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惟先王之建國,體皇極而垂制。
仰則觀于辰象,俯則察于地義。
前星為帝座之輔,蒼震乃少陽之位。
非明德與茂親,不足膺茲主器。
故萬邦以貞,而本枝百世。
是必天錫嘉祉,神輸百祥,山河資其正氣,日月分其融光,膺期運以載誕,配乾坤而永昌者也。
惟我儲后,昭明俊德,黃裳元吉,沉潛剛克。
鉤深致遠,曾莫揖其津涯;
問安視膳,每或形于顏色。
在昔沖讓,高追太伯。
乃剖麟符,保釐東宅。
受道師傅,稽疑典冊。
化自誠心,風行邦國。
乃擁干旌,南徐之城,左撫句吳,前對敬亭。
京師河潤,盛德日新。
其畏如夏,其惠如春。
謝傅圍棋,靜一方之沴氣;
條侯高臥,息萬里之驚塵。
令問孔昭,元功莫二。
人情不可以久郁,皇統(tǒng)不可以終避,乃畏天命,允茲儲貳。
鳴玉轪以徐來,與春郊而總至。
龍樓霧廓,雞戟風生。
珍符疊委,和氣交迎。
百度以之而式序,多壘以之而載清。
史書有年,衢傳頌聲。
豈人事之協(xié)贊,信宗祊之降靈。
于是玄圃凝陰,瑤山密雪。
宣猷之緹幕半下,濛汜之曾冰乍結(jié)。
爰書慶誕之日,始過嘉平之節(jié)。
麗正晨啟,重明夙設。
調(diào)護之客、娛侍之臣,峨冠煒燁,佩玉璘玢,咸稽首而再拜,獻多福于萬春。
有宮坊之下吏,乃捧觴而進稱,曰:自古圣賢,率由輔導。
伊徇名與課實,故成敗之異效。
粵若成王,史佚周、召,左右前后,惟仁與孝,靡過不舉,無善不告。
茲君臣之一體,故風聲之克劭。
降及后代,亦慎厥初,實聘四老,復延二疏,咸由古道,以佑皇儲。
若乃征和戾園,有思臺、博望之盛;
貞觀承乾,有玄齡、魏徵之重。
或有其禮而無人,或有其人而不用。
何擇禍之忘輕,信非賢而罔共。
英英副君,鑒古知今。
百揆在乎手,萬務經(jīng)其心。
朝廷之所寄者重,蒼生之所望者深。
既賞興王之諫,亦訪百官之箴。
故曰生民在勤,好問則裕。
不躬不親,人將孰信?
一游一豫,樂有常慶。
節(jié)八音以導其和平,調(diào)五味以適其喜怒。
情義兼于家國,故知無不為;
愛敬極于君親,故惟道是諭。
儉以足用,而施舍不可不行;
仁以接物,而刑罰不可不具。
冗官宜省,而才不可遺;
疆事漸寧,而備不可去。
居安思危,睹災而懼。
上分一人之憂,以成天下之務。
俾中外之禔福,與宗祧而永固。
伊下臣之不佞,蒙國士之殊遇。
實含和而吐頌,豈登高之能賦?
愿降鑒于芻蕘,庶效誠于塵露。

木蘭賦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頃歲,鉉左宦江陵,官舍數(shù)畝,委之而去,庭樹木蘭,因移植于宗兄之家。
及鉉徵還,席不遑暖,又竄于舒庸。
吾兄感春物之載華,擬古詩而見寄。
吟玩感嘆,謹賦以和焉。
雖不足繼體物之作,庶幾申騷客之情爾。
伊庭中之奇樹,有木蘭之可悅。
外爛爛以凝紫,內(nèi)英英而積雪。
芬芬兮謝客之囊,旖旎兮仙童之節(jié)(仙人有紫旄節(jié)。)。
許蒲茸之竊比,聽蘭芽之并列。
于是辭下土之卑濕,歷上京之繁華。
恥衒價于豪門,乃托根于貧家(此樹本自歷陽移植于庭中。)。
資幽人之賞豫,有好事之稱嗟。
一旦逐客程遠,君門路賒,削閨籍與印組,豈獨留乎此花?
噫!
人屢遐棄,花猶得地。
分兔苑之馀蔭,向藩房而吐媚。
授簡多暇,攀條屬思。
持香草以予比,效《騷》辭而我寄。
感此生之百憂,何斯物之足貴?
悲夫!
客館長吟,山城夕陰,想馨香之不改,嘆歡宴之難尋。
憑歸夢于飛翼,寫商歌于素琴。
歌曰:光景兮愁暮,別離兮易久。
真宰兮無黨,貞心兮不朽。
誠知異日,重滋田氏之荊;
但恐相逢,共嘆桓公之柳。

新月賦(庚午歲宿直作)(970年5月5日)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五月五日,繁陰乍晴。
倬彼新月,麗于太清。
映玉繩而絢彩,掩銀漢以騰精。
對鳷鵲西南之影,步明光東北之楹。
歷歷遲漏,悠悠我情。
雖萬古之不易,感一年而始生。
乃有騃女癡男,朱顏稚齒,欣春物之駘蕩,登春臺之靡迤。
雜佩璀錯,輕裾颯纚。
紛乎拜祝,怡然宴喜。
人歲歲以潛換,景年年而若此。
昔我當年,胡云不然?
世路多故,流光暗遷。
易壯心于大觀,變玄發(fā)于華顛。
顧一毛之無濟,愧兩綬之徒懸。
況乎萬象虛明,九門奧秘,對宣室以方罷,閱通宵而不寐。
憂心似醉,既慷慨于君恩;
急景如馳,更凄涼于往事。
想愬月以長歌,遂抽毫而見意。

牡丹賦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伊牡丹兮,灼灼其華,擢秀暮春,交光綺霞。
其氣則胡香、楚蘭,其麗則湘娥、趙娃。
向日爭媚,迎風或邪,爛如重錦,粲若丹沙。
京華之地,金張之家,盤樂縱賞,窮欲極奢。
英艷既謝,寂寥繁柯,無秋實以登薦,有皓本以蠲痾。
其為用也寡,其見珍也多。
所由來者舊矣,孰能遏其頹波?

兩綬威蕤,駟牡骙骙,送子于行,關中陜西。
惟天道兮回復,嗟人事兮推移。
昔百二之形勝,今尋常之藩維。
龍池閣道徒處所,驪山仙館空崔嵬。
豈憐感舊之遺老,心如灰兮鬢如絲。
喜使者之得人,美大君之拔奇。
察為政之善否,求斯民之癘疵。
庶君奮攬轡澄清之志,致國風于貞觀、開元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