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可

相關(guān)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柔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生陶氏。
丹陽人。
幼耿介。
有出塵志。
九年為沙門弘稱弟子。
落發(fā)。
研究大小乘經(jīng)論。
年二十。
即登講席。
一時名公卿等。
爭師事之。
去游禹穴。
與慧基同夏入剡。
止白山靈鷲寺。
齊大祖建寺。
徵至京師。
止定林寺。
文惠文宣二王。
日夕問道。
延興元年春沒。
壽六十。
柔剋意求生安養(yǎng)。
至是果見殊祥云。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僧柔。姓陶。丹陽人。少而耿潔。便有出塵之操。年九歲隨叔游學(xué)。家世貧過藜藿不充。而篤志彌堅履窮無改。后出家為弘稱弟子。稱姓呂。洛陽臨渭人。學(xué)通經(jīng)論聲譽早彰。柔伏膺已后。便精勤戒品委曲禪慧。方等眾經(jīng)大小諸部。皆徹鑒玄源洞盡宗要。年過弱冠便登講席。一代名賓并投身北面。后東游禹穴值慧基法師。招停城傍一夏講論。后入剡白山靈鷲寺。未至之夜。沙門僧緒夢見神人。朱旗素甲滿山而出。緒問其故。答云。法師當入故出奉迎。明旦待人。果是柔至。既而掃飾山門有終焉之志。敷經(jīng)遵學(xué)有士如林。齊太祖創(chuàng)業(yè)之始及世祖襲圖之日。皆建立招提。傍求義士。以柔耆素有聞。故徵書歲及。文宣諸王再三招請。乃更出京師。止于定林寺。躬為元匠。四遠欽服人神贊美。文慧文宣。并伏膺入室。柔秉德居宗當之弗讓。常誓生安養(yǎng)國。每至懸車西次。輒嚬容合掌。至臨亡之日。體無馀患。唯語弟子云。吾應(yīng)去矣。仍鋪席于地西向虔禮。奄然而卒。是歲延興元年。春秋六十有四。即葬于山南。沙門釋僧祐與柔少長山棲。同止歲久。亟挹道心預(yù)聞法味。為立碑墓所。東莞劉協(xié)制文。柔有弟子僧紹。亦貞正有學(xué)業(yè)。時鐘山山茨精舍又有僧拔慧熙。皆弱年英邁幼著高名。并美業(yè)未就而相繼早卒。拔撰七玄論。今行于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6 【介紹】: 即菩提達摩。
或作達磨。
高僧。
南朝梁時南天竺國王子。
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
師從般若多羅尊者,為西土禪宗二十八世傳人。
梁武帝大通元年泛海至廣州。
普通中迎至金陵與談佛理。
談不契合,乃渡江入魏傳布佛教。
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參禪九年,人莫測其玄妙。
傳《楞伽經(jīng)》及其心法于慧可,于是禪宗得流傳中國。
世稱中土禪宗初祖。
全后魏文·卷六十
菩提達磨姓剎帝利,天竺王子。梁大通元年(即普通八年)。來至東土,與梁武語,機緣不契,度江來歸,止嵩山少林寺,明年終(大通二年即孝莊建義元年)。梁武帝追慕為碑,昭明為祭文,是為初祖。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南天竺香至國王之季子也。
剎帝利種。
資性開朗。
神慧無方。
志存大乘本名菩提多羅。
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游化其國。
受王供養(yǎng)。
以神通力。
知其密跡。
使與二兄月凈多羅功德多羅。
辨所施珠。
而磨才智無礙。
二兄不能屈。
尊者因謂之曰。
汝于諸法。
已得通量。
夫達磨者。
通大之義也。
宜名達磨。
以承統(tǒng)寄。
磨恭稟教義。
服勤左右。
垂四十年。
迨尊者順世。
遂躬行闡導(dǎo)。
破伏六宗。
然觀震旦。
有大乘氣象。
故附舶東來。
閱三寒暑。
達于南海。
時梁大通元年也。
廣州既備禮迎接。
即驛奏武帝。
帝詔至。
慰勞勤渥。
問曰。
朕自御極以來。
造寺寫經(jīng)度僧。
有何功德。
答曰。
人天小果耳。
上曰。
何謂大乘功德。
答曰。
凈智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于世求。
上曰。
如何是圣諦第一義。
答曰。
廓然無圣。
上曰。
對朕者誰。
答曰不識。
上終無所領(lǐng)悟。
乃北抵魏。
寓止嵩山少林寺。
面壁危坐。
終日嘿然。
人競以壁觀婆羅門稱之。
時則孝明帝武泰元年也。
帝欽磨道德。
三詔不起。
就賜摩衲袈裟。
金缽銀水瓶。
以致供養(yǎng)。
俄有沙門惠可道副道育尼總持者。
從其誨勵九年。
乃命之曰。
時至矣。
汝等宜各言其所得乎。
副曰。
如我所見。
不執(zhí)文字。
不離文字。
而為道用。
磨曰。
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
我今所解。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
一見更不再見。
磨曰。
汝得吾肉。
道育曰。
四大本空。
五陰非有。
而我見處。
無一法可得。
磨曰。
汝得吾骨。
慧可禮拜后。
依位而立。
磨曰。
汝得吾髓。
于是顧謂慧可曰昔如來。
以王法眼藏。
付迦葉大士。
展轉(zhuǎn)囑累。
以至于吾。
我今付汝。
汝當護持。
拜授袈裟。
以表信。
聽吾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jié)果自然成。
又曰吾觀震旦。
惟楞伽經(jīng)。
以印心。
汝等宜加勉。
乃往禹門千圣寺。
端坐示滅。
即太和十九年丙辰歲。
十月五日也。
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葬熊耳山之定林寺。
塔其上焉。
后三歲。
奉使宋云自西域回。
遇磨蔥嶺手??只履。
翩然獨邁。
問之曰。
西天去云歸以聞。
詔啟。
壙視之。
僅只履而已。
唐代宗朝追謚圓覺禪師。
塔曰空觀。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xí)禪初
菩提達摩。
南天竺婆羅門種。
神慧疏朗。
聞皆曉悟。
志存大乘冥心虛寂。
通微徹數(shù)定學(xué)高之。
悲此邊隅以法相導(dǎo)。
初達宋境南越。
末又北度至魏。
隨其所止誨以禪教。
于時合國盛弘講授。
乍聞定法多生譏謗。
有道育慧可。
此二沙門。
年雖在后而銳志高遠。
初逢法將知道有歸。
尋親事之經(jīng)四五載。
給供咨接。
感其精誠誨以真法。
如是安心謂壁觀也。
如是發(fā)行謂四法也。
如是順物教護譏嫌。
如是方便教令不著。
然則入道多途。
要唯二種。
謂理行也。
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客塵障故。
令舍偽歸真。
疑住壁觀。
無自無他凡圣等一。
堅住不移不隨他教。
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入也。
行入四行萬行同攝。
初報怨行者。
修道苦至當念往劫。
舍本逐末多起愛憎。
今雖無犯是我宿作。
甘心受之都無怨對。
經(jīng)云。
逢苦不憂。
識達故也。
此心生時與道無違。
體怨進道故也。
二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苦樂隨緣。
縱得榮譽等事。
宿因所構(gòu)今方得之。
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違順風(fēng)靜冥順于法也。
三名無所求行。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
名之為求。
道士悟真理與俗反。
安心無為形隨運轉(zhuǎn)。
三界皆苦誰而得安。
經(jīng)曰。
有求皆苦。
無求乃樂也。
四名稱法行。
即性凈之理也。
摩以此法開化魏土。
識真之士從奉歸悟。
錄其言誥卷流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馀歲。
游化為務(wù)不測于終。
神僧傳·卷第四
菩提達磨。南天竺婆羅門種。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shù)定學(xué)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廣州。刺史表聞。武帝遣使詔迎至金陵。帝親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舍經(jīng)度僧不可勝數(shù)。有何功德。師曰。并無功德。帝曰。何以并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師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問。如何是圣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圣。帝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省玄旨。師知機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蘆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師于蔥嶺。見手攜只履翩翩獨逝。云問何去。曰西天去。又謂云曰。汝主已厭世。云聞之茫然別師。東邁暨復(fù)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莊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壙。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人物簡介

海東高僧傳·卷第一
釋阿道。
或云本天竺人。
或云從吳來。
或云自高句麗入魏。
后歸新羅。
未知孰是。
風(fēng)儀特異。
神變左奇。
恒以行化為任。
每當開講。
天雨妙花。
始新羅訥祇王時。
有黑胡子者。
從句高麗至一善郡。
宣化有緣。
郡人毛禮。
家中作窟室安置。
于是梁遣使賜衣著香物。
君臣不知香名及與所用。
乃遣中使赍香遍問中外。
胡子見之稱其名目曰。
焚此則香氣芬馥。
所以達誠于神靈。
所謂神圣不過三寶。
一曰佛陀。
二曰達摩。
三曰僧伽。
若燒此發(fā)愿。
必有靈應(yīng)。
時王女病革。
王使胡子焚香表誓。
厥疾尋愈。
王甚喜。
酬贈尤厚。
胡子出見毛禮。
以所得物贈之。
報其德焉。
因語曰。
吾有所歸請辭。
俄而不知所去。
及毗處王時。
有阿道和尚。
與侍者三人。
亦來止毛禮家。
儀表似胡子。
住數(shù)年無疾而化。
其侍者三人留住讀誦經(jīng)律。
往往有信受奉行者焉。
然按古記。
梁大通元年三月十一日。
阿道來至一善郡。
天地震動。
師左執(zhí)金環(huán)錫杖。
右擎玉缽應(yīng)器。
身著霞衲。
口誦花詮初到信士毛禮家。
禮出見驚愕而言曰。
曩者高麗僧正方來入我國。
君臣怪為不祥。
議而殺之。
又有滅垢玭從彼復(fù)來。
殺戮如前。
汝尚何求而來耶。
宜速入門。
莫令鄰人得見。
引置密室。
修供不怠。
適有吳使以五香獻原宗王。
王不知所用。
遍詢國中。
使者至問法師。
師曰以火燒而供佛也。
其后偕至京師。
王令法師見使。
使禮拜曰。
此邊國高僧何不遠。
而王因此知佛僧可敬。
敕許斑行。
又按高得相詩史。
曰梁氏遣使曰。
元表送沈檀及經(jīng)像。
不知所為。
咨四野。
阿道逢時指法。
相注云。
阿道再遭斬害。
神通不死。
隱毛禮家。
則梁吳之使莫辨其詳。
又阿道之跡多同黑胡子。
何哉。
然自永平至大通丁未。
凡四百十馀年。
句高麗興法已百五十馀年。
而百濟已行一百四十馀年矣。
若按樸寅亮殊異傳。
云。
師父魏人崛摩。
母曰高道寧。
高麗人也。
崛摩奉使高麗。
私通還魏。
道寧因有身誕焉。
師生五稔有異相。
母謂曰。
偏??之子。
莫若為僧。
師依教。
即于是日剃發(fā)。
十六入魏。
覲省崛摩。
遂投玄彰和尚。
受業(yè)十九年。
歸寧于母。
母諭曰。
此國機緣未熟。
難行佛法。
惟彼新羅今雖無聲教。
爾后三十馀月有護法明王御宇。
大興佛事。
又其國京師有七法住之處。
一曰金橋天鏡林(今與輪寺)。
二曰三川岐(今永興寺)。
三曰龍宮南(今皇龍寺)。
四曰龍宮北(今芬皇寺)。
五曰神游林(今天王寺)。
六曰沙川尾(今靈妙寺)。
七曰婿請?zhí)?今曇嚴寺)。
此等佛法不滅前劫時伽藍墟也。
汝當歸彼土。
初傳玄旨。
為浮屠始祖。
不亦美乎。
師既承命子之聲。
出疆而來寓新羅王闕西里(今嚴莊寺是也)時當味鄒王即位二年癸未矣。
師請行竺教。
以前所不見為怪。
至有將殺之者。
故退隱于續(xù)村毛祿家。
今善州也。
逃害三年。
成國宮主病疾不愈。
遣使四方。
求能治者。
師應(yīng)募赴闕。
為療其患。
王大悅問其所欲。
師請曰。
但創(chuàng)寺于天鏡林。
吾愿足矣。
王許之。
然世質(zhì)民頑。
不能歸向。
乃以白屋為寺。
后七年始有欲為僧者。
來依受法。
毛祿之妹名史侍。
亦投為尼。
乃于三川岐立寺曰永興。
以依住焉。
味雛王崩后。
嗣王亦不敬浮屠。
將欲廢之。
師還續(xù)村。
自作墓入其內(nèi)。
閉戶示滅。
因此圣教不行于斯盧。
厥后二百馀年。
原宗果興像教。
皆如道寧所言。
自味雛至法興凡十一王矣。
阿道出現(xiàn)年代前卻如是其差舛。
并是古文不可取舍。
然若當味雛時。
已有弘宣之益。
則與順道同時明矣。
以其中廢而至梁大通乃興耳。
故并出黑胡子元表等。
敘而觀焉。
贊曰。
自像教東漸。
信毀交騰。
權(quán)輿光闡。
代有其人。
若阿道。
黑胡子。
皆以無相之法身。
隱現(xiàn)自在或先或后。
似同異。
若捕風(fēng)搏影。
不可執(zhí)跡而定也。
但其先試而后啟行。
始逃害而終成功。
則秦之利方。
漢之摩騰。
亦無以加焉。
易曰。
藏器待時。
阿道之謂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廣陵郝氏子也。
世為將家。
有戎役。
年十五。
上疏愿領(lǐng)徒隸五千。
清蕩寇塞。
朝廷偉其志。
年十六。
兄既云喪。
乃悟非常。
亟欲引去。
而親眷以其素有武略。
可紹先業(yè)。
弗許。
至年二十有一。
始遂剃落。
即依揚都建成寺瓊法師。
學(xué)成實論。
已而去依攝山止觀寺僧詮法師。
務(wù)弘大乘詮之徒通三論者。
且數(shù)百人。
其中故有四句朗。
領(lǐng)語辨。
文章勇得意布之。
目。
而布稱得意。
則其造詣可見。
后于大品善達章。
獲證。
入自爾誓不講說。
常樂禪寂。
北游見可禪師于鄴曰。
法師能破我除執(zhí)。
其進道既耶。
因縱觀筵肆。
理無二致。
獨盡寫章疏。
遺朗公。
資其敷演。
所蓄僅衣缽。
嘗造思禪師議論。
袞袞忘食。
息。
思以鐵如意。
擊桉嘆曰。
萬里空矣。
此土何得哉。
尤見重于邈禪師。
持律嚴甚。
梁泰清末。
侯景叛。
值歲薦饑。
布嘗三日餓。
至四日困矣。
或遺之飯。
以有肉氣。
卻弗食。
故有足疾。
醫(yī)令服薤。
而愈。
亦每發(fā)露懺悔。
見諸人樂生西方者。
則曰。
其土雖凈非吾愿也。
吾所愿在化度眾生。
正欲生三途苦趣。
以相救濟。
然安能于蓮華中。
十劫受樂耶。
陳至德中邈公引恭禪師。
謀建棲霞寺于攝山。
眾推布結(jié)凈開滯。
才扣犍槌。
已居高座。
塊然端默。
見者敬慕。
陳主諸王。
并承戒范。
如佛無異。
慕。
年不參眾食。
詔給乳牛。
回施僧眾。
貞明元年。
壽躋七十。
忽敘別云。
布于命限。
更住世三五年在。
但老困不能行道。
豈如早生邊地。
而作佛事之為快也。
各各努力珍重。
于是屏粒不食。
氣垂絕。
詔太醫(yī)就診視。
縮臂不許。
皇后沈氏。
愿傳香。
亦不許。
但以參學(xué)徒眾。
委之恭禪師而已。
十一月二十二日。
卒于棲霞新寺。
手屈三指。
伸之復(fù)如故。
布之將終也。
地連動七日。
及舁柩山地又動。
且太史臺奏。
道人星不見。
茲其所以關(guān)系者。
顧不重歟。
先見布謂人曰。
昨夜二菩薩見迎。
一是生身。
一是法身。
吾已許之矣。
尋有諸天迎。
吾不許也。
同寺侃禪師者。
亦以為夜有流光照室。
出戶視之。
見二人入布房。
豈即二菩薩耶。
且語之合。
續(xù)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三
釋慧布。
姓郝氏。
廣陵人也。
少懷遠操。
性度虛梗。
年十五處于江陽。
家門軍將。
時有戎役。
因愿領(lǐng)五千人為將清平寇塞。
豈不果耶。
眾偉其言。
十六遭兄亡。
悟世非常。
思解俗網(wǎng)。
親眷知有武略咸不許之。
二十有一方從本愿。
既蒙剃落便入楊都。
從建初寺瓊法師學(xué)成實論。
通假實之旨。
物議所歸。
而布恨斯至理未盡懷抱。
承攝山止觀寺僧詮法師大乘海岳聲譽遠聞。
乃往從之聽聞三論。
學(xué)徒數(shù)百翹楚一期。
至于洞達清玄妙知論旨者。
皆無與尚。
時號之為得意布。
或云思玄布也。
故詮之解難。
聽者似解而領(lǐng)悟猶迷。
及依言領(lǐng)通。
而構(gòu)難疏略。
致使談?wù)撝H每有客問必待布而為答。
時人為之語曰。
詮公四友。
所謂四句朗。
領(lǐng)語辯。
文章勇。
得意布。
布稱得意最為高也。
后于大品善達章中悟解大乘。
煩惱調(diào)順。
攝心奉律威儀無玷。
常樂坐禪遠離囂擾。
誓不講說護持為務(wù)。
末游北鄴更涉未聞。
可禪師所暫通名見。
便以言忤其意。
曰。
法師所述謂破我除見莫過此也。
乃縱心諸席備見宗領(lǐng)。
周覽文義并具胸襟。
又寫章疏六馱。
負還江表。
并遣朗公令其講說。
因有遺漏重往齊國。
廣寫所闕赍還付朗。
自無所畜。
衣缽而已。
專修念慧獨止松林。
蕭然世表學(xué)者欣慕。
嘗造思禪師與論大義。
連徹日夜不覺食息。
理致彌密言勢不止。
思以鐵如意打案曰。
萬里空矣。
無此智者。
坐中千馀人同聲嘆悅。
又與邈禪師論義。
即命公之師也。
聯(lián)綿往還三日不絕。
邈止之嘆其慧悟遐舉而卑身節(jié)行不顯其美。
梁太清末。
侯景作亂。
荒餒累年三日失食。
至第四日有人遺布飯。
而微以豬肉覆之。
雖腹如火然。
結(jié)心不食。
故得遭斯困厄不履非濫。
又曾患腳氣。
醫(yī)令服薤。
自此至終常陳此罪。
或見諸人樂生西方者。
告云。
方土乃凈非吾愿也。
如今所愿化度眾生。
如何在蓮花中十劫受樂。
未若三途處苦救濟也。
陳至德中。
邀引恭禪師。
建立攝山棲霞寺。
結(jié)凈練眾江表所推。
名德遠投稟承論旨。
時為開滯理思幽微。
不為僧師不役下位。
常自縫洗六時無闕。
才扣揵搥已居眾首。
端坐如木見者懔然。
名聞光遠請謁如市。
陳主諸王并受其戒。
奉之如佛。
末以年暮不參眾食。
敕給其乳牛。
而布回充入眾。
煢煢謹攝實高僧焉。
年七十與眾別云。
布命更至三五年在。
但老困不能行道。
住世何益。
常愿生邊地?zé)o三寶處為作佛事去也。
幸各好住愿努其力。
于是絕谷不食命將欲斷。
下敕令醫(yī)診之。
縮臂不許。
沈皇后欲傳香信。
又亦不許。
臨終遺訣曰。
長生不喜夕死無憂。
以生無所生滅無所滅故也。
諸有學(xué)士徒眾并委恭禪師。
吾無慮矣。
以陳禎明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于棲霞。
終后手屈三指。
捋之雖伸還屈。
乃至林中一月猶爾。
未終前大地連動。
七日便卒。
移尸就林。
山地又動。
太史奏云。
得道人星滅矣。
時以當之。
初將逝告眾前云。
昨夜二菩薩見迎。
一是生身。
一是法身。
吾已許之。
尋有諸天又來迎接。
以不愿生故不許耳。
流光照于侃禪師戶。
侃怪光盛出戶見。
二人向布房中不知是圣也。
旦往述之。
恰然符合。
言已端坐而化。
有見鬼者。
望見幡花滿寺光明騰焰。
不測其故。
入山視之。
乃布公去世。

人物簡介

全隋文·卷二十八
居士失其名。
北齊天保初,師事二祖慧可。
開皇中莞城宰,加以非法死。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姓姜氏。
鄜之內(nèi)部人。
性質(zhì)樸。
有操守。
然于竺墳魯誥。
無所治習(xí)。
而人知向慕。
抵坊州。
一日偶見光發(fā)西南山谷間。
從得石趺一于澗底。
且遠望其旁。
有臥石如像者。
土掩其半。
就掘之則固像也。
雖相好完美。
而色正黑。
自踵至頂。
高馀三丈。
明即率眾扶舉。
莫能勝。
時武帝已崩。
天元嗣歷。
明因秉爐祝曰。
若佛法重興。
蒼生有賴。
?,F(xiàn)威靈。
得遂其愿。
俄像起行。
徑趨石趺。
卓然而立。
見者駭嘆。
有司以其事聞。
上大喜為復(fù)教。
仍改年為大象。
以紀其瑞。
詔復(fù)以其地構(gòu)寺。
額大像。
而明獲居之。
又若徐州吳寺之太子思惟像。
京師崇義寺之石影像。
襄陽金像寺之丈六無量壽像。
荊州長沙寺像。
高齊定州之觀音像。
及高王經(jīng)。
襄陽彌天釋所鑄之金像。
揚都長干寺之育王像。
梁祖所事等身金銀二像。
僧護石像。
皆靈驗?zāi)獪y。
茲因略述。
以曉流俗 太子思惟像者。
蓋以其狀言也。
昔沙門法顯于東晉時。
游歷西。
域。
會有微疾。
心思鄉(xiāng)里粳稻飯。
投一伽藍。
主人款遇殊勤至。
為敕沙彌。
取粳飯以進。
顧沙彌。
踵血猶濕。
云頃往彭城吳蒼鷹家分衛(wèi)。
而犬嚙之。
顯始寤其瞬息數(shù)萬里。
豈亦常僧可能哉。
后東還。
訪蒼鷹于彭城。
入門見血涂闔上。
問之則曰。
某年月日嘗有僧。
乞食至此。
而犬嚙之爾。
計其年月。
不小誤。
顯謂蒼鷹曰。
此羅漢圣僧血。
謹護之勿去也。
于是蒼鷹。
即其宅創(chuàng)寺。
以懺咎。
求像于揚都。
方濟江。
舟傾側(cè)欲覆。
忽有二骨長丈許。
隨流騰入舟中。
遂濟無撓。
及岸視之。
則龍齒也。
卒輸之官府。
未幾。
蒼鷹獲像于婆羅門僧。
初蒼鷹偶憩林樹間。
僧持像至云。
欲施徐州吳蒼鷹供養(yǎng)也。
蒼鷹曰。
我身是也。
僧忻然付之。
今在相州鄴縣大慈寺 石影像者。
其石崇一尺。
徑六寸。
紫色八觚。
內(nèi)外映徹。
而如來菩薩。
浮圖伽藍。
天人山海。
帳蓋床座。
三涂苦趣。
變現(xiàn)不一。
或前后相類。
或每楞不同。
隱顯靡恒。
豈得而槩論哉。
梁大清中。
天竺沙門。
奉以入貢。
會侯景之亂。
置之廬山西林寺像頂而去。
隋開皇十年。
煬帝以晉王鎮(zhèn)淮海。
遣使王延壽。
取之。
王寶玩特甚。
遇有他役。
則函之以自隨。
入登儲貳。
藏于曲池日嚴寺。
非外人所得瞻睹也。
武德七年。
歸崇義寺。
貞觀六年。
詔入內(nèi)。
無量壽像者。
東晉沙門道安。
于寧康三年。
八月八日造。
明年季冬。
嚴飾既就。
刺史郗恢創(chuàng)蒞此蕃。
而像獨步趨萬山。
恢率眾迎還其寺。
而夕復(fù)出。
住寺外。
梁普通三年。
詔于建興苑。
鑄金銅趺。
以承之。
高六尺。
廣一丈。
劉孝儀制贊立碑 長沙寺像者。
晉太元間。
現(xiàn)于城北。
高七尺。
光相奇特。
人有遇其夜行者。
謂非類。
以刀擊之。
且視則像有刀痕。
梁祖命使。
迎以供養(yǎng)訖。
三日送同泰寺。
后寺被火。
堂塔并盡。
唯像居殿中巋然 定州像者。
元魏孫敬德。
防州人也。
居家事觀音像謹。
天平中。
應(yīng)募定州。
為劫盜所妄指。
逮系京獄。
困拷掠誣伏。
且即刑。
敬德夜坐獄中。
泣誓曰。
被枉如此。
當是曩宿枉他所致爾。
今幸償畢。
則愿代受一切眾生。
枉屈禍也。
既而假寐。
一沙門見夢曰。
觀音救生經(jīng)。
皆諸佛名。
卿能誦滿千過者。
免死厄。
復(fù)教誦數(shù)過。
敬德既寤。
無所遺忘。
竟誦不輟口。
比明滿百過。
頃焉牽赴市。
且行且誦。
僅千過。
而刑者三折其刀。
至三易刀。
膚體無小損。
丞相歡聞而異之。
遽奏免其罪。
詔傳其經(jīng)于世。
敬德既歸防。
徐視其像。
則項上三刀痕故在也。
敬德大感慟 襄陽金像者。
晉太元十九年。
歲次甲午比丘道安。
于襄陽西郭。
造丈八金像。
此像更三周甲子。
越百八十年。
而后滅。
此記書之像腋下。
倒垂衣褶中。
周武建德三年。
甲午之歲。
開府長孫哲。
鎮(zhèn)荊州。
太原王乘副之。
哲性兇暴。
甫視事。
先令毀像。
眾進諫則愈益怒。
胥卒奔走從命。
謾以繩系像頸。
率百馀人挽之。
像屹立不動。
哲謂其弗力。
杖監(jiān)者百。
復(fù)挽如故。
猶不動。
乃益人至五百。
始踣。
聲震地撼。
人物駭慄。
哲獨喜躍不自勝。
亟命镕冶。
唱快。
遽馳馬。
往報太原公。
忽墮馬。
傷敗肢骨。
失音直視。
至夜而卒。
驗其所記年月。
若合符節(jié)。
則世相定業(yè)之說當矣 長干寺育王像者。
光趺身相。
祥瑞通感。
具如前傳。
亢陽之歲。
必駕御輦。
迎像入宮。
上加油帔前導(dǎo)羅蓋。
僧眾從后。
初雖炎赫。
像至中途。
則每霶??霢霂。
生物濡洽矣。
國家所賴。
以有年也。
陳禎明中。
像忽西向。
直月監(jiān)堂。
屢移向南。
晨起視之。
復(fù)西向。
事聞。
詔迎入太極殿。
設(shè)齋行道。
先是像戴七寶冠。
珠玉飾之。
重約百斤。
復(fù)以錦冒加其上。
翌旦則冠掛像手。
而冒猶覆頂也。
上使為戴冠覆冒。
如常時。
因膜拜以禱之曰。
茍國家有不祥者。
宜再脫冠。
明起視之復(fù)然。
隋開皇九年陳亡。
詔致像大內(nèi)供養(yǎng)。
上對之。
每不敢坐。
蓋以像立故也。
久之詔曰。
朕年老。
不堪久立侍像。
其今有司造坐佛。
如育王像者。
送本像于興善寺供養(yǎng)。
像偉特。
所在莫能容。
移置北面以圖遷奉。
明日像則南面。
或疑人所為者。
乃剎之北面。
而扄鐍其戶。
且視之。
像面南如昨。
眾懼皆禮謝 梁祖等身金銀二像者。
奉之重云殿。
晨夕禮敬者五十年。
侯景之篡。
太尉王僧辨既誅景。
謀迎貞陽侯淵明于齊而立之。
猶豫未定。
僧辨使女婿杜龕。
宿衛(wèi)宮闕。
龕性貪悍。
欲毀二像。
鑄金銀鋌。
初殿周匝為閣道。
號三休閣。
而像頂正出閣上。
龕遣數(shù)十人。
登閣镵像頂。
像并回顧。
眾驚悚。
皆默瘖昏醉。
龕隨遍身青腫。
如見擊狀。
號呼數(shù)日。
創(chuàng)爛而死。
陳有江南武帝昉徂落。
臨川王茜。
入承大統(tǒng)。
方治葬具。
造辒辌車。
時以國用窘乏。
詔取像殿寶帳。
珩佩珠玉。
以充給之有司部集人力將事屏撤。
而云氣滃郁。
擁殿內(nèi)外交暗。
其馀方所。
霽景明朗。
觀者四合。
競駭其異。
而雨注電射。
煙焰歘漲。
眾見殿像騰舉。
高薄霄漢。
漸遠漸微。
焂然而沒。
頃之云斂雨過。
就視其地則惟柱礎(chǔ)存焉。
后或見之海上 僧護石像者。
高齊時造長丈八。
始護發(fā)愿為之。
然未得石。
會于寺北谷中。
見石仆地。
約如其數(shù)。
顧工營治。
涉期而僅了面腹。
以背著地。
勢未易。
具眾力翻之。
卒莫之動。
明日石忽自轉(zhuǎn)。
以就磨琢。
及成。
移置殿中。
周師之破齊也。
像先流汗。
晉州陷。
盡火諸寺。
像獨完美。
雖饒人牛力。
終不仆。
尋有僧周。
壘瓦木土塹。
以營護之。
須臾失僧所在。
或以木折像二指。
見夢于人曰。
吾指痛。
且而續(xù)其指。
開皇十年。
盜歸像殿幡蓋云。
夜每夢。
丈八人責(zé)讓之。
已上并戴旌異記。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興福篇第九
釋僧明。俗姓姜。鄜州內(nèi)部人。住既山棲。立性淳素。言令質(zhì)樸敘悟非任。而能守禁自修。不隨鄙俗。雖不閑明經(jīng)誥。然履操貞梗。有聲時俗。因游邑落往還山谷。見一陭岸屢有異光。怪而尋討上下循擾。乃見澗底石跌一枚。其狀高大。遠望岸側(cè)臥石如像。半現(xiàn)于外。遂加功發(fā)掘。乃全像也。形同佛相。純?nèi)玷F磺。不加鏨琢宛然圓具。舉高三丈馀。時周武已崩。天元嗣歷。明情發(fā)增勇不懼嚴誅。顧問古老無知來者。其地久荒榛梗。素非寺所。明自惟曰。當是育王遺像散在人間。應(yīng)現(xiàn)之來故在斯矣。即召四遠同時拖舉。事力既竭全無勝致。明乃執(zhí)爐誓曰。若佛法重興。蒼生有賴者。?,F(xiàn)威靈得遂情愿。適發(fā)言已。像乃忽然輕舉。從山直下徑趣趺孔。不假扶持卓然峙立。大眾驚嗟得未曾有。因以奏聞。帝用為嘉瑞也。乃改元為大像焉。自爾佛教漸弘。明之力也。又尋下敕。以其所住為大像寺。今所謂顯際寺是也。在坊州西南六十馀里。時值陰暗更放神光。明重出家。即依此寺盡報修奉。大感物心。以開皇中年卒于彼寺。余以為興福之來。事有機會。感見奇跡。其相彌隆。略引五三用開神理。至如徐州吳寺太子思惟瑞像者。昔東晉沙門法顯。厲節(jié)西天歷觀圣跡。往投一寺。小大承迎。顯時遇疾心希鄉(xiāng)飯。主人上坐親事經(jīng)理。敕沙彌為取本鄉(xiāng)齋食。倏忽往還。腳有瘡血。云往彭城吳蒼鷹家求食。為犬所齧。顯怪其旋轉(zhuǎn)之頃而游萬里之外。方悟寺僧并非常也。及隨船還。故往彭城訪吳蒼鷹。具知由委。其犬齧馀血涂門之處猶在。顯曰。此羅漢圣僧血也。當時見為取食。何期犬遂損耶。鷹聞懺咎。即舍宅為寺。自至揚都。廣求經(jīng)像。正濟大江船遂傾側(cè)。忽有雙骨各長一丈。隨波騰漾奄入船中。即得安流升岸以事奏聞。有司觀檢。乃龍齒也。鷹求像未獲。溯江西上。暫息林間。遇見婆羅門僧持像而行。云往徐州與吳蒼鷹供養(yǎng)。鷹曰。必如來言。弟子是也。便以像付之。鷹將像還至京。詔令模之。合造十軀。皆足下置字。新舊莫辯。任鷹探取。像又降夢示其本末。恰至鷹取還得本像。乃還徐州。每有神瑞。元魏孝文請入北臺。高齊后主遣使者常彪之迎還鄴下。齊滅周廢。為僧藏弆。大隋開教還重興世。今在相州鄴縣大慈寺也。又京師崇義寺石影像者。形高一尺徑六寸許。八楞紫色內(nèi)外映徹。其源梁武太清中。有天竺僧赍來謁帝。會侯景作亂。便置江州廬山西林寺大像頂上。至開皇十年。煬帝作鎮(zhèn)江海。廣搜英異。文藝書記并委讎括。乃于雜傳得影像記。即遣中使王延壽往山推得。王自虔奉在內(nèi)供養(yǎng)。在蕃歷任。每有行往函盛導(dǎo)前。初無寧舍。及登儲貳乃送于曲池日嚴寺。不令外人瞻睹。武德七年。廢入崇義。像隨僧來。京邑道俗備得觀仰。其中變現(xiàn)斯量難準?;蚍鹚蜗?。或賢圣天人?;蛏搅謳どw?;蛉究嗳??;蚯昂笠娡??;蚨眄曓D(zhuǎn)異。斯并目矚而敘之。信業(yè)鏡而非謬矣。貞觀六年。下敕入內(nèi)。外遂絕也。又梁襄陽金像寺丈六無量壽瑞像者。東晉孝武寧康三年二月八日。沙門釋道安之所造也。明年季冬嚴飾成就。刺史郗恢創(chuàng)蒞此蕃。像乃行至萬山。恢率道俗迎還本寺。復(fù)以其夕出住寺門。合境同嗟。具以聞奏。梁普通三年。敕于建興苑鑄金銅花趺高六尺廣一丈。上送承足。立碑贊之。劉孝儀為文又荊州長沙寺瑞像者。晉太元年。此像現(xiàn)于城北。光相奇特具如前傳。形甚瑰異高于七尺。昔經(jīng)夜行。人謂非類以刀擊之。及旦往視乃金像也。刀所擊處文現(xiàn)于外。梁高奉法情欲親謁。雖加事力終無以致。后遣侍中廣赍香供丹款。既達。夜忽放光似隨使往。旦加延接還復(fù)留礙。重竭請祈方許從就。去都十八里。帝躬出迎。竟路放光相續(xù)不絕。白黑欣慶。在殿供養(yǎng)。三日已后從大通門送同泰寺。末被火燒堂塔并盡。惟像居殿巋然獨存。又高齊定州觀音瑞像。及高王經(jīng)者。昔元魏天平定州募士孫敬德。于防所造觀音像。及年滿還。常加禮事。后為劫賊所引。禁在京獄。不勝拷掠。遂妄承罪。并處極刑。明旦將決。心既切至。淚如雨下。便自誓曰。今被枉酷。當是過去曾枉他來。愿償債畢了。又愿一切眾生所有禍橫。弟子代受言已少時依俙如睡。夢一沙門教誦觀世音救生經(jīng)。經(jīng)有佛名。令誦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覺已。緣夢中經(jīng)。了無謬誤。比至平明已滿百遍。有司執(zhí)縛向市。且行且誦。臨欲加刑誦滿千遍。執(zhí)刀下斫。折為三段。三換其刀。皮肉不損。怪以奏聞。承相高歡。表請免刑。仍敕傳寫被之于世。今所謂高王觀世音是也。德既放還。觀在防時所造像項。有三刀跡。悲感之深慟發(fā)鄉(xiāng)邑。又昔彌天襄陽金像。更歷晉宋迄于齊梁。屢感靈相。聞之前紀。周武滅法。建德三年甲午之歲。太原公主秉。為荊州副鎮(zhèn)將。上開府長孫哲。志性兇頑不信佛法。聞有此像先欲毀之。邑中士女被廢僧尼。掩淚痛心無由救止。哲見欽崇彌至。瞋怒彌盛。逼逐侍從。速令摧殄。令百馀人以繩系項。牽挽不動。哲謂不用加力。便杖監(jiān)事。人各一百牽之如故。鏗然逾固。進三百人牽猶不動。哲怒彌盛。又加五百牽引方倒。聲振地動。人皆悚慄。哲獨喜勇。即遣镕毀之。都無慚懼。自又馳馬欲報刺史。裁可百步堛然落地。失瘖直視。四支不勝。至夜而卒。道俗唱快。當毀像時。于腋下倒垂衣內(nèi)銘云。晉太元十九年。歲次甲午。比丘道安于襄陽西郭造丈八金像此像更三周甲午百八十年當滅。計勘年月。興廢悉符同焉。信知印手圣人崇建容范。動發(fā)物心。生滅之期世相難改。業(yè)理之致復(fù)何虛矣。又揚都長干寺育王瑞像者。光趺身相祥瑞通感。五代侯王所共遵敬。具如前傳。每有亢陽之歲。請像入宮。必乘御輦上加油帔。僧眾從像以蓋自遮。初雖炎赫洞天。像出中途無不雨流滂注。家國所幸。有年斯賴所以道俗恒加雨候。至陳氏禎明年中。像面轉(zhuǎn)西。直月監(jiān)堂屢回正南。及至晨起還西如故。具以奏聞。敕延太極殿。設(shè)齋行道。先有七寶冠在于像頂。飾以珠玉可重百斤。其上復(fù)加錦帽。經(jīng)夜至?xí)?。寶冠掛于像手。錦帽猶加頭上。帝聞之乃燒香祝曰。若必國有不祥。還脫冠也。仍以冠在頂。及至明晨脫掛如故。上下同懼莫惻其徵。及隋滅陳降。舉朝露首面縛京室。方知其致。文帝后知乃遣迎接大內(nèi)供養(yǎng)。以像立故帝恒侍奉不敢對坐。乃下敕曰。朕年老不堪久立侍佛??闪钣兴驹熳?。其相還如育王本像。送興善寺。既達此寺。形相偉壯不會即機。遂置于北面。及明見像乃在南面中門。眾咸異焉。還送北面堅封門鑰。明旦更看像還在南。僉皆愧悔謝其輕侮。即見在寺。圖寫殷矣。又梁高祖崇重釋侶。欣尚靈儀。造等身金銀像二軀。于重云殿晨夕禮敬。五十許年初無替廢。及侯景纂奪。猶在供養(yǎng)。太尉王僧辯。誅景江南。元帝渚宮復(fù)沒。辯乃通款于齊。迎貞陽侯為帝。時江左未定。利害相雄。辯女婿杜龕。典衛(wèi)宮闕。為性兇捍。不見后世。欲毀二像為金銀挺。先遣數(shù)十人上三休閣。令镵佛項。二像忽然一時回顧。所遣眾人失瘖如醉。不能自勝。杜龕即被打筑。遍身青腫惟見金剛力士怖畏之像。競來打擊略無休息。呻號數(shù)日洪爛而死。及梁運在陳。武帝崩背。兄子陳茜嗣膺大業(yè)。將修葬具造辒辌車國創(chuàng)新定未遑經(jīng)始。敕取重云殿中佛像寶帳珩佩珠玉鎣飾之具。將用送終。人力既豐四面齊至。但見云氣擁結(jié)圍繞佛殿。自馀方左白日開朗。百工聞怪同本看睹。須臾大雨橫注。雷電震吼。煙張鴟吻火烈云中。流光布焰高下相涉。并見重云殿影二像峙然四部神王并及帳座一時騰上。煙火相扶歘然遠逝。觀者傾都咸生深信。雨晴之后覆看故所。惟見柱礎(chǔ)存焉。至后月馀有從東州來者。是日同見殿影東飛于海。今有望海者時往見之。近高齊日。沙門僧護。守道直心不求慧業(yè)。愿造丈八石像。咸怪其言。后于寺北谷中見一臥石可長丈八。乃雇匠營造。向經(jīng)一周面腹粗了。而背者地。以六具拗舉之。如初不動。經(jīng)夜至旦忽然自翻。即就營訖移置佛堂。晉州陷日像汗流地。周兵入齊燒諸佛寺。此像獨不變色。又欲倒之。人牛六十馀頭挽不可動。忽有異僧。以瓦木土墼壘而圍之。須臾便了。失僧所在。像后降夢信心者曰。吾患指痛。其人寤而視焉。乃木傷其二指也。遂即補之。開皇十年。有盜像幡蓋者。夢丈八人入室責(zé)之。賊遂慚怖悔而謝焉。其像現(xiàn)存。并見旌異記及諸僧錄。然斯通感佛教備彰。但是福門無非靈應(yīng)。竊以像避延燒狩驚邪道。影覆異術(shù)經(jīng)焚不灰。靈骨之放神光。密跡之興弘護。其相大矣。具在前聞。至如貞觀五年梁州安養(yǎng)寺慧光師弟子母氏。貧窶內(nèi)無袒衣。來入子房取故袈裟。作之而著。與諸鄰母同聚言笑。忽覺腳熱。漸上至腰。須臾雷震擲鄰母百步之外。土泥兩耳悶絕經(jīng)日方得醒悟。所用衣者遂被震死?;馃跪轭}其背曰。由用法衣不如法也。其子收殯又再震出。乃露骸林下方終銷散。是知受持法服?;菁叭龤w之龍。信不虛矣。近有山居僧。在深巖宿。以衣障前。感異神來形極可畏。伸臂內(nèi)探欲取宿者。畏觸袈裟礙不得入。遂得免脫。如是眾相不可具紀。如上下諸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6 【介紹】: 名或作粲。
隋僧。
姓氏籍貫不詳。
北齊文宣帝天保初,年逾四十,以居士身參二祖慧可得法,受衣缽,隱于皖公山。
北周武帝破滅佛法,璨往來避難,人無知者。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傳衣缽于道信。
卒后,被奉為中國禪宗三祖。
有《信心銘》。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 傳宗科
不知何許人也。
初以白衣。
可禪師
而問曰。
弟子身纏風(fēng)疾。
其必宿有罪累焉耳。
請和尚懺罪。
曰。
將罪來。
與汝懺。
璨曰。
覓罪了不可得。
曰。
與汝懺罪竟。
宜依佛法僧。
璨曰。
今見和尚。
已知是僧。
未諗何者是佛。
何者是法。
曰。
是心是佛。
是心是法。
法佛無二。
僧寶亦然。
璨曰。
今日始知。
罪性不在內(nèi)。
不在外。
不在中間。
心體既然。
佛法無二。
曰。
吾寶也。
即名之僧璨。
為薙發(fā)具戒。
而傳以衣缽。
復(fù)告之曰。
昔達磨大師以正法眼藏付吾。
吾今付汝。
汝善護持。
屬周武廢教。
往來司空山者馀十載。
韜光晦跡。
人莫知之。
隋開皇初。
出居皖公山。
得沙門道信。
以承其統(tǒng)。
且付以所傳衣缽。
而說偈曰。
華種雖因地。
從地種華生。
若無人下種。
華地盡無生。
于是適羅浮山。
優(yōu)游二載。
大業(yè)二年。
復(fù)歸故山。
為眾說法。
合掌儼立而化。
葬舍利舒之山谷寺。
唐玄宗朝。
追謚鏡智。

人物簡介

全隋文·卷三十四
燦,徐州人。
高齊時,以白衣謁二祖慧可,祝發(fā)傳衣,是為三祖。
終于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606—706 【介紹】: 唐僧。汴州尉氏人。禪宗北宗創(chuàng)始人。俗姓李。少覽經(jīng)史,博學(xué)多聞。后出家?guī)煻U宗五祖弘忍于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弘忍卒,傳法于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學(xué)人甚眾。倡“漸悟”禪學(xué)。九十余歲時,武則天召至洛陽,又至長安內(nèi)道場,親加禮拜。卒謚大通禪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約606—706 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高祖武德間在洛陽受戒。50歲時至蘄州雙峰東山寺,嗣禪宗五祖弘忍。歷6年,升為上座僧。高宗咸亨間,弘忍命門人作偈以明禪旨,神秀所作,弘忍以為未盡,遂付袈裟于慧能。弘忍卒后,神秀移住江陵當陽山玉泉寺,歷20余年,開禪門北宗一派。武后久視元年(700)召至洛陽,住內(nèi)道場。卒謚大通禪師?!?a target='_blank'>舊唐書》有傳?!?a target='_blank'>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存其詩偈1首?!度圃娡饩帯肥沾嗽娰?。
全唐詩續(xù)補遺
神秀,開封尉氏李氏子。師黃梅弘忍(謚大滿)禪師,奉楞伽為心要,為北宗之祖,亦稱六祖。住荊州玉泉寺。武后召至都,命于當陽山置度門寺以旌異之。神龍二年卒,年百馀歲。謚大通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四 傳宗科
生洛陽尉氏。李氏。小年從師薙染受法。后值忍大師于蘄州東山雙峰寺。開示心要。嘆曰此吾志也。敢不力。雖躬事樵汲。無所憚。會有行者慧能。竟得從上諸祖表信衣缽于大師。而大師遽亦示寂。于是秀往居江陵之當陽山。以闡化導(dǎo)眾。四海禪侶。向風(fēng)而靡。則天聞其名。詔肩輿赴闕。入內(nèi)道場。躬拜跪。執(zhí)弟子禮。供施豐縟。以致崇重道德之意。仍詔于前所居地。建后度門寺。當是時。王公貴人。逮夫士庶。皆屣履造庭。伏謁聽訓(xùn)誨。方能公禪師以承嗣之嫡。留韶陽。秀因累疏舉薦。以為其操履之素。出已上。當必召以淑天下。不宜捐棄裔土。使本朝有輕教。名宜手牘喻上指于能公。中宗朝尤進言不已。然能公終莫之動也。語載能禪師傳。神龍二年。秀卒。名士達官之服喪會葬者不可勝紀。岐王范。燕公張說。徵士盧鴻。各為碑誅。門人普寂義??私B宗緒。詔謚大通中宗朝。又詔以舊邸。為報恩寺。
宋高僧傳·卷第八 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神秀。
俗姓李氏。
今東京尉氏人也。
少覽經(jīng)史博綜多聞。
既而奮志出塵剃染受法。
后遇蘄州雙峰東山寺五祖忍師。
以坐禪為務(wù)。
乃嘆伏曰。
此真吾師也。
決心苦節(jié)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
昔魏末有天竺沙門達磨者。
得禪宗妙法。
自釋迦佛相傳授。
以衣缽為記。
世相傳付。
航海而來。
梁武帝問以有為之事。
達磨貴傳徑門心要。
機教相乖若水投石。
乃之魏隱于嵩丘少林寺。
尋卒。
其年魏使宋云于蔥嶺見之。
門徒發(fā)其冢。
但有衣履而已。
以法付慧可。
付粲。
粲付道信。
信付忍。
忍與信俱住東山。
故謂其法為東山法門。
秀既事忍。
忍默識之。
深加器重。
謂人曰。
吾度人多矣。
至于懸解圓照無先汝者。
忍于上元中卒。
秀乃往江陵當陽山居焉。
四海緇徒向風(fēng)而靡。
道譽馨香普蒙熏灼。
則天太后聞之召赴都。
肩輿上殿親加跪禮。
內(nèi)道場豐其供施。
時時問道。
敕于昔住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
時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禮謁。
望塵拜伏日有萬計。
洎中宗孝和帝即位。
尤加寵重。
中書令張說嘗問法執(zhí)弟子禮。
退謂人曰。
禪師身長八尺。
厖眉秀目威德巍巍。
王霸之器也。
初秀同學(xué)能禪師與之德行相埒。
互得發(fā)揚無私于道也。
嘗奏天后請追能赴都。
能懇而固辭。
秀又自作尺牘序帝意徵之。
終不能起。
謂使者曰。
吾形不揚。
北土之人見斯短陋或不重法。
又先師記吾以嶺南有緣。
且不可違也。
了不度大庾嶺而終。
天下散傳其道。
謂秀宗為北。
能宗為南南北二宗名從此起。
秀以神龍二年卒。
士庶皆來送葬。
詔賜謚曰大通禪師。
又于相王舊邸造報恩寺。
岐王范燕國公張說。
徵士盧鴻各為碑誄。
服師喪者名士達官不可勝紀。
門人普寂義福并為朝野所重。
蓋宗先師之道也。
系曰。
夫甘苦相傾氣味殊致。
甘不勝苦則純苦乘時。
苦不勝甘則純甘用事。
如是則為藥治病。
偏重必離也。
昔者達磨沒而微言絕。
五祖喪而大義乖。
秀也拂拭以明心。
能也俱非而唱道。
及乎流化北方。
尚修練之勤。
從是分岐南。
服興頓門之說。
由茲荷澤行于中土。
以頓門隔修練之煩。
未移磐石。
將弦促象韋之者。
空費躁心。
致令各親其親同黨其黨。
故有盧奕之彈奏神會之徙遷。
伊蓋施療專其一味之咎也。
遂見甘苦相傾之驗矣。
理病未效乖競先成。
秖宜為法重人。
何至因人損法。
二弟子濯擊師足。
洗垢未遑折脛斯見。
其是之喻歟。
僧法沖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隴西成紀人,俗姓李,字孝敦。初與房玄齡友善,官鷹揚郎將。母喪,讀《涅槃經(jīng)》,頓生道心,遂出家。一生游道為務(wù),棲泊無定。玄齡為宰相,以書召之,不從。卒年七十九。有《楞伽私記》。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人。
祖考歷仕魏齊。
而沖則兗產(chǎn)也。
幼俊穎。
傲岸時俗。
弱冠已與仆射房玄齡相善。
玄齡嘗謂之曰。
丈夫于少壯時。
位不登五品者。
便宜棄去祿位。
以優(yōu)逸自處。
沖年二十四歲。
任鷹揚郎捋。
遭母憂。
讀涅槃經(jīng)。
至居處迫迮之文。
遂發(fā)心出家。
聽講涅槃三十馀過。
復(fù)聽安州皓法師講大品三論棱伽。
于是入武都山。
以平日所得于文字語言者。
而躬行之。
年三十。
游冀州。
貞觀初。
詔私度者處死。
時僧避難嶧陽山中。
資給窘乏。
沖誓不顧身。
即剃落。
走州縣。
告急守宰曰。
但施糧餉。
終獲福祐。
諸守宰嘉其烈亮。
而周濟之。
乃兩分其僧。
各置米十斛許。
其一四十馀人而食之。
經(jīng)年米嘗不減。
其一五六十人食。
僅兩日。
米已告竭。
沖曰。
無足怪者。
蓋所學(xué)有大小。
所脩有勤墮。
則所感宜不同如此。
久之避難而至者。
日以增益。
復(fù)值雨潦。
莫之歸宿。
山有大巖。
虎狼所棲托也。
沖竟造。
而告語使去。
果去不旋踵。
當是時。
沖雖身營眾務(wù)。
仍依哲匠。
探討華嚴。
如常時。
及難釋。
再往安州皓法師。
已入滅矣。
道士蔡于晃。
方以閑習(xí)內(nèi)外典籍自負。
而吾徒之往來者。
過相輔贊。
一日道俗盛集。
俾于晃升座。
開佛經(jīng)。
沖以其外道。
而力沮之。
識者謂沖識。
末世護法菩薩。
俄以棱伽奧義久廢。
所在求訪。
無恤夷險。
慧可禪師。
以達磨之傳。
南天竺一乘宗旨。
盛習(xí)此經(jīng)。
故其后裔。
如皓法師者。
尤加勖勵。
沖即依稟。
屢蒙擊節(jié)。
自爾闡演三十馀過。
后學(xué)賴以啟悟者。
殆莫殫紀今敘師承。
使將來有所考據(jù)云。
達磨禪師出慧可慧。
育二師。
育師受道。
不務(wù)言說。
可師出粲師。
慧師。
盛師。
那老師。
端師。
長藏師。
真法師。
玉法師(已上并講演。
無著述)。
又出善老師(鈔四卷)。
豐師(疏五卷)。
明師(疏五卷)。
胡明師(疏五卷)。
遠承可師者。
有大聰師(疏五卷)。
道蔭師(鈔四卷)。
沖法師(疏五卷)。
岸法師(疏五卷)。
寵法師(疏八卷)。
大明師(疏十卷)。
不承可師。
自依攝論者。
遷師(疏四卷)。
尚德律師(出入棱伽疏十卷)。
曠法師。
弘智師(召住京師西明。
身亡法絕)。
明禪師后。
伽法師。
寶瑜師。
寶迎師。
道塋師(并傳鐙揚化)。
沖公。
專以棱伽命家。
前后敷弘。
殆二百過。
當其說時。
曾未涉文。
而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莫不曲當。
異師學(xué)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見之言說。
則已粗矣。
況在紙上者乎。
是謂粗中之粗。
事難一向。
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以示不敢公于天下也。
然沖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不受。
年將知命。
有詔兗州度人。
抑令入度。
隸州部法集寺。
雖名與公貫。
而獨以玩弄泉石。
撫接遺逸為心。
房公位居臺輔。
作書招之。
沖題書背曰。
我于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位亦極。
公屢招不赴。
惟以弘法自任。
席筵甫展。
冠蓋鼎來。
中書杜正倫。
親廁下陳。
共評玄義。
弘福潤法師。
初未相識。
曰何處老大德。
答曰。
兗州老小僧也。
問何為遠至。
答聞此間知一乘者少。
故欲以一乘教網(wǎng)。
漉信地魚龍耳。
潤曰。
斯則大心開士也。
偶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欽泰。
于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于此打人。
欽泰曰。
打人罪。
我自當。
沖曰。
罪不自當使誰當耶。
然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唯善行之。
公今于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哉。
欽泰禮謝。
又三藏玄奘。
不許人講舊所翻經(jīng)。
沖曰。
君依舊經(jīng)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
還俗。
更依新翻經(jīng)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噫何可及哉。
仆射于志寧謂。
沖寔法界頭陀僧。
未易以名實拘也。
其言得之。
顯慶間。
還兗。
至今麟德。
年七十九。
后不知所終。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釋法沖。
字孝敦。
姓李氏。
隴西成紀人。
父祖歷仕魏齊故。
又生于兗部。
沖幼而秀異傲岸時俗。
弱冠與仆射房玄齡善。
相謂曰。
丈夫年不登五品者。
則共不仕。
為逸人矣。
沖年二十四。
果為鷹揚郎將。
遭母憂讀涅槃經(jīng)。
見居家迫迮之文。
遂發(fā)出家心。
聽涅槃三十馀遍。
又至安州皓法師下。
聽大品三論楞伽經(jīng)。
即入武都山修業(yè)。
年三十行至冀州。
貞觀初年。
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
沖誓亡身便即剃落。
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
便造詣州宰曰。
如有死事沖身當之。
但施道糧。
終獲福祐。
守宰等嘉其烈亮。
昌網(wǎng)周濟。
乃分僧兩處。
各置米倉可十斛許。
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xué)大乘并修禪業(yè)。
經(jīng)年食米如本不減。
一所有五六十人才經(jīng)兩日。
食米便盡。
由不修禪兼作外學(xué)。
沖告曰。
不足怪也。
能行道者。
白毫之惠耳。
蓋利由道感。
還供道眾。
行殊道業(yè)理固屢空。
于時逃難轉(zhuǎn)多。
復(fù)弊霖雨。
無處投止。
山有大巖。
猛獸所居。
沖往詣巖穴。
告曰。
今窮客相投可見容不。
虎乃相攜而去。
遂咸依之。
仍聽華嚴等經(jīng)及難解。
重至安州。
有道士蔡子晃者。
閑習(xí)內(nèi)外款狎僧倫。
道俗盛集僧寺。
乃令晃開佛經(jīng)。
沖曰。
汝形同外道。
邪述纏懷。
茍講佛經(jīng)終歸名利。
我道俗無名要惟釋子身既在此畢不得行。
早可識機無悔于后。
晃聞默然逡巡而退。
爾時大眾嘆曰。
護法菩薩斯其人哉。
沖以楞伽奧典沈淪日久。
所在追訪無憚夷險。
會可師后裔盛習(xí)此經(jīng)。
即依師學(xué)。
屢擊大節(jié)。
便舍徒眾任沖轉(zhuǎn)教。
即相續(xù)講三十馀遍。
又遇可師親傳授者。
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
又得百遍。
其經(jīng)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
慧觀法師筆受。
故其文理克諧行質(zhì)相貫。
專唯念惠不在話言。
于后達磨禪師傳之南北。
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
后行中原。
惠可禪師創(chuàng)得綱紐。
魏境文學(xué)多不齒之。
領(lǐng)宗得意者時能啟悟。
今以人代轉(zhuǎn)遠紕繆后學(xué)。
可公別傳略以詳之。
今敘師承以為承嗣。
所學(xué)歷然有據(jù)。
達磨禪師后。
有惠可惠育二人。
育師受道心行口未曾說。
可禪師后。
粲禪師。
惠禪師。
盛禪師。
那老師。
端禪師。
長藏師。
真法師玉法師(已上并口說玄理不出文記)可師后。
善師(出抄四卷)豐禪師(出疏五卷)明禪師(出疏五卷)胡明師(出疏五卷)遠承可師后大聰師(出疏五卷)道蔭師(抄四卷)沖法師(疏五卷)岸法師(疏五卷)寵法師(疏八卷)大明師(疏十卷)不承可師自依攝論者。
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那老師后。
實禪師。
惠禪師。
曠法師。
弘智師(名住京師西明身亡法絕)明禪師后。
伽法師。
寶瑜師。
寶迎師。
道瑩師(并次第傳燈于今揚化)沖公自從經(jīng)術(shù)。
專以楞伽命家。
前后敷弘將二百遍。
須便為引。
曾未涉文。
而通變適緣。
寄勢陶誘。
得意如一。
隨言便異。
師學(xué)者苦請出義。
乃告曰。
義者。
道理也。
言說已粗。
況舒在紙粗中之粗矣。
事不獲已作疏五卷。
題為私記。
今盛行之。
初沖周行東川。
不任官貫。
頻有度次。
高讓不受。
年將知命有敕度人。
兗州度抑令入度。
隸州部法集寺雖名預(yù)公貫而棲泉石撫接遺逸為心房公位居臺輔。
作書召入。
沖得題背曰。
我于三界無所須。
卿至三槐位亦極。
公又重延。
不守恒度。
翻翔都邑。
即弘大法晟動英髦。
冠蓋云蒸嘆未曾有。
中書杜正倫。
親位法席。
詳評玄義。
弘福潤法師初未相識。
曰何處老大德。
答兗州老小僧耳。
又問何為遠至。
答曰。
聞此少一乘。
欲宣一乘教網(wǎng)漉信地魚龍故至。
潤曰。
斯實大心開士也。
因行至大興善寺。
萬年令鄭欽泰。
于寺打人。
沖止之曰。
公勿于寺打人。
泰曰。
打人罪我自當。
沖曰。
道不自當遣他受。
然國家立寺。
本欲安寧社稷。
唯善行之。
公今于寺打人。
豈名為國祈福。
泰即禮謝。
又三藏玄奘不許講舊所翻經(jīng)。
沖曰。
君依舊經(jīng)出家。
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
還俗。
更依新翻經(jīng)出家。
方許君此意。
奘聞遂止。
斯亦命代弘經(jīng)護法強禦之士。
不可及也。
然沖一生游道為務(wù)。
曾無棲泊。
仆射于志寧曰。
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
不可名實拘之。
顯慶年言旋東夏。
至今麟德年七十九矣。
神僧傳·卷第六
釋法沖。字孝敦。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幼而秀異傲岸時俗。年二十四遂發(fā)心出家。聽涅槃三十馀遍。又至安州皓法師下聽大品三論楞伽經(jīng)。即入武都山修業(yè)。年三十行至冀州。貞觀初年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沖誓亡身便即剃落。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便造詣州宰曰。如有死事沖身當之。但施道糧終獲福祐。守宰等嘉其烈亮膏網(wǎng)周濟。乃分僧兩處各置米倉。可十斛許。一所徒眾四十馀人。純學(xué)大乘并修禪業(yè)。經(jīng)年食米如本不減。一所五十六人才經(jīng)兩日。食米便盡。由不修禪兼修外學(xué)。沖曰。不足怪也。能行道者白毫之惠耳。時逃難轉(zhuǎn)多無處投止。山有虎穴。沖詣告曰。今窮客相投可見容否?;⒛讼鄶y而去。及難解沖乃隨處弘法。沖雖廣宣經(jīng)術(shù)專以楞伽命家。中書杜正倫每咨稟之。時三歲玄奘不許講舊翻經(jīng)。沖曰。君依舊經(jīng)出家。若不許弘舊經(jīng)者。君請還俗。更依新翻經(jīng)。方許君此意。奘聞遂止。師亦命代弘經(jīng)護法。強禦之士不可及也。仆射于志寧曰。此法師乃法界頭陀僧也。不可名實拘之。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