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寶二首 其一 (814年) 中唐 · 元稹
① 元和五年至九年作于江陵,時為江陵士曹參軍。
引用典故:鄧林
沈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沈。
扶桑寒日薄,不照萬丈心。
安得潛淵虬,拔壑超鄧林。
泥封泰山阯,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臺殿深。
刻為傳國寶,神器人不侵。
⑴ 扶桑:日出之處。《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⑵ 潛淵虬:猶潛龍,喻富有才德而未被重用之人。
⑶ 鄧林:古代傳說中之樹林?!渡胶=?jīng)·海外北經(jīng)》:“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庇魉C萃之所。
⑷ “泥封”句:古代帝王封禪之禮一般在泰山舉行,封禪時所用之玉牒有玉檢、石檢,檢用金縷纏住,用水銀和金屑泥封。事詳《后漢書·祭祀志上》。此借指封禪。
⑸ 傳國寶:即傳國璽,秦以后皇帝世代相傳之印章,唐武則天時一度改稱傳國寶。相傳秦始皇得藍(lán)田玉,雕為印,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書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后歷代王朝爭以得璽為擁有天下之徵。秦璽已亡,漢以后多有刻制,文字有同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