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仲旻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釋果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釋果,不知其全名,廬山棲賢寺真教禪師,嘗注《輔教編》,洪芻為作后序,并題其像,稱其「思如涌泉,望之毅然,即之溫然」。
見《云臥紀談》卷上。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尚用之,字仲明,江都(今江蘇揚州)人(《金石萃編》卷一三五)。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任廣西提點刑獄,后寓桂水東石佛真教二寺。
卒葬興安。
事見《粵西叢載》卷二《屏風巖題名》,《粵西文載》卷六七有傳。
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二
釋福燈者,姓屈氏,曲阜人也。
爰自妙齡慕善,出家為童行。
時云游濟南,投開元寺普賢院,安居日久,禮真教大師善慧披剃。
循序受課,起止自持,罔不有恒。
一日語福燈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佛道至妙,茍非我輩,孰能闡揚。
汝其念之,當擇有緣之地,以回勝事。
”他日,福燈飛錫北來,道過徂徠山下羊欄村。
舊有四禪寺廢址,石佛斷碑猶存,摩挲可識,蓋創(chuàng)于北齊清河二年。
福燈時與道侶法潤,結(jié)庵上峪,或迎送約束,或求化僧儲。
往來維行斯地,觀其古跡荒廢,未嘗不惻然動懷。
屢見檀越,高年碩德,具說修建之意,翕然喜從。
及建筑方興,周覽形勝,僉曰:“此污下廢敗之地,不可薦修,寺宇當別卜善地。
”乃去古基北數(shù)百步間,選地數(shù)畝,形勢爽塏,宜建佛宮。
且辟荒榛,起磐石,新基既成。
乃鳩工遴材,以經(jīng)以營。
棟宇雄壯,檐殿高揭,窗牖疏明,法堂、丈室、僧寮、香積,于焉具備。
復(fù)裒集錢三百貫,依上畔經(jīng)本軍軍資庫納訖錢數(shù),乞示寺額,乃蒙特賜“法云禪寺”。
大定十八年,劉賢為之記。
僧讀體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1—1679 【介紹】: 明末清初僧。云南楚雄府人,本姓許,名沖霄。十四歲父母相繼去世,由伯父養(yǎng)育。二十七歲伯父死,出家為道士。后讀《華嚴經(jīng)》,始信佛。三十一歲依亮如法師披剃。崇禎六年,投寂光律師受戒,依住學律,改號見月。弘光元年,寂光臨歿,命繼主寶華山隆昌寺。明清之際,戒法淪喪,讀體以身示范,弘宣律宗。有《一夢漫言》、《大乘玄義》等。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讀體,字見月,姓許氏,楚雄人也。
舊籍江南句容,遠祖某,明洪武時從軍開滇黔,以功世襲指揮,遂家焉。
父酳昌,母吳氏,懿言淑行,雅慕因果,?梵僧入室,寤而生。
體質(zhì)稟欽奇,幼而神敏,好游覽,善繪事,所至山水佳處多留墨妙,尤工大士像,人爭寶之。
父母早世,伯父無子,嘉其聰秀,欲使襲職為指揮,體不屑也,而慕赤松子游。
嘗至金沙江甸尾山,寓浪穹,遷赤宕嵓,矢志修真,為黃冠三載。
一日偶行松下,遇茅庵老僧與語甚契,授以《華嚴經(jīng)》,讀至《世主妙嚴品》翻然有省。
遂詣寶洪山亮如?? 度。
聞江南有三昧律師宏戒,慨然慕之,一瓢一笠重繭而行。
時當明季,流賊槃牙,烽火相望,饑荒遍野,土寇肆劫。
所過崇罔危磴,盤江險洑,蠻雨瘴煙,猿嗥虎嘯之區(qū),荒祠古墓,深菁蔓草,晝則風餐,宵則露宿。
體一意孤行,不為物擾。
先入南岳演《楞嚴四依解》,繼登破額馮茂上高,禮諸祖道場。
進九華,朝五臺,再度大江,始遇三昧于海潮庵。
往復(fù)二萬馀里,行腳六年,不知疲也。
既圓戒,充上座,講《梵綱經(jīng)》,析義敷文,四座稱善。
體猶欿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檢四分并律藏讀之,殫思研討,間遇壅滯,禱佛求解,默坐移時,煥然冰釋,由是毗尼大暢。
嘗從三昧傳戒金陵報恩寺,座下千人,體臨壇教授,忽憶初為黃冠時,?至一大寺,金碧交輝,苾芻云集,門閾甚高,躍身而入,自顧已成僧相,一瞿曇丹衣高座,招之使上,授經(jīng)命講,眾皆跪聽,汗流而覺,及是所見,髣然前?。
距金陵七十里,有寶華山,為志公道場,年遠頹廢,郡人迎三昧主之。
體筦院務(wù),庀材鳩工,樓殿寮閣,雕飾莊巖,大江南北罕與倫比。
乙酉,三昧示寂,即受衣缽,總持三學,以十事誓眾,人頗難之,久而悅服。
蓋憫時習便安,止作真教,久成絕響。
故結(jié)界立規(guī),率先躬行,是制必遵,非法必革。
尋復(fù)安居之法,門人日進。
清室初興,山寇時發(fā),入寺橫強。
體誘致渠魁十人,設(shè)食供畢,忽厲聲以大義責之,且曉示利害。
大眾圍繞,賊相顧欷戲,逡巡遁去。
有譖于大將軍者,謂華山通賊,緹騎麇集,執(zhí)至軍前,劍戟如林,眾僧惴惴,莫敢仰視。
體獨整威儀,緩步升階,合掌而立,具陳華山為江南孔道,不能禁賊往來,并前日留食解散之故。
三問三答,詞氣從容,顏色不變。
巴廒二將軍與陳中丞異之,悉解眾僧之縛。
又欲殺監(jiān)院孫內(nèi)監(jiān)、房頭、克修三人,體爭之曰:“罪在寺主,愿伏斧锧,勿累他人。
”將軍益奇之,并釋不殺,還其田里,給帖護持,寺乃復(fù)安。
壬子,江南薦饑,導(dǎo)輸賑粥,五十馀日,全活無算。
每振錫出山,四方風動,遐邇緇素,奔禮恐后,戒徒千四百人,堂食三萬指。
法席之盛,世所希有。
戊午歲除,示微疾。
己未春正月既望,力疾起,視誡弟子曰:“勿進湯藥,更七日行矣。
”至期端趺而化,壽七十有九,臘四十八,茶毗得五色舍利。
所著《大乘玄義》、《止持會集》、《作持續(xù)釋》、《黑白布薩》、《傳戒正范》及《僧行軌則》諸書。
其《毗尼止持》十六卷,《毗尼作持》十五卷,清乾隆時,釋福聚奏請入藏。