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法

相關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曇遷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4—482 【介紹】: 南朝宋僧。月支國人。本姓支,寓居建康。游心佛義,善談老莊。工楷書,常布施題經。與范曄、王曇首等友善。住烏衣寺。及范曄被誅,知交無敢近。遷乃貨衣物,悉力營葬。宋孝武帝聞而嘆賞。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建康支氏。少出家。游心竺義。兼通孔老。善辭章。研究十地。嘗注之。以行世。巧于轉讀。梵聲清婉。特拔終古。與彭城王義康。范曄王曇首游。初居祗洹寺。后徙烏衣寺。終始一節(jié)。不為世俗變也。范曄既被誅。合門十二。喪莫敢舉。遷貨衣缽。營葬焉。孝武聞而義之。謂徐爰曰。卿著宋書。慎勿遺此士也。建元四年卒。壽九十九。
高僧傳·卷第十三 經師
釋曇遷。
姓支。
本月支人。
寓居建康。
篤好玄儒。
游心佛義。
善談莊老。
并注十地。
又工正書。
常布施題經。
巧于轉讀有無窮聲韻。
梵制新奇特拔終古。
彭城王義康范曄王曇首。
并皆游狎。
遷初止祇洹寺。
后移烏依寺。
及范曄被誅。
門有十二喪。
無敢近者。
遷抽貨衣物悉營葬送。
孝武聞而嘆賞。
謂徐爰曰。
卿著宋書勿遺此士。
王僧虔為湘州及三吳。
并攜共同游。
齊建元四年卒。
年九十九。
時有道場寺釋法暢。
瓦官寺釋道琰。
并富聲哀婉。
雖不競遷等。
抑亦次之。
釋慧重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高僧傳·卷第十三 唱導
釋慧重。
姓閔。
魯國人。
僑居金陵早懷信悟。
有志從道愿言未遂。
已長齋菜食每率眾齋會。
常自為唱導。
如此累時。
乃上聞于宋孝武。
大明六年敕為新安寺出家。
于是專當唱說。
稟性清敏識悟深沈。
言不經營應時若瀉。
凡預聞者皆留連信宿增其懇詣。
后移止瓦官禪房。
永明五年卒。
年七十三。
時瓦官復有釋法覺。
又敦慧重之業(yè)。
亦擅名齊代。
釋超辯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高僧傳·卷第十二 誦經
釋超辯。
姓張。
燉煌人。
幼而神悟孤發(fā)履操深沈。
誦法華金剛波若。
聞京師盛于佛法。
乃越自西河。
路由巴楚。
達于建業(yè)。
頃之東適吳越觀矚山水。
停山陰城傍寺少時。
后還都止定林上寺。
閑居養(yǎng)素畢命山門。
誦法華日限一遍。
心敏口從。
恒有馀力禮千佛凡一百五十馀萬拜。
足不出門三十馀載。
以齊永明十年終于山寺。
春秋七十有三。
葬于寺南。
沙門僧祐為造碑墓所。
東莧劉協制文。
時有靈根釋法明。
祇洹釋僧志。
益州釋法定。
并誦經十馀萬言。
蔬苦有至德。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尹氏。冀州人。少師事沙門志欽得度。時以徐州沙門法遷有重望。經論精練。欽由以次托焉。遷公南游。隨止京口竹林寺。年十五。隨還彭城。以成實三論馳譽講肆。入京師止謝寺。沙門智藏僧旻法云。皆當時俊杰。然所學亦依次折中。文惠文宣二王。師事之。永明八年。講百法論。至破塵品微笑而化。壽五十七矣。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慧次。
姓尹。
冀州人。
初出家為志欽弟子。
后遇徐州釋法遷解貫當世。
欽乃以次付囑。
仍隨遷。
南至京口止竹林寺。
至年十五隨遷還彭城。
雖復年在息慈。
而志學無勌。
清鑒倫通。
超然孤拔。
至年十八解通經論名貫徐土。
迄稟具戒業(yè)操彌深。
頻講成實及三論大明中出都止于謝寺。
迄宋季齊初歸德稍廣。
每講席一鋪輒道俗奔赴。
沙門智藏僧旻法云等。
皆幼年俊朗慧悟天發(fā)。
并就次請業(yè)焉。
文慧文宣悉敬以師禮四事供給。
永明八年講百論。
至破塵品忽然從化。
春秋五十七矣。
時謝寺又有僧寶僧智。
長樂寺法珍僧向僧猛法寶慧調。
并一代英哲。
為時論所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僧。
吳郡人,俗姓岑。
年十八,投僧祐出家,住莊嚴寺。
梁武帝天監(jiān)中為新安寺主。
掌華林園寶云殿經藏,博學能文,名冠當時,后不知所終。
著有《經律異相》、《飯圣僧法》、《華林佛殿經目》、《續(xù)法輪論》、《名僧傳》、《比丘尼傳》等。
全梁文·卷七十四
寶唱俗姓岑,吳郡人。師事僧祐,齊建武中入閩,天監(jiān)中還京,往新安寺,又住莊嚴寺,有《名僧傳》三十卷。
續(xù)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篇初
釋寶唱。
姓岑氏。
吳郡人。
即有吳建國之舊壤也。
少懷恢敏清貞自蓄。
顧惟只立勤田為業(yè)。
資養(yǎng)所費終于十畝。
至于傍求。
傭書取濟。
寓目流略便能強識。
文采鋪贍義理有聞。
年十八。
投僧祐津師而出家焉。
祐江表僧望多所制述。
具如前傳紀之。
唱既始陶津。
經律咨稟。
承風建德有聲宗嗣。
住莊嚴寺。
博采群言酌其精理。
又惟開悟土俗。
要以通濟為先。
乃從處士顧道曠呂僧智等。
習聽經史莊易。
略通大義。
時以其游涉世務。
謂有俗志。
為訪家室執(zhí)固不回。
將及三十天蔭既崩。
喪事云畢。
建武二年擺撥常習。
出都專聽。
涉歷五載又中風疾。
會齊氏云季。
遭亂入東。
遠至閩越。
討論舊業(yè)。
天監(jiān)四年便還都下。
乃敕為新安寺主。
帝以時會云雷遠近清晏。
風雨調暢百谷年登。
豈非上資三寶中賴四天下藉神龍。
幽靈葉贊方乃福被黔黎歆茲厚德。
但文散群部難可備尋。
下敕。
令唱總撰集錄以擬時要。
或建福禳災。
或禮懺除障。
或饗接神鬼。
或祭祀龍王。
部類區(qū)分近將百卷。
八部神名以為三卷。
包括幽奧詳略古今。
故諸所祈求帝必親覽。
指事祠禱多感威靈。
所以五十許年。
江表無事兆民荷賴。
緣斯力也。
天監(jiān)七年。
帝以法海浩汗淺識難尋。
敕莊嚴僧旻。
于定林上寺。
纘眾經要抄八十八卷。
又敕開善智藏纘眾經理義。
號曰義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經七十二卷。
并唱奉別敕。
兼贊其功。
綸綜終始緝成部帙。
及簡文之在春坊。
尤耽內教。
撰法寶聯璧二百馀卷。
別令寶唱綴紕區(qū)別。
其類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沖奧近識難通。
自非才學無由造極。
又敕唱自大教東流。
道門俗士。
有敘佛理著作弘義。
并通鳩聚。
號曰續(xù)法輪論。
合七十馀卷。
使夫迷悟之賓見便歸信。
深助道法無以加焉。
又撰法集一百四十卷。
并唱獨斷專慮。
纘結成部。
既上親覽。
流通內外。
十四年。
敕安樂寺僧紹。
撰華林佛殿經目。
雖復勒成未悏帝旨。
又敕唱重撰。
乃因紹前錄。
注述合離甚有科據。
一帙四卷。
雅悏時望。
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藏。
搜求遺逸皆令具足。
備造三本以用供上。
緣是又敕撰經律異相五十五卷。
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經五十卷。
于時佛教隆盛。
無德稱焉。
道俗才筆互陳文理。
自武帝膺運。
時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載。
深以庭癊早傾。
常懷哀感。
每嘆曰。
雖有四海之尊。
無由得申罔極。
故留心釋典。
以八部般若為心良。
是諸佛由生。
又即除災滌累故。
收采眾經躬述注解。
親臨座講讀敷弘。
用此善因崇津靈識。
頻代二皇。
舍身為僧給使。
洗濯煩穢仰資冥福。
每一舍時地為之震。
相繼齋講不斷法輪。
為太祖文皇。
于鐘山北澗。
建大愛敬寺。
糺紛協日臨睨百丈。
翠微峻極流泉灌注。
鐘鯨遍嶺??鳳乘空。
創(chuàng)塔包巖壑之奇。
宴坐盡林泉之邃。
結構伽藍同尊園寢。
經營彫麗奄若天宮。
中院之去大門。
延袤七里。
廊廡相架檐霤臨屬。
旁置三十六院。
皆設池臺周宇環(huán)繞。
千有馀僧四事供給。
中院正殿有栴檀像。
舉高丈八。
匠人約量晨作夕停。
每夜恒聞作聲。
旦視輒覺功大。
及終成后乃高二丈有二。
相好端嚴色相超挺。
殆由神造屢感徵跡。
帝又于寺中龍淵別殿。
造金銅像舉高丈八。
躬伸供養(yǎng)每入頂禮。
歔欷哽噎不能自勝。
預從左右無不下泣。
又為獻太后。
于青溪西岸建陽城門路東。
起大智度寺。
京師甲里爽塏通博。
朝市之中途。
川陸之顯要。
殿堂宏壯寶塔七層。
房廊周接華果間發(fā)。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諸尼四時講誦。
寺成之日。
帝顧謂群后曰。
建斯兩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極之情。
以達追遠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復于中宮起至敬殿景陽臺。
立七廟室。
崇宇嚴肅郁若卿云。
粉壁珠柱交映相耀。
設二皇座。
具備諸禮冠蘊奩篋。
舉目興慕晨昏如在。
衣服輕暖隨時代易。
新奇芳旨應時日薦。
帝又曰。
雖竭工匠之巧。
殫世俗之奇。
水石周流華樹雜沓。
限以國務不獲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親奉饋奠。
而無所瞻仰。
內心崩潰如焚如灼。
又作聯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賦。
廣統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
度越終古無德而稱。
故元帝云。
伏尋我皇之為孝也。
四運推移。
不以榮枯遷貿。
五德更用。
不以貴賤革心。
臨朝端默。
過隙之思彌軫。
垂拱巖廊。
風樹之悲逾切。
潔齋宗廊虔事郊禋。
言未發(fā)而涕零。
容不改而傷慟。
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
蓋虞舜夏禹周文梁帝。
萬載論孝。
四人而已。
廣如繹所撰金樓子述之。
又以大通元年。
于臺城北。
開大通門。
立同泰寺。
樓閣臺殿擬則宸宮。
九級浮圖回張云表。
山樹園池沃蕩煩積。
其年三月六日。
帝親臨幸。
禮懺敬接。
以為常準。
即舍身之地也。
雖億兆務殷。
而卷不輟手。
披閱內外經論典墳。
恒以達曙為則。
自禮記古文周書左傳莊老諸子論語孝經。
往哲所未詳悉。
皆為訓釋。
又以國學員限隔于貴賤。
乃更置五館。
招引寒俊。
故使孔釋二門榮茂峙列帝前后集百有馀卷。
著通史書苑數千卷。
唱當斯盛世。
頻奉璽書預參翻譯。
具如別傳。
初唱天監(jiān)九年先疾復動。
便發(fā)二愿。
遍尋經論使無遺失。
搜括列代僧錄創(chuàng)區(qū)別之。
撰為部帙。
號曰名僧傳三十一卷。
至十三年。
始就條列。
其序略云。
夫深求寂滅者。
在于視聽之表。
考乎心行者。
諒須丹青之工。
是萬象森羅立言之不可以已者也。
大梁之有天下也。
威加赤縣功濟蒼生。
皇上化范九疇神游八正。
頂戴橋伏膺甘露。
竊以外典鴻文布在方冊。
九品六藝尺寸罔遺。
而沙門凈行獨亡紀述。
玄宗敏德名絕終古。
擁嘆長懷靡茲永歲。
律師釋僧祐。
道心貞固高行超邈。
著述集記振發(fā)宏要。
寶唱不敏。
預班二落。
禮誦馀日捃拾遺漏。
文廣不載。
初以腳氣連發(fā)。
入東治療。
去后敕追。
因此抵罪謫配越州。
尋令依律以處斷。
僧正慧超任情乖旨擯徙廣州。
先懺京師大僧寺遍方徙嶺表永棄荒裔。
遂令鳩集為役多闕。
晝則伏懺。
夜便纘錄。
加又官私催遍惟日弗暇。
中甄條流文詞墜落。
將發(fā)之日遂以奏聞。
有敕停擯令住翻譯。
而此僧史方將刊定。
改前宿繁更加芟定。
故其傳后自序云。
豈敢謂僧之董狐。
庶無曲筆耳。
然唱之所撰。
文勝其質。
后人憑據揣而用之。
故數陳賞要。
為時所列。
不測其終。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岑。
吳郡人。
少懷恢敏。
勤田為業(yè)。
至于傍求。
傭書取濟。
寓目疏略。
便能強識。
年十八。
投僧祐律師。
而出家焉。
經律咨稟。
有聲宗嗣。
住莊嚴寺。
博采群言。
酌其精理。
又惟開悟士俗。
要以通濟為先。
乃從處士顧道曠。
呂僧智等。
習聽經史莊易。
會齊氏云季。
遭亂入東。
遠至閩越。
討論舊業(yè)。
天監(jiān)四年。
便還都下。
乃敕為新安寺主帝以時會云雷。
遠近清晏。
風雨調暢。
百谷年登。
上資三寶。
福被黔黎。
下敕令唱。
總撰集錄。
以擬時要。
或建福禳災。
或禮懺除障。
或饗接神鬼。
或祭祀龍王。
部類區(qū)分。
近將百卷。
八部神名。
以為三卷。
包括幽奧。
詳略古今。
故諸所祈求。
帝必親覽。
天監(jiān)七年。
帝以法海浩浣淺識難尋。
敕莊嚴僧旻。
于定林上寺。
纘眾經要抄。
八十八卷。
又敕開善智藏。
纘眾經理義。
號曰義林。
八十卷。
又敕建元僧朗。
注大般涅槃經。
七十二卷。
并唱兼贊其功。
綸綜終始。
緝成部帙。
及簡文之在春坊。
尤耽內教。
撰法寶聯璧。
二百馀卷。
令寶唱綴比區(qū)別其類遍略之流。
帝以佛法沖奧。
近識難通。
又敕唱詳敘佛理弘義。
號曰續(xù)法輪論。
合七十馀卷。
又撰法集。
一百三十卷。
上既親覽。
流通內外。
十四年。
敕安樂寺僧紹。
撰華林佛殿經目。
未愜帝旨。
又敕唱重撰。
遂敕掌華林園寶云經藏。
搜求遺逸。
備造三卷。
以用供上。
又敕撰。
經律異相五十五卷。
圣僧法五卷。
帝又注大品經五十卷。
于時佛教隆盛。
無得稱焉。
自武帝應運。
時年三十有七。
在位四十九載深以太后早傾。
常懷哀感嘆曰。
雖有四海之尊。
無由得申罔極。
故留心釋典。
以八部般若。
為心良田。
是諸佛由生。
又即除災滌累。
收采眾經。
躬述注解。
親臨座。
講讀敷弘。
用此善因。
崇津靈識。
頻代二皇舍身為僧給使。
每一舍時。
地為之震。
相繼齋講不斷法輪。
為太祖文皇于鐘山竹澗。
建大愛敬寺。
經營雕麗。
奄若天宮。
周宇環(huán)繞。
千有馀僧。
四事供給。
中院正殿。
有栴檀像。
舉高丈八。
又于寺中龍淵別殿。
造金銅像舉高丈八。
躬申供養(yǎng)。
每入頂禮。
歔欷哽噎。
不能自勝。
預從左右。
無不下泣。
又為獻太后。
于青溪西岸。
建陽城門。
路東起大智度寺。
京師夾里。
爽塏。
通博。
朝匝之中途。
川陸之顯要。
殿堂宏敞。
寶塔七層。
正殿亦造丈八金像。
以申追福。
五百諸尼。
四時講誦。
寺成之日。
帝顧謂群后曰。
建斯兩寺。
奉福二皇。
用表罔極之情。
以達追遠之思。
而不能遣蓼莪之哀。
復于中宮。
起至敬殿。
景陽臺。
立七廟室。
設二皇座。
具備諸禮。
冠蘊奩篋。
舉目興慕。
晨昏如在。
衣服輕煖。
隨時代易。
斯奇芳旨。
應時日薦。
帝又以國務。
不獲朝夕侍食。
惟有朔望。
親奉饋奠。
而無所瞻仰。
內心崩潰。
如焚如灼。
又作聯珠五十首。
以明孝道。
又制孝思賦廣統孝本。
至于安上治民移風易俗度越終古。
無得而稱。
故元帝云。
伏尋我皇之為孝也。
四運推移。
不以榮枯。
遷貿五德。
更用不以貴賤革心。
臨朝端默。
過隙之思彌軫。
垂拱巖廊。
風樹之悲逾切。
潔齋宗廟。
虔事郊禋。
言未發(fā)而涕零。
容不改而傷慟。
所謂終身之憂者是也。
蓋虞舜。
夏禹。
周文。
梁帝。
萬載論孝四人而已。
又以國學員限。
隔于貴賤。
乃更置五館。
招引寒俊。
故孔釋二門。
榮茂峙列。
唱當斯世。
頻奉璽書預參翻譯。
釋圓通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性溫敏。游鄴都肄。習涅槃于大莊嚴寺。武平四年夏。有客僧因疾投寺中。眾惡之。無肯容者。通觀其識量宏遠。操履端雅。乃延之房。與共處。雖穢污弗恤也。情意日以接狎。間問其所學。曰涅槃。通以其同業(yè)。尤自喜。且時摘經中疑義質之。皆為披釋。無小滯。通愈益喜。手為治湯藥。旦夕撫尉無倦色。嘗夜持杯酒飲之曰。此去濕舒氣。服之于律無妨。遂嚬眉一咽而止。夏罷客辭去。通曰。今授衣之時逼矣。茲官寺例得衣賜??身毴迦?。當有以贈??凸剔o。通亦固留而遺之衣。臨別。執(zhí)通手戒曰。脩道不欺暗室。法師昨以酒見餉。非理也。當時不敢遽拒絕者。直恐傷來意爾。今而后。宜斷勿復事。既而又曰。鼓山石窟寺。亦豈會到否。小僧所居寺。正在石窟北五里。當繞澗驛東有一小谷。東出即小寺。所謂竹林是也。茍有緣。幸無惜一過。通曰。重佩箴規(guī)。義圖展謝。明年夏。詔以石窟寺僧少。宜撥差莊嚴定國興圣總持等官寺僧百馀人為一番。于石窟坐夏。通時偶與其數。而獨念以為竹林之約。從爾可尋也。每于眾會。詢其寺。眾輒大笑曰。此流俗妄傳耳。勿信。通悉為眾道客之說非妄傳者。眾異之。共赍香華。隨通以往。及升隴阜。見一翁以巾帕額布裈短褐執(zhí)钁。驅馬墾荒坂。遙見僧。放馬而前曰。何物道人不由路而徑此耶。答曰。石窟僧也。欲往竹林。得無迷所向乎。翁忽怒詬曰。官寺僧誠無足道。去年縱牧畜。啖我田苗。我家兒子以遮護。被擊幾死。今復何面目見我。竟曳钁逐群僧。于是群僧奔迸走東谷以歸。然獨不逐通。語通曰。放汝入山喂虎。通又東出數里。所過澗水清淺。而林木森茂。循澗而東。聞南嶺上有諷誦聲。通隔林呼問竹林所在。應聲曰。何從來。得非圓通法師乎。通曰是。已僧遽披林出。悲喜交集。略敘間闊。則曰。此不足以款曲。須到小寺可也。稍進數里。有門樹雙闕長廊復道。松竹映蔽。門外馬槽滿盛粟豆。皆黑漆金鋪。首銜環(huán)。長百馀尺。列十行。傍多蹄跡。灑掃極嚴潔。僧使通立門左。謂曰。當為白大和尚。頃之引入講堂。立西軒下。和尚坐大床上。年可七十馀。方環(huán)擁童吏五六人。憑按理文書。侍人贊通名字。禮謁。和尚曰。官寺厚供難舍。柰何屈臨。通具述其故。既安置。其僧將通巡房訊敬。至兩房。寶帳瓔珞侈麗。主人夷坐自若。振手語曰。此人何必見遣去。其僧慚。顧通曰。趣向不同。洙沮人意。且就小房消息。遂盤桓談敘。并具中食。食如世間常味。食訖遍觀圖像園池臺閣。通念欲住。因以其意告僧。僧曰。固小僧之心也。但須白大和尚。夜共臥。蚤作偕白和尚。和尚曰。甚知來意。不惜一房。然而既受官請。又欲住此。是兩處掛名矣。律僧不得掛兩處名。今且還去。后待除名官寺來。則相容耳。幸勿恨也。揮其僧送出。悵惋不忍別通。由是指途西邁。眷眷返顧。始猶門闕在百步外。更踰二里。欻無所睹。凡前日老翁墾荒之處。悉蕪蔓荊榛。狐貍出沒而已。入大乘論曰。尊者賓頭盧羅睺羅等。十六大阿羅漢。散在諸山渚中。馀經又曰。九十九億大聲聞眾。皆于佛前取籌。住壽于世。并在三方諸山海中。守護正法?;蛘咄ㄖ鍪且?。非歟。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釋圓通。
不知氏族。
少出家。
汎愛通博以溫敏見稱。
住鄴都大莊嚴寺。
研諷涅槃。
文旨詳覈。
以高齊武平四年。
夏中講下。
有一客僧。
形服疏素履操弘雅。
因疾乃投諸寺中。
僧侶以其所患纏附臭氣熏勃。
皆惡之無敢停者。
通觀其量識宏遠。
深異其度。
乃延之房中。
雖有穢污初無輕憚。
日積情款。
薄通其意。
問何所學。
答曰。
涅槃通以素業(yè)相沿。
宛然若舊。
乃以經中深要及先德積迷未曾解者。
并敘而談之。
客僧亦同其所引更為章句判釋冷然雅有其致。
通欣于道合。
更倍由來。
經理湯藥曉夕相守。
曾于夜中持春酒一盞云。
客人寄患服此為佳。
客遂嚬眉飲之。
一咽便止。
夏了病愈。
便辭通去。
通曰。
今授衣將逼。
官寺例得衣賜。
可待三五日間。
當贈一襲寒服。
客云。
藉亂不少。
何容更煩。
通固留之。
作衣遺已。
臨別執(zhí)通手誡曰。
修道不欺暗室。
法師前以酒見及。
恐傷來意。
非正理也。
從今已往此事宜斷。
頗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住下舍小寺。
正在石窟北五里。
當繞澗驛東。
有一小谷。
東即竹林寺。
有緣之次念相訪也。
通敬謝前誡。
當必往展。
于是而別。
至明年夏初。
以石窟山寺僧往者希。
遂減莊嚴。
定國興圣總持等官寺。
百馀僧為一番。
通時爾夏預居石窟。
意訪竹林。
乃大集客主。
問寺所在。
眾皆大笑誡通。
勿傳此妖言。
竹林竟無適莫。
乃流俗之恒傳耳。
通惟客僧見投。
非??钣鲅约八故?。
計非虛指。
眾亦異焉。
乃各赍香花與通俱行。
至寺北五里小谷。
東出劣通人徑。
行可五里升于山阜。
見一老公。
手巾襪額布裈短褐。
執(zhí)钁開荒二十馀畝。
遙見群僧放馬而前曰。
何處道人不依徑路。
僧云。
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怒曰。
去年官寺放馬啖我生苗。
我兒遮護被打幾死。
今復將此面目來耶。
曳钁來逐。
群僧十馀望谷馳走。
獨不逐通。
語通曰。
是爾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喂虎。
通即東出數里。
值一曲澗淺而森茂。
尋澗又東。
但聞南嶺上有諷詠之聲。
通問竹林所在。
應聲答曰。
從何處來。
豈非圓通法師乎。
通曰是矣。
遂披林踰險就通。
略敘離闊喜滿言情。
曰下山小寺僧徒烏合。
心性動止多不稱具瞻。
雖然已能降重。
終須到寺。
相進數里。
忽見雙闕高門長廊復院。
修竹干云青松蔽日。
門外黑漆。
槽長百馀尺。
凡有十行。
皆鋪首銜環(huán)。
金銅綺飾貯以粟豆。
旁有馬跡而掃灑清凈。
乃立通門左告云。
須前咨大和上。
須臾引入至講堂西軒廊下。
和上坐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上年可九十許。
眉面峰秀狀類梵僧。
憑案理文書旁有過事者。
通禮謁卻立。
和上命曰。
既住官寺。
厚供難舍。
何能自屈。
此寺誠無可觀。
通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將通巡房禮訊。
見兩房僧各坐寶帳。
交絡眾飾映奪日光。
語引僧云。
彼是何人。
輒敢來入。
振手遣去。
僧有慚色。
顧謂通曰。
情意不同令人阻望。
且就小僧住房可以消息。
乃將入室。
具敘昔緣。
并設中食。
食如鄴中常味。
食后引觀圖像莊嚴園池臺閣。
周游歷覽不可得遍。
通因自陳曰。
儻得廁跡風塵常供掃灑。
生愿畢矣。
僧曰。
相逢即以為意。
但須咨和上。
未知果不。
夜與通宿。
曉為咨白。
和上曰。
甚知來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請為報不淺。
依如僧法。
不得兩處生名。
今且還去。
除官名訖來必相容。
勿以為恨。
即遣送出至馬槽側。
顧慕流淚。
自傷罪重不蒙留住。
執(zhí)僧手別。
西行百步。
回望猶見門闕儼然。
步步返望更行數里許。
欻見峰?巉巖。
非復寺宇。
悵望尋路。
行達開荒之地。
了無蹤緒。
但有榛木耳。
識者評云。
前者舉钁驅僧。
假為神怪。
令通獨進。
示現有緣耳。
言大和上者。
將不是賓頭盧耶。
入大乘論。
尊者賓頭盧羅睺羅等十六諸大聲聞。
散在諸山渚中。
又于馀經亦說。
九十九億大阿羅漢。
皆于佛前取籌住壽于世。
并在三方諸山海中。
守護正法。
今石窟寺僧。
每聞異鐘唄響洞發(fā)山林。
故知神宮仙寺不無其實。
余往相部尋鼓山焉。
在故鄴之西北也。
望見橫石狀若鼓形。
俗諺云。
石鼓若鳴。
則方隅不靜。
隋末屢聞其聲。
四海沸騰。
斯固非妄。
左思魏都云。
神鉦迢遞于高巒。
靈響時警于四表是也。
自神武遷鄴之后。
因山上下并建伽藍。
或樵采陵夷工匠窮鑿。
神人厭其諠擾。
捐舍者多。
故近代登臨罕逢靈跡。
而傳說竹林。
往往殊異。
良由業(yè)有精浮。
故感見多矣。
近有從鼓山東面而上。
遙見山巔大道。
列樹青松。
尋路達宮。
綺華難紀。
珍木美女相次歡娛。
問其丈夫。
皆云適往少室逼暮當還。
更進數里。
并是竹林。
尋徑西行乃得其寺。
眾僧見客。
歡遇承迎供給食飲指其歸路。
乃從山西北下。
去武安縣不過十數里也。
暨周武平齊。
例無別服。
鄴東夏坊有給事郭彌者。
謝病歸家養(yǎng)素閭巷。
洽聞內外慈濟在懷。
先廢老僧悉通收養(yǎng)。
宅居讀誦。
忽聞有扣門者。
令婢看之。
見一沙門執(zhí)錫擎缽。
云貧道住鼓山竹林寺。
逼時乞食。
彌近門聲接。
乃遙應曰。
眾僧但言乞食。
何須詐圣。
身自往觀四尋不見。
方知非常人也。
悔以輕肆其口故致圣者潛焉。
近武德初年。
介山抱腹巖有沙門慧休者。
高潔僧也。
獨靜修禪。
忽見神僧三人在佛堂側。
休怪之謂尋山僧也。
入房取坐具。
將往禮謁。
及后往詣。
神僧中小者抱函在前。
大者在后乘虛。
冉冉南趣高嶺。
白云北迎??藹不見。
后經少時又見一僧東趣巖壁。
休追作禮。
遂入石中。
此巖數有鐘鳴。
依時而扣。
雖蒙聲相不及言令。
斯亦感見參差不可一準。
大略為言。
巖穴靈異要惟虛靜。
必事喧雜希聞奇相矣。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少出家。
泛愛通博。
以溫敏見稱。
往鄴都大莊嚴寺。
研諷涅槃。
文旨詳覈。
以高齊武平四年夏中講。
時有一客僧。
形服疏素。
履操弘雅。
因疾乃投諸寺中僧侶以其所患纏附。
臭氣薰勃。
皆惡之。
無敢停者。
通觀其量識宏遠。
深異其度。
乃延之房中。
雖有穢污。
初無輕憚。
情款通意。
問何所學。
答曰涅槃。
通以素業(yè)相沿。
宛然若舊。
乃以經中深要。
及先德積迷。
并敘而談之。
客僧亦同其所引。
更為章句。
判釋冷然。
雅有其致。
通欣于道合。
經理湯藥。
曉夕相守。
曾于夜中。
持春酒一盞。
勸云服此為佳。
客遂顰眉飲之。
一咽便止。
夏了病愈。
便辭通去。
通曰今授衣將逼。
官寺例得衣賜。
可待三五日間。
當贈一襲寒服。
客云藉庇不少。
何容更煩。
通固留之。
作衣遺已。
臨別執(zhí)通手誡曰。
修道不欺闇室。
法師前以酒見及。
恐傷來意。
非正理也。
從今已往。
此事宜斷。
頗曾往鼓山石窟寺不。
小僧住下舍小寺。
正在石窟北五里。
繞澗有一小谷。
東出即是竹林寺。
有緣之彼。
愿相訪也。
通敬謝前誡。
當必往展。
于是而別。
至明年夏初。
以石窟山寺。
僧往者希。
遂減莊嚴定國興圣總持等官寺。
百馀僧為一番。
通時過夏。
預居石窟。
意訪竹林。
乃大集客主。
問寺所在。
眾皆大笑。
誡通勿傳此妖言。
竹林竟無。
乃流俗之恒傳耳。
通惟客僧見投。
非常款遇。
言及斯事。
計非虛指。
眾亦異焉。
乃各赍香花。
與通俱行。
至寺北五里。
小谷東出。
略通人徑。
行可五里。
升于山阜。
見一老公。
手巾袹額。
在裈短褐。
執(zhí)钁開荒。
二十馀畝。
遙見群僧放馬而前曰。
何處道人。
不依徑路。
僧云住在石窟。
欲向竹林。
公大怒曰。
去年官寺放馬。
啖我生苗。
我兒遮護。
被打幾死。
今復將此面目來耶。
曳钁來逐。
群僧十馀。
望谷馳走。
獨不逐通。
語通曰。
是你干健不返。
放使入山喂虎。
通即東出數里。
值一曲澗。
淺而森茂。
尋澗又東。
但聞南嶺上有諷誦之聲。
通問竹林所在。
應聲答曰。
從何處來。
豈非圓通法師乎。
通曰是矣。
遂披林踰險就通。
通略敘離闊。
喜滿言情。
曰下山小寺。
僧徒烏合。
心性動止。
多不稱具瞻。
雖然。
已能降重。
終須到寺。
相進數里。
忽見雙闕高門。
長廊復道。
修竹干云。
青松蔽日。
門外黑漆槽。
長百馀尺。
凡有十行。
皆鋪百銜環(huán)。
金銅綺飾。
貯以粟豆。
傍有馬跡。
而灑掃清凈。
乃立通門左。
告云。
須前咨大和尚。
須臾引入。
至講堂西軒廊下。
和尚坐高床。
侍列童吏五六十人。
和尚年可七十。
眉面峰秀。
狀類梵僧。
憑案理文書。
傍有通事者。
通謁卻立。
和尚命曰。
既住官寺。
厚供難舍。
何能自屈。
此寺誠無可觀。
通具述意故。
乃令安置。
將通巡房禮訊。
見兩房僧。
各坐寶帳。
交絡眾飾。
映奪日光。
語引僧云。
彼是何人。
輒敢來入。
振手遣去。
僧有慚色。
顧謂通曰。
情意不同。
令人阻望。
且就小僧住房。
可以消息。
乃將入室。
具敘昔緣。
并設中食。
食如鄴中常味。
食后引觀。
圖像莊嚴。
園池臺閣。
周游歷覽。
不可得遍。
通因自陳曰。
儻得廁跡風塵。
常供灑掃。
生愿畢矣。
僧曰。
相逢即以為意。
但須咨和尚。
未知果不。
夜與通宿。
曉為咨白和尚曰。
甚知來意。
不惜一房。
凡受官請。
為報不淺。
依如僧法。
不得兩處生名。
今且還去。
除官名訖。
來必相容。
勿以為恨。
即遣送出。
至馬槽側。
顧慕流淚。
自傷罪重。
不蒙留住。
執(zhí)僧手別。
西行百步。
回望猶見。
門闕儼然。
步步返望。
更行兩里。
歘見峰崿巉巖。
非復寺宇。
悵望尋路。
行達開荒之地。
了無蹤緒。
但有榛木。
釋法常 朝代:西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夙有聲。高齊時。領徒漳鄴。兼弘定慧。齊氏尊為國師。俄以齊薦亂雜。眾尤囂雜。俱利之功。殆不可得。由是變形服。而南游衡岳。沙門法隱。久居荊峽覆船山之東嶺。日誦法華維摩思益。以求度。然心觀未閑。久無所得。偶見常于松滋而問津焉。默不加答。因邀與同夏。及自恣。遂翹勤哀懇。以祈開示。然后聞所未聞。頓忘緣系。一日常訪故人胡君義言別。不值。乃記遠行之歲月于壁以去。蓋謂其遷化時也。方遷化時。語諸僧曰。吾今日作一覺長眠矣。遽入室右脅臥。明日怪不起。撼之已寂。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六 習禪初
釋法常。
高齊時人。
領徒講律有聲漳鄴。
后講涅盤并授禪數。
齊主崇為國師。
以處眾囂雜枯折由生無俱利功。
捐而至楚。
后聞追之。
變形革服一舉千里。
又達衡岳。
多處林野布衣乞食。
又之荊硤。
僧法隱者。
久住覆船山東嶺。
誦法花維摩思益以為常業(yè)。
而未閑心觀。
后至松滋見常異橾。
乃歸而問津。
遂默而不對。
乃經一夏。
涕泗滂沱方示心要。
如說行者方知其趣。
隱駐心自久系念日新。
深悟寂定不思議也。
與故人胡君義別不值。
題壁剋月日當遠行。
至期果卒。
后當將終語諸僧曰。
吾今日作一覺長眠。
便入室右脅而臥。
明日怪眠不覺。
看之久終。
方悟長眠語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5—958 【介紹】: 五代僧。馀杭人,俗姓魯。七歲即削發(fā)于新定智通院。南唐國君李昪迎住報恩禪院,署號凈慧。卒謚大法眼。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5—958 俗姓魯,余杭(今屬浙江)人。五代時僧人。法眼宗創(chuàng)始人。7歲出家,20歲于越州開元寺受戒。先從育王寺希覺律師學律,后南游入閩,參長慶慧棱禪師及宣法大師,終往漳州羅漢寺學于桂琛,遂得法。晚年在金陵清涼山報恩禪院傳法,深受南唐中主禮遇。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卒,謚“大法眼禪師”?!?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一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四有傳。有語錄傳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另《景德傳燈錄》、《唐詩紀事》等書中尚存其詩偈13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收之。
禪林僧寶傳·卷第四
禪師諱文益。馀杭魯氏子。七齡秀發(fā)。依新定全偉律師落發(fā)。詣越州開元希覺律師。受具足戒。及覺公盛化四明。益往習毗尼。工文章。覺大奇之。俄辭去。初謁長慶棱道者。無所契悟。與善脩洪進。自漳州抵湖外。將發(fā)而雨。溪壯不可濟。顧城隅有古寺。解包休于門下。雨不止。入堂。有老僧坐地爐。見益而曰。此行何之。曰行腳去。又問如何是行腳事。對曰不知。曰不知最親。益疑之。三人者附火。舉肇公語。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老僧又曰。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別。益曰同。琛豎兩指。熟視曰。兩個。即起去。益大驚。周行廊廡。讀字額曰石山地藏。顧語脩輩曰。此老琛禪師也。意欲留止。語未卒。琛又至。雨已止。業(yè)已成行。琛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此石在心內。在心外。益曰在心內。琛笑曰。行腳人著甚來由。安塊石在心頭耶。益無以對之。乃俱求決擇。尋皆出世。益住臨川崇壽。僧子方者問曰。公久親長慶。乃嗣地藏。何意哉。益曰。以不解長慶說。萬象之中獨露身故。子方舉拂子示之。益曰。撥萬象。不撥萬象。子方曰。不撥萬象。益曰。獨露身??。子方曰。撥萬象。益云。萬象之中??。子方于是悟旨。嘆曰。我?guī)淄鞫却松?。益謂門弟子曰。趙州曰。莫費力也。大好言語。何不仍舊去。世間法尚有門。佛法豈無門。自是不仍舊故。諸佛諸祖。秖于仍舊中得。如初夜鐘。不見有絲毫異。得與么恰好。聞時無一聲子鬧。何以故。為及時節(jié)。無心曰死。且不是死。止于一切。祇為不仍舊。忽然非次聞時。諸人盡驚愕道。鐘子怪鳴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漸熱。則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賺。須知校絲發(fā)不得。于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時。蓋為賺。所以不仍舊。寶公曰。暫時自肯不追尋。歷劫何曾異今日。還會么。今日只是塵劫。但著衣吃飯。行住坐臥。晨參暮請。一切仍舊。便為無事人也。又曰。見道為本。明道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愛底事。直教去盡。才有纖毫。還應未可。祇如汝輩睡時。不瞋便喜。此是三界昏亂。習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亂。蓋緣汝輩雜亂所致。古人謂之夾幻金。即是真。其如礦何。若覷得徹骨徹髓。是汝輩力。脫未能如是。觀察他什么。樓臺殿閣。諸圣未必長把卻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又曰。出家兒。但隨時及節(jié)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古今方便不少。石頭初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己者。其唯圣人乎。則曰。圣人無己。靡所不己。乃作參同契。首言竺土大仙心。無過此語也。中間亦只尋常說話。夫欲會萬物為自己去。蓋盡大地無一法可見。已而又囑曰。光陰莫虛度。所以告汝輩。但隨時及節(jié)。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虛度光陰。于非色中作色解。于非色作色解。即是移時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還當得否。若與么會。便是沒交涉。正是癡狂兩頭走。有什么用處。但守分過時好。嘗指竹問僧曰。還見么。曰見。益曰。竹來眼里。眼到竹邊。曰總不與么。益笑曰。死急作么。有偈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色不到耳。聲何觸眼。眼色耳聲。萬法成辦。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大地山河。誰堅誰變。周顯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國主駕至。慰問甚勤。閏月望。剃發(fā)沐浴。辭眾訖。跏趺而化。顏貌久而如生。閱世七十有四。坐五十有四。夏公卿李建勛已下。素服奉全身。于江寧丹陽鄉(xiāng)建塔。謚大法眼禪師。 贊曰。玄沙論三句。初無金銀銅輪之語。不然。殆與教乘何異哉。琛公精深廣大。唯以直下便見。擬成剩法為要。非三句所能管攝也。益以仍舊自處。以絕滲漏句為物。頗事邊幅。而永明乃其的孫。豈所謂深山大澤。龍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姓魯氏馀杭人。七齡即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削染。甫弱冠。從希覺律師。登具于越之開元寺。既而覺師。又以毗尼之道。盛化于鄮峰之育王寺。益仍聽稟焉。未幾南游。止長慶法會。俄偕友出湖湘。過漳浦遇羅漢琛公于地藏寺。琛公問云。上座何往。答行腳去。云行腳事作么生。答不知。云不知最親切。益有省。遂求咨決于琛焉。 后至臨川。州收請以崇壽院出世。茶筵罷。四眾圍繞升座。益謂眾云。諸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語。聊為舉古人一則現成公案去也。珍重。便下座。時有僧于座下出禮拜。益云好問著僧方欲伸問。次。益云。長老未開堂。不答話。 有子方上座。自長慶來。益舉棱和尚偈。問云。作么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起拂子。益云。恁么會又爭得。進云。和尚尊意如何。益云。喚什么作萬象。進云。古人不撥萬象。益云萬象之中獨露身。說什么撥不撥。子方悟。述偈投誠。 江南國主。承益教戒。迎住報恩禪院。署凈慧號。上堂。古人道。我立地待汝構去。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構去。還有道理也。無。那個親那個疏。試裁斷看。 住清涼上堂。出家人但隨時及節(jié)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jié)因緣。不見石頭和尚因看肇論。便解道。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參同契語。豈不是會萬物為己么。上座若能會萬物為己去。盡大地無一法可見。后頭道。光陰莫虛度。是古人恐爾移時失節(jié)??嗫诙撊绱?。珍重。 顯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閏月五日。剃澡畢集眾告別。跏坐而逝。壽七十四。臘五十五。謚大法眼。塔全身于江寧縣丹陽鄉(xiāng)名無相。后主為文勒頌德。韓熙載銘。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 習禪篇第三之六(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釋文益。
姓魯氏。
馀杭人也。
年甫七齡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偉禪伯。
弱年得形俱無作法于越州開元寺。
于時謝俗累以拂衣。
出樊籠而矯翼。
屬律匠希覺師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游文雅之場。
覺師許命為我門之游夏也。
尋則玄機一發(fā)雜務俱損。
振錫南游止長慶禪師法會。
已決疑滯。
更約伴西出湖湘爾日暴雨不進。
暫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漲之患耳。
遂參宣法大師。
曾住漳浦羅漢。
閩人止呼羅漢。
羅漢素知益在長慶穎脫。
銳意接之。
唱導之由玄沙與雪峰血脈殊異。
益疑山頓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掛囊棲止。
變涂回軌確乎不拔。
尋游方卻抵臨川。
邦伯命居崇壽。
四遠之僧求益者不減千計。
江南國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報恩禪院。
署號凈慧。
厥后微言欲絕大夢誰醒。
既傳法而有歸。
亦同凡而示滅。
以周顯德五年戊午歲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國主紆于方丈問疾。
閏月五日剃發(fā)澡身與眾言別。
加趺而盡顏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臘五十五。
私謚曰大法眼。
塔號無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儀禮迎。
引奉全身于江寧縣丹陽鄉(xiāng)起塔焉。
益好為文筆。
特慕支湯之體。
時作偈頌真贊。
別形纂錄。
嗣弟子天臺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鐘山道欽潤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后主。
為碑頌德。
韓熙載撰塔銘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
浙江四明人。
精通醫(yī)術。
曾與僧法琮同受業(yè)于元覺。
陳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移居明州。
徽宗政和間進士。
欽宗靖康時為汾州教授,佐守臣張克戩捍御金兵。
高宗時知惠州,曾單騎赴曾袞營壘,譬曉降之。
四明僧法恩謀逆事覺,有請屠城者,時膏方為御史,力論不應多殺,故脅從者悉寬宥之。
官終太府少卿。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