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1788,分9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614—1674 【介紹】: 清山東萊陽人,字玉叔,號荔裳。順治四年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浙江按察使。順治中,康熙初兩遭誣告,被囚數(shù)年。晚年復(fù)起為四川按察使。工詩,多愁苦之音。與施閏章齊名,稱“南施北宋”。有《安雅堂集》。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四
宋琬,字玉叔,號荔裳,萊陽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戶部主事,歷官四川按察使。有《安雅堂集》及未刻稿《入蜀集》。詞學(xué)圖錄
宋琬(1614-1673) 字玉叔,號荔裳。山東萊陽人。工詩,與施閏章并稱"南施北宋",加嚴(yán)沆、丁澎、陳祚明、張文光、趙賓又有"燕臺七子"之目。其詩以才情雋麗、格合聲諧見稱。其詞有"憂讒"之語,人服其賦情之真摯、用語之蒼古。有《安雅堂全集》。詞集名《二鄉(xiāng)亭詞》。簡介
萊陽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內(nèi)久矣。乃人稱其登臨宴集之暇,好為小詞,甫脫稿,輒為好事袖去。尚書紅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齒頰間云。間讀《安雅堂》所載古文辭,暨各體韻語,絕似昌黎廬陵諸大家,與建安開元時人,不禁嘆曰“美哉,泱泱乎,東海之風(fēng)。于鱗以后,一人而已?!鳖櫼晕吹米x其詩馀為恨。一日,先生駐驂五茸,得追隨杖履,采莼淀湖,玩月九峰,歷壽夢之遺墟,吊平原之故館。夕陽蔓草,流水寒鴉,相與徘徊不忍去。于是出其奚囊中諸長調(diào)歌之,多商羽之音。秋飆拂林,哀泉動壑,不足喻其崢嶸蕭瑟也。已而置酒名園,銀屏絳蠟,掩映于花榭竹嶼間,檀板紅牙,肉倡絲和,先生復(fù)出其小令,為曼聲歌之,如新箏乍調(diào),雛鶯初囀,尖佻新艷,不數(shù)齊梁《子夜》、《讀曲》諸歌。噫,觀止矣,湖海之作,傖父辛劉;閨帷之制,衙官秦柳。此真子建天人之才,邯鄲生能不為之咋舌汗下乎。余嘗謂之曰“不朽之道,人患其少,公患其多,豈欲占盡文苑諸家耶?抑公以生平風(fēng)波危懼,跋胡疐尾者尚少,而更將深造物之忌耶。”先生為之捫腹微笑而已??滴跫河夏捍合落?,云間年家后學(xué)董俞蒼水題于玉屏梵閣。清詩別裁集
字玉叔,山東萊陽人。順治丁亥進(jìn)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集》。○觀察天才俊上,跨越眾人,中歲以非辜系獄,故時多悲憤激宕之音。而溯厥指歸,仍不盩于中正,此詩中之變雅也。王新城稱為“南施北宋”,惟愚山足以儷之,洵為定論。維基
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號荔裳,山東萊陽人。明末清初詩人、政治人物。清順治丁亥進(jìn)士,累官浙江、四川按察使。為一代詩宗、清八大詩家之一,亦為南施北宋、燕臺七子、清朝六大家之一。萊陽宋氏世族,六世祖宋黻為明代萊陽的首位進(jìn)士。宋琬之父宋應(yīng)亨為明天啟五年(1625年)進(jìn)士,官清豐知縣。崇禎十六年(1643年),宋應(yīng)亨于清兵陷萊陽時遇害。宋琬自幼聰慧過人,“負(fù)雋才,著聲譽(yù)”,“少能詩,有才名”。曾隨仲兄宋璜游學(xué)京師,與王崇簡、王熙父子相識。亦同姜埰、姜垓兄弟友好。順治四年(1647年)中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累遷吏部郎中。一度因“文字余孽”為逆仆所陷,下獄。順治十八年(1661年),官至浙江按察使??滴踉辏?662年)又因親戚董樵之故,其侄宋彝秉(宋一柄)誣告宋琬與登州于七起義有關(guān),下獄,三年后釋放,流寓江南八年,與宋葷、朱彝尊、王士祿等人詩酒唱和??滴跏荒甏喝嗡拇ò床焓?,次年進(jìn)京述職,遭逢三藩之亂,不得回程,得知家人皆陷于兵火,憂苦成疾,卒于京城。
五言律詩
別酒臨江岸,連鑣宿驛亭。
亂蛩催發(fā)白,疏雨逼燈青。
久客征衣黯,危樓鼓角停。
往來嗟旅食,空負(fù)使臣星。
懷抱經(jīng)年結(jié),村醪此夜歡。
明河秋不落,白露月初寒。
官似吳江冷,歌成蜀道難。
塞鴻相逐發(fā),一一向桑乾。
贊公寂滅后,不復(fù)到云林。
荒徑留紅藥,空堂掩素琴。
松陰依塔長,磬響入煙深。
倚杖斜陽外,歸遲戀鳥音。
仙郎違畫省,攬?zhí)閯e青門。
封事留三殿,遺書泣九原。
明星瞻岳麓,春水問河源。
寄謝云山曲,歸心滿故園。
蓼莪初罷詠,之子倍含凄。
去國鴻猶在,及關(guān)鶯正啼。
清樽雙闕外,芳草二陵西。
為誦加餐句,殷勤戒馬蹄。
秋水青門外,含凄挽素車。
感君孺子泣,使我故人嗟。
荒草迷歸騎,孤帆隱暮笳。
蓼莪那忍讀,聊復(fù)誦蒹葭。
良友悲遺線,扁舟跣步回。
何堪烏鳥恨,重以鹡鸰哀。
白菟能依墓,黃金欲筑臺。
莫愁書不達(dá),北雁又將來。
送君薊門外,飛舄豫章城。
小邑仍愁稅,南荒未解兵。
彈琴驅(qū)虎去,買犢勸農(nóng)耕。
束帶應(yīng)多暇,匡廬踏月行。
少年依下里,奇字問東鄰。
弓冶千秋淚,乾坤雙鮮民。
鱸魚吾有夢,澤雉爾能馴。
潘岳初為令,風(fēng)波敬此身。
見說予兄病,兼裁令弟書。
平安無使到,蕭索傍誰居。
橘柚美人思,蒹葭使者車。
若逢彭蠡雁,莫使好音疏。
爾作銅章吏,予慚華發(fā)翁。
香隨荀令綬,馬羨鮑家驄。
井邑干戈后,家園涕淚中。
先人俱出牧,清白是良弓。
仲容才本健,叔夜少而孤。
莫惜折腰苦,須寬算口租。
九江看虎渡,大澤有鴻呼。
到日梅花發(fā),題詩寄老夫。
早歲歌黃鵠,諸郎羨紫騮。
棗花迷甲子,鶴發(fā)閱春秋。
笛奏雙成曲,笙吹十二樓。
徽音齊范母,彤管至今留。
貝葉金仙偈,蓮臺繡佛前。
斷蔥明大義,服桂引長年。
縣圃瓊為樹,方壺海作田。
登堂慚束皙,欲補(bǔ)白華篇。
平生多所負(fù),不獨(dú)為青山。
明月一樽酒,主人千里還。
孤琴鴻雁外,殘雪薜蘿間。
歲晏真蕭瑟,因君且閉關(guān)。
勝地嚴(yán)君宰,猶聞五褲歌。
種花今尚滿,攬轡此重過。
遺老悲棠葉,孤兒感蓼莪。
傷心烽火后,流涕向山河。
昔侍鳴琴暇,言從竹馬兒。
今來持節(jié)拜,已及杖鳩時。
九折王尊馭,千秋朱邑祠。
蕭蕭松柏影,風(fēng)雨護(hù)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