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張麗俊(共 6 首) 七律 2七絕 4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全臺詩
張麗?。?868~1941),字升三,號南村,晚號水竹居主人,臺中葫蘆墩(今臺中豐原市)人。少受學于廖華浸、張經(jīng)賡、鄭國琛、魏文華諸先生,二十三歲于田心子(今豐原)養(yǎng)閒軒拜謝頌臣為師。割臺之際,丘逢甲募誠信十營義軍,謝道隆北上協(xié)助,張麗俊留置于養(yǎng)閒軒代謝氏處理文書并課其子侄。日治后擔任莊長、保正、保甲聯(lián)合會會長、土地整理及林野調(diào)查委員、豐原街協(xié)議會員、水利會評議員、農(nóng)會理事及葫蘆墩興產(chǎn)信用組合理事、豐原慈濟宮修繕會總理等職。生平樂善好施,舉凡修廟、造橋、鋪路,無不捐貲參與。明治卅九年(1907)入盟櫟社為社員,著有《升三詩草》,未梓,部份選入《櫟社第一集》。遺有《赤山下灣樹德堂張氏家譜》(1908年寫本)、《水竹居主人日記》,共廿八冊,始于1906年止于1937年,今已全部由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出版。〖參考施懿琳等《臺中縣文學發(fā)展史?田野調(diào)查報告書》,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今張氏詩歌取自《水竹居主人日記》所收錄張麗俊之作,并參考《鳥松閣唱和集》、《臺灣文藝叢志》、《櫟社第一集。升三詩草》、《臺灣詩薈》、《櫟社課卷》、《櫟社十周年大會擊缽吟》、《南瀛佛教》、《林氏家傳》、《詩報》等報刊詩集增補編校。(施懿琳撰)
七言律詩
紀念銀瓶贈與式當日賦呈鶴亭社長(發(fā)表于1924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律詩
① 編者按:《臺灣詩薈》題作〈櫟社同人以銀瓶贈呈鶴亭社長并媵以詩〉。
身歷滄桑鬢漸絲,文章道義自堪師。
廿年勞績宜長識,一發(fā)危機仗力持。
器比圭璋人盡重,名高山斗世爭推。
交情迥與尋常異,報以銀瓶媵以詩。
⑴ 編者按:「爭」,《臺灣文藝叢志》作「交」,據(jù)《臺灣詩薈》改。

落花(作者注:「櫟社第一期課?!梗?/span>(發(fā)表于1913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律詩
閒倚欄桿百感生,芳園頓減舊時榮。
紅飄玉砌隨風冷,翠滴瑤階帶露輕。
蝶夢驚回春晼晚,鶯聲啼破葉縱橫。
傷心委地無人問,幾度呼童掃不清。
⑴ 編者按:「晼晚」,《櫟社癸丑年第一期課卷》誤作「婉娩」。
⑵ 編者按:「聲啼破葉」,《櫟社癸丑年第一期課卷》作「歌唱罷影」。
⑶ 編者按:「委地」,《櫟社癸丑年第一期課卷》作「門外」。

七言絕句
重游稻江途中即景(發(fā)表于1914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絕句
① 編者按:《櫟社第一集?升三詩草》、《臺灣詩錄》均題作〈重游稻江〉。
滿天煙雨近中秋,恰向稻江作快游。
驛路風光重領略,愧無佳句錦囊收。
⑴ 編者按:「恰向稻江」,《櫟社第一集?升三詩草》、《臺灣詩錄》均作「大稻江邊」。
⑵ 編者按:「驛路」,《櫟社第一集?升三詩草》、《臺灣詩錄》均作「滿眼」。

燄嶺朝霞(發(fā)表于1922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絕句
九九峰頭曙色開,紅光燦爛照樓臺。
火云未斂成蒸氣,烘出丹山一片來。

雜詠(十首錄一)(發(fā)表于1922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絕句
芒靴踏遍水云隈,到處塵氛拂面來。
可似錢塘林處士,孤山終老伴寒梅。

落梅(發(fā)表于1922年) 清末至民國 · 張麗俊
七言絕句
生成雪貌與冰膚,不受塵埃半點污。
太息妒花風雨惡,摧他片片入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