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固多變,味因以殊。
一出圣人之制,四名君子之徒。
執(zhí)德而居,豈但反隅之舉?
分方而治,足供調(diào)鼎之須。
原夫神農(nóng)既已著經(jīng),黃帝因而治己。
七十毒也,我固知味;
四百病也,誰適可使?
力調(diào)造化,謂君者為群善之君;
心在扶持,如子者乃通稱之子。
肩股具體,齒齡可期。
喬松下兮負(fù)仙人之質(zhì),百草魁兮荷國老之姿。
權(quán)衡自有輕重,臭味何敢差池?
左右前后,小人屬饜于此;
元亨利貞,天下咸樂從之。
且以子桑裹飯兮,以不貧為憂;
顏回飲瓢兮,以獨樂為喜。
酥酪雁行兮,蒙起死之懿;
膏粱稚子兮,有更生之美。
將軍拔劍,自割肉以就烹;
宰相隔墻,悟飲醇于妙理。
大抵氣之運也,或濕或燥;
人所感也,有炎有涼。
得不按之以脈,醫(yī)之以方?
伏羲致無妄之喜,宣尼有未達(dá)之嘗。
最調(diào)和之得所,縱瞑眩以何傷?
此治人之強弱,況醫(yī)國之存亡。
遂令箸下安危,因吐哺而歸漢;
鼎中強弱,用滋味以干湯。
且以六官兮有國醫(yī),六職兮為尚藥。
由中及外,為益不少;
自邇至遠(yuǎn),其利甚博。
方劑之書,若繁而簡;
經(jīng)濟之用,蓋詳而約。
?咀之誠既至,刀圭之仙可作。
化人之國,繼周滿之遨游;
圣壽無疆,邁武王之安樂。
跡夫造化小兒,固有百種,膏肓童子,豈無一薰?
常不死者,此固有道,羨久生者,盍尊所聞。
以標(biāo)本而為主,以佐使之從君。
五福壽為先,茲為皇極;
十全次為上,永馭人群。
異哉!
已然者治于未然,有備者愈于無備,藏室之抱一,圣門之絕四。
大哉!
四君子湯乎,此吾醫(yī)國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