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明在上,無遠(yuǎn)弗賓。
得天下為心之要,示圣王克己之仁。
政必順民,蕩蕩洽大同之化;
禮皆從俗,熙熙無不獲之人。
當(dāng)其治國牧民,代天作主。
敷至治于四海,遂群生于九土。
以為肆予一人之意,則國必顛危;
伸爾萬邦之懷,則人將鼓舞。
于是審民之好惡,察政之否臧。
有疾苦必為之去,有災(zāi)害必為之防。
茍誠意從乎億姓,則風(fēng)化行乎八荒。
如天聽卑兮惟大,若水善下兮孰當(dāng)。
彼懼煩苛,我則崇簡易之道;
彼患窮夭,我則修富壽之方。
夫如是,則愛將眾同,樂與人共。
德澤浹于民庶,仁聲播于雅頌。
通天下之志,靡靡而風(fēng)從;
盡萬物之情,忻忻而日用。
豈不以虛己之謂道,適道之謂權(quán)。
下有所欲,吾何可專?
一應(yīng)萬而誠至,寡治眾而功宣。
堯舜則舍己從人,同底于道;
桀紂則以人從欲,自絕于天。
必也重乎安危,明夫用舍。
弗凝滯于物我,可并包于夷夏。
賾老氏之旨,無欲者觀道妙于域中;
稽夫子之文,虛受者感人和于天下。
若然,則其化也廣,其旨也深。
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
達(dá)彼群情,侔天地之化育;
洞夫民隱,配日月之照臨。
方今穆穆虛懷,巍巍恭己。
視以四目,而明乎中外;
聽以四聰,而達(dá)乎遠(yuǎn)邇。
噫!
何以致圣功之然哉?
從民心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