斯傳》:「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yán)尊。」
《國語辭典》:調(diào)和(調(diào)和)  拼音:tiáo hé
1.烹調(diào)?!秴问洗呵铩C洗杭o(jì)。去私》:「庖人調(diào)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埂端疂G傳》第一○回:「因見小人勤謹(jǐn),安排的好菜蔬,調(diào)和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采,以此買賣順當(dāng)?!?br />2.和諧、融洽?!赌?。節(jié)葬下》:「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修,上下調(diào)和。」
3.消弭爭端。《紅樓夢》第二二回:「細(xì)想自己原為他二人,怕生隙惱,方在中調(diào)和。」
4.協(xié)調(diào)整理?!肚f子。天運(yùn)》:「一清一濁,陰陽調(diào)和?!?br />5.調(diào)味佐料?!段饔斡洝返诹嘶兀骸感姓甙敌Φ溃骸荷成蒙箫?,等我們?nèi)ベI調(diào)和來?!弧?br />6.安慰?!端疂G傳》第七回:「婦人家水性,見了衙內(nèi)這般風(fēng)流人物,再著些甜話兒調(diào)和他,不由他不肯?!?/div>
《國語辭典》:水土  拼音:shuǐ tǔ
1.水和土、水中和陸上。《禮記。郊特牲》:「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埂妒酚洝>砥咚?。孟子荀卿列傳。孟軻》:「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br />2.國土、疆土。漢。曹操 讓還司空印綬表:「水土不平,奸宄未靜,臣常愧辱,憂為國累?!固?。杜甫〈石犀行〉:「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遲奔忙?!?br />3.一地方的氣候、風(fēng)土等自然環(huán)境。《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埂段饔斡洝返谒乃幕兀骸溉滩坏煤?,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
《漢語大詞典》:蕭關(guān)(蕭關(guān))
(1).古關(guān)名。故址在今 寧夏 固原 東南,為自 關(guān)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漢書·武帝紀(jì):“﹝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蕭關(guān)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傳》:‘入 朝郍 蕭關(guān) ’, 蕭關(guān) 在 安定 朝郍縣 也?!?唐 盧照鄰 《上之回》詩:“ 回中 道路險, 蕭關(guān) 烽候多?!?br />(2).指 北宋 崇寧 四年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蕭關(guān)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縣名。 唐 神龍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間收復(fù),置 武州 治此,旋廢。
(4).古縣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僑置于 潘原縣 (今 甘肅省 平?jīng)鍪?東),仍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顯德 中廢。
《漢語大詞典》:樂極(樂極)
謂音樂達(dá)到中和的境界。國語·周語下:“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物得其常,曰樂極?!?韋昭 注:“極,中也?!?/div>
《漢語大詞典》:中聲(中聲)
(1).中和之聲。左傳·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jié)百事也,故有五節(jié),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彈矣。” 杜預(yù) 注:“此謂先王之樂得中聲,聲成,五降而息也?!?楊伯峻 注:“宮商角徵羽五聲,有遲有速,有本有末,調(diào)和而得中和之聲,然后降于無聲?!?span id="l1dqiln"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韋昭 注:“考,合也,謂合中和之聲。” 明 唐順之 《送陸訓(xùn)導(dǎo)序》:“昔 孔子 患 鄭 、 衛(wèi) 之聲亂于雅頌,乖剌無所從正……自是刪,定其中聲,得三百篇。”
(2).指五音中的商聲。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故商為中聲?!?/div>
《國語辭典》:中氣(中氣)  拼音:zhōng qì
1.中國古代根據(jù)地球繞行太陽的位置制定二十四氣,并進(jìn)一步分為十二個「中氣」與十二個「節(jié)氣」。其中,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分二至相距為三十度的倍數(shù)的為中氣,夾在其間的為節(jié)氣。十二個中氣分別決定十二個月分,沒有中氣的月分便為閏月,即「無中置閏」。
2.中和之氣。唐。白居易 中和節(jié)頌:「和維大和,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fēng)?!固?。皎然答鄭方回〉詩:「高秋日月清,中氣天地正?!?br />3.丹田之氣?!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刚讨暮韲?,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br />4.中醫(yī)上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濁的生理功能。有時單指脾的功能。
《漢語大詞典》:傷和(傷和)
(1).謂傷害天地中和之氣。后漢書·質(zhì)帝紀(jì):“怨氣傷和,以致災(zāi)眚?!?span id="s7awurz" class="book">《后漢書·霍谞傳》:“傷和致災(zāi),為害滋甚?!?br />(2).指違反為人的中和之道。 宋 陳師道 《送檢法趙奉議》詩:“勇鋭閉房猶著酒,切深疾惡反傷和?!?/div>
《漢語大詞典》:沖氣(衝氣)
(1).指陰陽兩氣互相激蕩。《老子》:“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br />(2).指陰陽二氣互相沖擊而產(chǎn)生的中和之氣。 晉 支遁 《詠懷》之四:“曖曖煩情故,零零沖氣新?!?明 唐順之 《書河圖洛書》:“沖氣也者,所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
五行之氣相沖克者互為“衝氣”。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凡貌傷者病木氣,木氣病則金沴之。衝氣相通也?!眳⒁姟?衝剋 ”。
《國語辭典》:沖剋(沖剋)  拼音:chōng kè
術(shù)數(shù)用語。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觸剋制?;闆_剋的人易生衝突,日辰?jīng)_剋則易生兇災(zāi)?!陡;萑珪>硪?。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div>
《國語辭典》:淳和  拼音:chún hé
純樸溫和。《后漢書。卷五六。種皓傳》:「伏見故處士種岱,淳和達(dá)理,耽悅詩書,富貴不能回其慮,萬物不能擾其心?!埂侗笔?。卷二二。長孫道生傳》:「明帝以覽性質(zhì)淳和,堪為師表?!?/div>
《漢語大詞典》:沖粹(沖粹)
亦作“沖粹”。 中和純正。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令尹之尊,不若德義之貴;三黜之賤,不復(fù)沖粹之美?!?span id="ljgxkda" class="book">《初學(xué)記》卷十一引《晉起居注》:“ 武帝 詔 鄭袤 曰:‘體行純正,履道沖粹,退有清風(fēng)之和,進(jìn)有素絲之節(jié)?!?span id="saxvcus" class="book">《舊唐書·隱逸傳·王遠(yuǎn)知》:“先生操履夷簡,德業(yè)沖粹?!?遼 天祚帝 《遣耶律師傅等賜高麗國王太子冊》:“器度淵宏,風(fēng)猷沖粹?!?/div>
分類:中和純正
《漢語大詞典》:和理
(1).中和之道。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 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yǎng)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jì),同乎大順?!?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dá),可以為百世師矣?!?br />(2).謂處事和洽而得當(dāng)。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后內(nèi)和理,內(nèi)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span id="exzrjb1" class="book">《南史·劉孺?zhèn)?/a>》:“﹝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